粉煤灰漂珠增强泡沫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
本文选题:泡沫混凝土 + 粉煤灰漂珠 ; 参考:《新型建筑材料》2017年03期
【摘要】:利用工业废弃物粉煤灰中的漂珠(FACs)、P·O42.5R水泥、植物蛋白发泡剂和电厂粉煤灰为原料,采用物理发泡法制备500 kg/m~3的泡沫混凝土。运用流变仪、SEM、XRD等测试方法及图像分析软件对试样气孔结构及分布进行表征,并探讨了FACs对浆体工作性、泡沫混凝土的强度及导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掺2.8%FACs时的泡沫混凝土试样小于400μm孔的气孔比例为94.94%,气孔平均直径为174.39μm,28 d抗压强度达到3.38 MPa,导热系数为0.1117 W/(m·K);过量的FACs(2.8%)会使硬化泡沫混凝土小于50μm的气孔增加,并增加开口孔隙率;掺3.5%FACs的泡沫混凝土试样28 d抗压强度为2.87 MPa,导热系数为0.1079 W/(m·K)。
[Abstract]:Kg/m~3 foam concrete was prepared by physical foaming method using FACsP42.5R cement, plant protein foaming agent and power plant fly ash as raw materials. The pore 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of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rheometer, SEM, XRD and image analysis software. The effects of FACs on slurry workability, strength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foamed concrete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rosity ratio of foamed concrete with 2.8Cs is 94.94, the average pore diameter is 174.39 渭 m,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is 3.38 MPA,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is 0.1117 W / m K ~ (-1), and the excess FACs ~ (2. 8) increase the porosity of hardened foam concrete less than 50 渭 m.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foam concrete with 3.5Cs was 2.87 MPa and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was 0.1079 W / m ~ (-1) K ~ (-1).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成都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15GZ0245) 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滚动支持项目(IRT14R37) 四川省2015年度博士后资助经费
【分类号】:TU52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京涛;;中国泡沫混凝土2010年会侧记[J];新型建筑材料;2011年01期
2 陶有生;;泡沫混凝土[J];新型建筑材料;2011年02期
3 张烨;尚瑞娟;;泡沫混凝土在我国的应用[J];河南建材;2011年03期
4 闫振甲;;泡沫混凝土发展状况与发展趋势[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1年06期
5 赵国智;;泡沫混凝土的性能及优点[J];福建建材;2011年03期
6 郭向勇;孙常青;王建军;;我国泡沫混凝土标准化工作的现状与进展[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7 刘警;孙振平;蒋正武;苏宇峰;杨正宏;;泡沫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进展[J];混凝土世界;2011年10期
8 肖力光;侯启超;;泡沫混凝土的研究进展及应用[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9 徐芬莲;赵晚群;姜雷山;苏华;;泡沫混凝土在国内的研究与应用现状[J];商品混凝土;2011年11期
10 谢厚礼;刘晓英;蓝文晖;王永合;;重庆地区泡沫混凝土的应用[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安鸿平;李美珍;;浅谈泡沫混凝土的国内应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2卷)[C];2009年
2 吴迎春;耿莉莉;;泡沫混凝土在世博会新西兰馆假山项目的应用[A];施工机械化新技术交流会论文集——建筑机械化2011增刊[C];2011年
3 牟世友;牟衍龙;;现浇泡沫混凝土设备技术探讨[A];2013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4 洪亚强;杨鼎宜;王乐乐;;泡沫混凝土制品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技术[A];2013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5 张晓丽;;预拌现浇泡沫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A];“第四届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学术交流会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杨婷松;芦令超;王守德;;泡沫混凝土的制备及其性能测试[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刘军;崔云鹏;;双氧水掺量对粉煤灰泡沫混凝土物理性能的影响[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杨婷松;芦令超;王守德;宫晨琛;;泡沫混凝土的影响因素的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武斌;叶正茂;;轻质泡沫混凝土保温板性能影响因素实验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暨水泥技术粉煤灰应用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10 甘戈金;赵晚群;;混凝土发泡剂的研究进展[A];2013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刘月月;当泡沫混凝土遇到建筑节能[N];中国建设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红力;泡沫混凝土发泡剂性能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周志敏;高强度泡沫混凝土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3 张磊蕾;泡沫混凝土的组成与性能、微结构的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11年
4 任小明;泡沫混凝土及泡沫剂的研究[D];湖北大学;2011年
5 陈镇杉;泡沫混凝土复合板制备中的关键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6 潘玉勤;现浇泡沫混凝土自保温墙体技术在村镇建筑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7 陈海彬;化学发泡泡沫混凝土孔结构的调控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8 杨益民;养护对泡沫混凝土收缩及抗裂性能的影响[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9 王n谭,
本文编号:19817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1981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