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胶比和粉煤灰取代率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分析
本文选题:粉煤灰 + 抗压强度 ; 参考:《建筑结构》2017年04期
【摘要】:通过以C30为设计强度,利用均匀设计法制定了20组试验方案,研究华能福州电厂Ⅰ级粉煤灰取代率的变化和水胶比(W/B)变化之间的关联度,找出其对混凝土和易性及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粉煤灰取代率的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逐渐提高,而抗压强度呈逐渐降低趋势;随着水胶比减小,其抗压强度随之增加;粉煤灰取代率为30%、水胶比为0.45时,混凝土28d龄期的抗压强度达到32.7MPa,其和易性也满足要求。
[Abstract]:By using C30 as the design strength and using the uniform design method, 20 groups of test schemes were developed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hange of the replacement rate of grade I fly ash and the change of water-binder ratio (W / B) in Huaneng Fuzhou Power Plant. Find out its influence law to concrete and easy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replacement ratio of fly ash, the fluidity of concrete increases gradually, and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decreases gradually; with the decrease of water-binder ratio,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increases; when the replacement ratio of fly ash is 30 and the water-binder ratio is 0.45,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at 28 d age is 32.7 MPA, and its easiness also meets the requirements.
【作者单位】: 武夷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矿渣和再生骨料耦合配制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研究”(2015J01648) 南平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武夷山再生骨料生态护坡混凝土的配置及应用研究”(N2014D02)
【分类号】:TU52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雯霞;;再生细集料的不同取代率对砂浆性能的影响[J];粉煤灰;2012年06期
2 徐蔚;;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混凝土基本性能的影响[J];混凝土;2006年09期
3 周辉;龚爱民;江仓明;彭玉林;;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J];西部探矿工程;2008年05期
4 刘丽;程建军;石琳;冯宪民;江连洲;生庆海;;大豆分离蛋白种类及取代量对冰淇淋品质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13年09期
5 李晓林,余家鸾,陈嘉翔,胡键,吴红艳;在氯化段采用不同ClO_2取代率的漂白工艺的探讨[J];广东造纸;1993年Z1期
6 李相国;宋留庆;马保国;吕振华;;MSWI炉渣制备细集料及其应用性能[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7 李培植;于静涛;;再生细骨料不同取代率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2年02期
8 安立群;耿宇飞;王立新;;负温下HPC粉煤灰最佳取代率试验[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9 何;;涂料用新型氟系树脂[J];浙江化工;1987年05期
10 周梅;牟爽;王强;;基于正交设计的大流动性自燃煤矸石全轻混凝土试验研究[J];非金属矿;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艳美;毛高峰;张健;吕雪源;孙彩霞;李秋义;;再生细骨料取代率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A];首届全国再生混凝土研究与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锋峰;Ⅲ级粉煤灰在C30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2 叶培欢;高温后钢筋再生混凝土柱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3 莫建;再生细骨料品质及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4 胡天安;低取代率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及其改善措施[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5 李亮亮;基于取代率不同条件下RA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6 王晓飞;再生粗骨料品质和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7 刘丽;大豆分离蛋白冰淇淋的研制及其功能特性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998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1999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