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

发布时间:2018-06-12 15:41

  本文选题:玄武岩纤维 + 再生混凝土 ; 参考:《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2年S2期


【摘要】:玄武岩纤维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的工程材料,可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为再生混凝土的研究和推广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研究了玄武岩纤维掺量分别为0、2和4 kg/m3情况下,对不同再生骨料替代率下的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物理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纤维掺量为2 kg/m3时,50%替代率再生混凝土的密度最大;当纤维掺量少于2 kg/m3,再生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随纤维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对于50%再生骨料替代率下的再生混凝土,玄武岩纤维含量为4 kg/m3时对其力学性能提高最明显。
[Abstract]:As a new green engineering material, basalt fiber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 and provide a new way of development for the research and popularization of recycled concrete. Th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basalt fiber recycled concrete with different recycled aggregate substitution rates were studied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0 ~ 2 and 4 kg/m3 basalt fiber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nsity of recycled concrete with 50% substitution ratio is the highest when the fiber content is 2 kg/m3, and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recycled concrete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fiber content when the fiber content is less than 2 kg 路m ~ (3). For recycled concrete with a replacement ratio of 50% recycled aggregat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ecycled concrete can be improved most obviously when the content of basalt fiber is 4 kg/m3.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项目(10925211) 教育部创新团队基金项目(IRT1027)
【分类号】:TU528.572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吴凤英;杨有福;;钢管再生混凝土轴压短柱力学性能初探[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1期

2 崔毅华;玄武岩连续纤维的基本特性[J];纺织学报;2005年05期

3 杨有福;;钢管再生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和设计方法若干问题的探讨[J];工业建筑;2006年11期

4 王道荣,胡时胜;骨料对混凝土材料冲击压缩行为的影响[J];实验力学;2002年01期

5 李建康,孙建忠,苏彦江,杨齐海,张超福;钢管混凝土拱桥缀板鼓包应力的测试方法[J];实验力学;2003年04期

6 刘飞;赵凯;王肖钧;任辉启;;软材料和松散材料SHPB冲击压缩实验方法研究[J];实验力学;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峻峰;;再生混凝土应用于新农村建设可行性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年09期

2 沈桃;;再生骨料的应用性技术研究[J];科技资讯;2011年15期

3 易谷;;玄武岩纤维对新拌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J];山西建筑;2011年19期

4 王大富;黄庆丰;施养杭;;再生混凝土黏结滑移性能的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1年06期

5 朱从香;杨鼎宜;郑娟;;再生混凝土抗碳化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0年12期

6 王周松;;再生混凝土的变形特征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4期

7 郑宇;聂玮;;再生混凝土的初步探讨[J];安徽建筑;2011年04期

8 于纪栋;;再生混凝土的性能与前景研究[J];安徽建筑;2011年05期

9 梁爽;;再生混凝土研究动态[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4期

10 谢斌;李国辉;贾彬;;再生混凝土应用于预制中空隔墙的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军;于艳萍;张冰;孙文辉;;掺和料对再生混凝土三孔砖力学及抗冻性能的影响[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秦廉;张雄;赵明;袁翔;张洁龙;;再生骨料的吸水特性及其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A];2011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池漪;尹健;;粉煤灰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A];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赵明;张雄;秦廉;袁翔;张洁龙;;再生骨料混凝土品质控制研究[A];2011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叶跃忠;潘绍伟;李固华;杨彦克;;高性能再生混凝土试验配制研究[A];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高春勇;王玲;张萍;;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试验研究[A];2011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7 高志刚;许金余;白二雷;;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动态压缩性能试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赵刚;马建勋;王远龙;;两种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对比研究[A];第七届全国建设工程FRP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9 董宏英;曹万林;张建伟;王攀峰;;不同强度再生混凝土筒体耐火性能试验研究[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年

10 赵星;邓均;刘煦;霍冀川;;玄武岩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性能的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特约记者 王俞德;四川建设大型玄武岩纤维生产线[N];中国化工报;2010年

2 于小风;四川:建规模化玄武岩纤维生产线[N];中国建材报;2010年

3 冯文东;两规程发力再生混凝土[N];中国建设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晏燕 王飞;玄武岩为何能“吐丝成金”?[N];科技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钟文;这纤维硬度是钢筋的3倍[N];成都日报;2010年

6 钟复;中国玻璃钢工业协会更名为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N];中国建材报;2007年

7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院长 姚燕;低碳技术引领水泥混凝土行业科学发展[N];中国建材报;2011年

8 记者常连喜;洪源玻纤获国家技术创新基金[N];营口日报;2010年

9 记者韩凤凤;第二届生态环境与混凝土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N];中国建材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杨海峰;再生混凝土受压本构关系及其与钢筋间粘结滑移性能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2 覃荷瑛;再生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试验研究及细观数值模拟[D];广西大学;2012年

3 黄莹;再生粗骨料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影响机理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4 李林;珊瑚混凝土的基本特性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进秋;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抗冲击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2 鲁军凯;酸雨和冻融环境对再生及钢管再生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冯玲;聚丙烯纤维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4 刘华挺;短切玄武岩纤维水工混凝土及砂浆的基本性能试验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5 常彦铮;再生混凝土抗压试验的数值模拟与等效抗压强度折减系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邹伟;高性能再生混凝土耐酸雨侵蚀性能研究及环境协调性评价[D];中南大学;2011年

7 彭冲;再生混凝土材料高温、碳化和受弯构件受弯性能试验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8 王绍博;低剪跨比再生混凝土框架梁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2年

9 蒋大园;再生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性能试验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2年

10 王凤;再生混凝土制备技术及主要性能试验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101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20101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8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