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材料优化水泥基材料性能的研究进展
本文选题:水泥基材料 + 纳米材料 ; 参考:《中国材料进展》2017年09期
【摘要】:近年来高铁、跨海大桥等大型工程建设对水泥基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纳米科技与纳米材料是从微观角度提升水泥基材料性能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以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碳酸钙、碳纳米管、石墨烯等为代表的纳米材料在水泥基材料性能优化方面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目前的研究进展表明,纳米材料可以从多方面提升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包括加速水化,提升早期强度;改善水化产物的组成与形貌,增加水泥基材料微结构密实度,提升力学性能与耐久性。就性能优化程度而言纳米材料在本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同时,分散性问题是目前纳米材料在水泥基材料中应用面临的主要问题,提供成熟可商业化的分散性解决方案是纳米材料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目前对于用于水泥混凝土的纳米材料的结构设计与改性方面的研究也有可以继续深化的空间。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speed rail and sea-crossing bridges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performance of cement-based materials. Nanotechnology and nanomaterials are important means to improve the properties of cement-based materials from a micro perspective. In recent years, nano-silica, nano-calcium carbonate, carbon nanotubes, The research on the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of cement-based materials represented by graphene and other nano-materials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The current research progress shows that nano-materials can improve the properties of cement-based materials in many ways, including accelerating hydration, enhancing early strength, improving the composition and morphology of hydration products, and increasing the density of microstructures of cement-based materials. Improv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durability. In terms of the degree of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nanomaterials have great application potential in this field. At the same time, the dispersion problem is the main problem in the application of nanomaterials in cement based materials at present. It is urgent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roviding mature and commercialized dispersibility solutions in the application of nanomaterials. In addition, there is room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al design and modification of nanomaterials used in cement concrete.
【作者单位】: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2258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51408273)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BK20131013)
【分类号】:TU5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远成;;掺纳米材料混凝土研究综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年06期
2 刘景春,韩建成;跨世纪高新科技纳米材料一员纳米SiO_2[J];涂料工业;1998年01期
3 高善民,孙树声,刘兆明;纳米材料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J];化工技术经济;2000年05期
4 ;纳米材料在化工中的应用前景广阔[J];精细化工;2001年04期
5 牛斌;兰花公司建设纳米材料基地的优势与前景[J];山西化工;2001年03期
6 赵年伟,王伟;纳米材料和技术在玻璃行业的应用[J];玻璃;2002年02期
7 ;纳米材料文献题录[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03年01期
8 梁正海 ,何朝远 ,赵东波;纳米材料改善玻纤滤料表面处理性能的研究[J];玻璃纤维;2004年05期
9 汪焕心;常泰公司开发出年产100t纳米材料装置[J];现代塑料加工应用;2005年01期
10 言渝作;;纳米材料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J];化工之友;200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正海;何朝远;赵东波;;纳米材料改善玻纤滤料表面处理性能的研究[A];全国玻璃纤维专业情报信息网第二十六次工作会议暨技术研讨会会刊[C];2005年
2 吴中伟;;特高强纤维水泥基材料[A];纤维水泥制品行业纤维增强水泥及其制品论文选集(1)(1960~2009)[C];2009年
3 赵顺增;刘立;吴勇;曹淑萍;;电磁功能水泥基材料性能初探[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赵顺增;刘立;吴勇;曹淑萍;;电磁功能水泥基材料性能初探[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水泥基材料论文集(下册)[C];2003年
5 于利刚;余其俊;刘岚;;杂化改性废橡胶粉在水泥基材料中的水化作用[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建材工业水泥基材料科学重点实验室试验服务流程[A];第十三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暨水泥技术粉煤灰应用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7 冯奇;梁传栋;;水泥基材料微粒级配数学模型与有害孔隙率的关系[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8 冯奇;巴恒静;梁传栋;;二级界面对水泥基材料孔结构和性能的影响[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9 施慧聪;俞松波;施惠生;;利用硫离子固结水泥基材料中的重金属[A];建筑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杨学贵;向艳国;何唯平;;聚丙烯腈(腈纶)纤维对提高水泥基材料抗裂性能的研究[A];特种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新技术及工程应用[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晓枫;纳米材料测试体系在上海建成[N];中国化工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刘莉;显微镜下看水泥[N];科技日报;2007年
3 樊跻宇;拉法基探讨水泥基材料可持续发展[N];中华建筑报;2011年
4 贺元栋;肥城米山公司携手同济大学建立水泥基材料研发实践基地[N];中国建材报;2006年
5 杨检;美国研究纳米材料危害性[N];国际商报;2004年
6 洪福 岳琴;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召开[N];科技日报;2003年
7 肖佳;为纳米材料看风向[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8 景春 王娟;在化工产业链上收获硕果[N];中国化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胡其峰 本报通讯员 章芝红 黄冰清;纳米产品不再雾里看花[N];光明日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周芳燕;水泥基础研究缘何受宠[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杨;功能化稀土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生物成像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2 王艳丽;基于氧化钛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能量存储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3 吴勇权;含铕稀土纳米材料的功能化及其生物成像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4 曹仕秀;二硫化钨(WS_2)纳米材料的水热合成与光吸收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5 廖蕾;基于功能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催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6 陈松;一维氧化钼纳米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其气敏和光敏性能[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7 郭金;不同形貌MoS_2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8 刘义鹤;GaN低维纳米材料与器件制备及性质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9 陆盛楠;一维ZnO纳米材料压电电子学效应及其应用基础[D];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
10 冯艳;铂基异质结构纳米材料用作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樊;氧化钴基催化材料形貌、晶面控制与催化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温俊涛;磷化钴纳微米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3 程莎;可控形貌氧化铝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的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4 李修蕾;ZnO纳米材料的甲醇氧化催化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5 徐慧娟;中空介孔氧化硅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药物传输性能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6 陈宇;CeO_2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徐东芝;TiO_2介孔纳米材料的改性和光催化应用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5年
8 刘娜;可见光响应稀土离子掺杂介孔TiO_2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9 杨梦思;纳/微米硫化物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10 杨艺;稀土离子掺杂氟化镧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443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2044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