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中等强度等级混凝土远距离泵送研究和应用

发布时间:2018-08-01 18:02
【摘要】:针对北京某高层建筑混凝土远距离泵送的特点,从单方最佳粗骨料用量、单方用水量、矿物掺合料等因素入手,配置出大流态,低粘度,经时损失小,适合500m以上远距离泵送的C30混凝土,应用效果良好。
[Abstract]:In 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ng-distance pumping of concrete in a high-rise building in Beijing, starting from the factors such as the optimum amount of coarse aggregate, water consumption and mineral admixture, the large flow state, low viscosity and low time-loss are arranged. It is suitable for long distance pumping C30 concrete over 500m, and the application effect is good.
【作者单位】: 北京建工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78343)
【分类号】:TU528.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医博;梁松;莫海鸿;陈尤雯;;对矿物掺合料品质要求和检测方法的探讨[J];新型建筑材料;2006年07期

2 廉慧珍;;矿物掺合料由谁来掺好[J];中国建材;2007年01期

3 陈益民;贺行洋;李永鑫;苏英;;矿物掺合料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J];材料导报;2006年08期

4 施惠生;董文靖;吴凯;;矿物掺合料和锂盐对碱-硅反应的抑制作用[J];粉煤灰综合利用;2011年04期

5 阮炯正;王欢欢;朱汇荣;;关于混凝土矿物掺合料技术发展趋势的探讨[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6 翟晓霞;;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疲劳性能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14年03期

7 聂法智;刘培龄;赵芳;;矿物掺合料对水泥胶砂强度发展规律的影响[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6年02期

8 钟伟荣;贺伟荣;史美伦;庄静华;沈丽华;蔡朝彦;张衡;;混凝土矿物掺合料活性的阻抗谱研究[J];粉煤灰;2006年04期

9 陈剑毅;胡明玉;肖烨;李建平;;复杂环境下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1年03期

10 孔庆银;;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抗酸雨性能研究[J];混凝土;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医博;梁松;莫海鸿;陈尤雯;;对“矿物掺合料应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的探讨[A];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和矿物掺合料的研究与工程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2 徐欣;康立中;于大忠;付杰;;矿物掺合料配制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A];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和矿物掺合料的研究与工程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善拔;王旭;余其俊;赵三银;;矿物掺合料生产和应用中的若干问题[A];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和矿物掺合料的研究与工程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云浩;管宗甫;;矿物掺合料对石膏基建筑材料耐水性能的影响[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王军;丁宏;陈明宇;薛建军;;掺活性填料矿物掺合料对水泥胶砂强度的影响[A];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水泥制品分会第七届理事会议暨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胡红梅;程瑶;黄红柳;;废弃石粉作为混凝土矿物掺合料的探索性研究[A];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和矿物掺合料的研究与工程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7 孙志强;;解析远距离、大方量预拌混凝土的生产、施工技术[A];中国混凝土进展2010[C];2010年

8 丁抗生;;现代混凝土生产控制模式刍议[A];第三届全国商品混凝土信息技术交流大会暨2006全国商品混凝土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陈伟;申培亮;;基于电磁波传到特性的混凝土拌合物组分测定技术[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张建宁;陈通;;浅谈混凝土强度的早期判定方法[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0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杨斌;工业和生活废弃物的利用与混凝土的使用安全[N];中国建材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袁环;思维方法的转变比技术更重要[N];中国建材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美利;混凝土潮湿养护效率的电阻率评价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贾耀东;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碳化特性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3 王军;相变控温混凝土的理论基础研究和制备[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侯东伟;混凝土自身与干燥收缩一体化及相关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5 梁丽敏;生态种植型混凝土的制备、多孔结构及其伪装特性[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徐菁;基于模糊系统方法的混凝土强度评定模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7 李林;珊瑚混凝土的基本特性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8 马军涛;LDHs-MK复合防御体系改性混凝土及其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9 刘Z拇,

本文编号:21583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21583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e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