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空纤维膜除湿组件的热质传递特性
[Abstract]:Hollow fiber membrane liquid desiccant air desiccant technology is a new type of dehumidification technology combining liquid dehumidification and 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ology. This technology avoids direct gas-liquid contact, and in essence overcomes the difficulty of gas-liquid entrainment in traditional liquid dehumidification technology. The hollow fiber membrane acts as an indirect contact medium through which the fresh air and dehumidification solution carry out conjugated mass transfer and heat transfer.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door fresh air in southern climate, a hollow fiber membrane dehumidification module is designed and manufactur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mathematical model is established. The dehumidific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assembly under different inlet fresh air and solution conditions is studied. The heat and mass transfer mechanism in the assembly is analyzed and the optimization direction of the module performance is proposed. The results can provide the basic theory for the design of hollow fiber membrane assembly.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425601)~~
【分类号】:TQ051.8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蓝昌勇;中空纤维膜分离回收氢在我厂的应用[J];化工设计通讯;2000年04期
2 卢杰,王胜国;中空纤维膜分离的现状和进展[J];产业用纺织品;2001年12期
3 毕鸿章;中空纤维膜[J];高科技纤维与应用;2001年01期
4 陈雪英 ,王庆瑞;功能性中空纤维膜[J];现代化工;1985年04期
5 刘建文,湛含辉,单忠键;迪恩涡编织型中空纤维膜分离黏土悬浮液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6 金离尘;;中空纤维膜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纺织导报;2009年05期
7 梁义;宋俊;程博闻;陆飞;;气隙长度与芯液浓度对纤维素中空纤维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J];膜科学与技术;2011年02期
8 王松;宋俊;梁义;程博闻;;致孔剂聚乙二醇对纤维素中空纤维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J];功能高分子学报;2011年03期
9 ;中空纤维膜分离混合气体的初步实验[J];深冷技术;1977年06期
10 ;中空纤维膜文献主题索引[J];海水淡化;197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凭力;侯文贵;王世昌;;聚丙烯中空纤维膜萃取过程传质特性研究[A];第三届全国传质与分离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刘振;周津;李会军;;聚乙烯中空纤维膜的亲水改性研究[A];第三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3 郝欣;张卫东;张泽廷;;孔隙率对中空纤维膜气体吸收过程影响的研究[A];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3年
4 马晓华;许振良;刘洋;;聚丙烯腈中空纤维膜干燥性能的研究[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胡保安;吕晓龙;马世虎;;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有机物污染的清洗研究[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4年
6 薛娟琴;王召启;李伟达;田宇红;;中空纤维膜吸收低质量浓度SO_2的特性[A];第二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5年
7 朱海霖;张华鹏;唐红艳;郭玉海;;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在脱盐中的应用[A];全国苦咸水淡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贾晶晶;于新海;吕月霞;;聚丙烯中空纤维膜表面改性的实验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9 韩灵凤;许振良;曹悦;;PES-Al_2O_3及PES-Al_2O_3/SiO_2中空纤维膜制备的研究[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朱嘉明;宋正伟;蒋兰英;;用于直接接触式膜蒸馏的PVDF中空纤维膜形态及性能的优化[A];第四届全国膜分离技术在冶金工业中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郑卫宁;中空纤维膜颇具发展潜力[N];中国化工报;2002年
2 杜启云;中空纤维膜:分离领域显身手[N];中国化工报;2002年
3 王玲邋李晓佳;中空纤维膜分离器环氧封头获推广[N];中国化工报;2008年
4 汪伟;“天津膜”独步世界[N];天津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凡祖伟;编织管增强型醋酸纤维素中空纤维膜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2 王蕾;中空纤维膜的表面结构调控及性能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3 徐更生;陶瓷中空纤维膜的制备、增强及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4 宋健;TB掺杂BACEO3钙钛矿陶瓷中空纤维透氢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7年
5 刘建文;迪恩涡二次流强化编织型中空纤维膜分离性能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4年
6 张国亮;新型疏水性中空纤维膜结构填料及其精馏分离机理与特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吕月霞;聚丙烯中空纤维膜接触器分离CO_2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郑巨孟;中空纤维膜及膜接触器传质特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9 付华峰;液相微萃取的研究与应用[D];天津大学;2006年
10 刘通;高性能双相复合中空纤维陶瓷氧分离膜和膜反应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洋;YSZ中空纤维膜的制备及Fe_2O_3掺杂对其性能影响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谭喜瀚;钇掺杂铈酸钡透氢膜的制备及其透氢性能的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4年
3 王润泽;La_(0.6)Sr_(0.4)Co_(0.2)Fe_(0.8)O_(3-δ)中空纤维膜稳定性及其透氧性能的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5年
4 王琴;高透气性MABR膜的制备[D];天津大学;2014年
5 潘慧;Pd/Al_2O_3复合中空纤维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5年
6 王昆;基于PTFE中空纤维膜的真空膜蒸馏技术再生CO_2吸收剂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7 陈凯凯;聚全氟乙丙烯微孔膜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8 倪澄峰;高性能中空纤维膜后处理及截留性能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9 马玉慧;中空纤维膜接触器烟气脱硫性能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10 李海霞;多孔不锈钢中空纤维膜制备与表征[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2361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2236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