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级氮化钒最佳纳米化尺度的计算研究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performance advantages of nano-vanadium nitride added into steel, the structure parameters of vanadium nitride nanopartic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calculating the number of units, atoms and surface atoms of the nano-sized vanadium nitride particles. The best nanocrystalline scale of vanadium nitride was simulated and calculated by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ano-particl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al nanocrystalline scale of vanadium nitride is the equilibrium of the total number of atoms in the particle and the number of atoms parallel to the (001) plane at 200 nm,.
【作者单位】: 湖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大学天沭新能源材料工业研究设计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基金项目(21241007) 湖北省重大科技创新计划(2014ACA042)
【分类号】:TB383.1;TQ135.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崇恩,董文魁,丁玉洁,崔科,王娟,许力;稀土纳米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应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2 高树峰;张海岩;张玉平;李彦辉;武挺;刘静;;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氮化钒铁中8种杂质元素[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4年07期
3 王雄;陈白珍;肖文丁;彭虎;;微波加热制备氮化钒工艺[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0年05期
4 胡初潜;热分解制备氮化钒及其后处理[J];稀有金属;1996年01期
5 徐先锋,王玺堂;还原氮化五氧化二钒制备氮化钒的研究[J];武钢技术;2003年02期
6 张照强;朱万诚;;一维纳米硼酸盐研究进展:从基础热力学到工程实践[J];化工学报;2014年07期
7 沈卫国,陈松生;水泥基复合材料纳米化改性的研究[J];新世纪水泥导报;2004年02期
8 张伟;邱克辉;邹璇;;纳米CeO_2制备方法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07年05期
9 陈家忠;;领跑纳米耐火材料产业新领域的太原高科——记企业发明家高树森和他的纳米耐火材料系列发明专利[J];今日科苑;2011年14期
10 卢志玉,罗冬梅,都兴红,陈厚生,隋智通;由三氧化二钒制备碳氮化钒的研究[J];稀有金属;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春生;张国英;周春远;陈军;;锌-空气电池关键材料纳米化及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2 ;钠米技术在电镀中的应用[A];2005'中国西安涂料涂装、电镀、热喷涂技术高层交流研讨会——纳米技术在表面工程中的应用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黎昌政;我国科学家研制成功纳米硫材料[N];广东科技报;2002年
2 黎昌政;纳米硫材料研制首获成功[N];科技日报;2002年
3 太原高科技纳米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 高树森;纳米耐火材料亟须自主创新[N];科技日报;2013年
4 吴明辉;自主研发创新纳米耐火材料的企业发明家:高树森[N];中国企业报;2010年
5 王红;我国纳米产业化走在世界前列[N];中国化工报;2003年
6 王昕红 朱宇通;一批纳米新材料走出实验室[N];中国化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权;B-C-N体系中新型超硬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2 谢伟丽;SiC纳米线三维结构的制备与生物相容性[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3 何蒙;承载生物活性离子的TiO_2纳米结构薄膜的制备及生物学评价[D];浙江大学;2016年
4 周阳;纳米三氧化钨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5 廖宁;纳米碳源制备低碳铝碳耐火材料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6年
6 荆洁颖;高活性水分散纳米二氧化钛制备、表征及光催化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7 韩高峰;纳米多孔合金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8 邹枫;纳米结构锌基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可控构筑与储锂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9 白浩龙;纳米纤维素改性聚偏氟乙烯膜材料性能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10 林萍;纳米二氧化钛制备方法研究、性能研究及其应用[D];东华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豆贝贝;纳米水泥熟料矿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胡振华;可见光响应的TiO_2纳米颗粒的制备、表征及光响应特性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3 程章勇;过渡族元素掺杂GaN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其物性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4 郭慧颖;CVD法在图形化蓝宝石衬底和硅衬底上生长SnO_2微/纳米结构及其特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5 秦腾;高容量镁基储氢材料的纳米制备及吸放氢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6 佟月宇;碱性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镍磷复合催化剂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7 马嘉伟;TeO_2纳米线的制备及其气敏特性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8 孙楠;纳米Fe_2O_3的可控制备及其对DBP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9 楼冬;低维氧化钨纳米结构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10 刘丽丽;纳米结构三氧化钨的制备及其气敏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3354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2335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