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微生物燃料电池碳基电极的界面调控与电化学性能强化

发布时间:2019-11-28 11:59
【摘要】: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iiel cell, MFC)以产电微生物为催化剂将废水中蕴含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是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与能源回收技术。单室空气阴极MFC结构简单,能够在无外力作用下直接吸取空气中的氧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MFC尚未实现大规模实际应用,制约MFC实用化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电池功率密度偏低、构造成本偏高和长期运行稳定性差。本论文针对MFC实用化的需求,通过调控阳极和阴极电化学反应的界面特性,强化电极的电化学性能,为提高MFC的功率密度、降低构造成本、提高电池的长期稳定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针对阳极材料电化学性能偏低、处理成本偏高的问题,提出了低成本、环保、高效的阳极改性方法。以甲酸、异丙醇、过氧化氢、次氯酸钠预处理碳布阳极,降低了C-O和吡咯氮或吡啶氮(N-5)官能团的含量,促进了产电微生物在阳极表面的生长和成膜,提高了阳极生物膜的电子传递性能,从而使MFC的最大功率密度提高了26.4%~43.6%。采用对环境低污染的超声法和阳极倒出液处理碳布阳极,使MFC的最大功率密度提高了23.3%和32.7%。针对空气阴极氧气还原性能不理想、耐水压性能差的问题,开发了一种新型耐水压不锈钢网空气阴极;采用微波辐射法代替传统的加热方式制备空气阴极催化层,改善了催化层内氧气还原的三相界面,提高了阴极交换电流密度,降低了阴极内阻,使MFC的最大功率密度提高了15.6%-23.3%。为了解决空气阴极电化学性能长期稳定性较差的问题,研究了阴极生物膜产生的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对空气阴极的影响机理,并首次对MFC系统中的SMP进行了表征。发现MFC阴极生物膜SMP含有大量的多糖、蛋白质和腐殖酸等有机物,这些物质含有丰富的羧基、氨基、羟基等官能团,SMP的分子直径小于600nm。MFC长期运行后,阴极生物膜SMP会扩散进入催化层,降低催化层的疏水性,降低阴极的导电性和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并阻碍氧气、H+、OH-等物质的传输,从而增大阴极内阻,降低空气阴极的电化学性能和MFC的产电功率。为了提高空气阴极电化学性能的长期稳定性,提出了在催化层中嵌入恩诺沙星抑制阴极生物膜生长的新方法。使阴极表面生物膜的生物量降低了60.2%,大幅提高了空气阴极电化学性能的稳定性,使MFC运行3个月后功率密度几乎保持不变,而普通阴极MFC的功率输出下降了22.5%。
【图文】:

相关论,趋势,数据,污水处理


仍需经过进一步处理才能达到排放要求,不能作为单一的污水处理技术使用[9]。逡逑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邋Fuel邋Cell,MFC)是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与新能源技逡逑术[10-12](图1-1)。它利用微生物催化氧化污水中的有机物,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在净化逡逑污水的同时,回收污水中蕴藏的能量,实现污水处理过程由耗能向产能转变,近年来受到逡逑国内外研巧者的广泛关注。MFC的污水处理效率与好氧生物处理技术的效果相当,但污逡逑泥产量大大降低;另一方面,MFC产生的电能可直接用于污水处理广的各种设施,实逡逑现无需外来供电、可持续的污水处理,能极大地降低污水处理成本。MFC为实现污水处逡逑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加强对该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实用化研究,将有利于推逡逑动我国乃至全球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逡逑Published邋Items邋in邋巨ach邋Year逦Citations邋in邋Each邋Year逡逑600邋.邋.邋?,.,-逡逑15,0001逦I逡逑500逡逑400邋-!逦1逦10

产电,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电子受体


通过电池内部的电解液也扩散到达阴极,在阴极,电子、质子与最终的电子受体(氧气、逡逑铁氯化钟、高猛酸钟、y酸盐类等)结合,发生还原反应,从而完成整个产电循环。在底逡逑物与阴极电子受体都充足的条件下,在外电路添加一个负载就能持续获得电能(图1-2)。逡逑load逡逑逦^逦1逡逑te-逦e邋;逡逑;逦r逡逑I逡逑It。。,邋H.F^r.逡逑■'NB,V邋subst巧化■逦+逦/逡逑、邋国邋Q2+H++e.y逡逑■、:已邋bactera逦I逦?邋一邋?逡逑anode逦separator邋cathode逡逑图1-2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图(k:>l氧气为电子受体为例)逡逑产电微生物为阳极催化剂是MFC区别于其他燃料电池最典型的特征。产电微生物逡逑可^^将细胞呼吸链中的电子传递至细胞膜外,同时从电子传递中获得能量而生长。文献报逡逑道的产电微生物已有20余种,包括希万氏菌/?w。'如zc/e/w*)、硫还原地杆菌逡逑矿、铁还原红育菌(/?/?0加作mx逦Jwc如?¥■)、沼泽红假单胞菌逡逑欠/?0加於ew沁mow口5b6/wR%n’s)、人苔白杆菌(化/z7-06口如'画幻n伽、铜绿假单胞菌逡逑(b6此"加"20/燃oerw如窗0)和下酸梭菌(C/o如础?画邱)等。这些细菌多数为变形菌口逡逑(proteobacteria卿厚壁菌口(Firmicutes)的铁还原菌,且为兼性厌氧菌,它们可佸氧化糖类、逡逑有机酸等获得能量[10,,巧。其中拥evv口nc//a邋/化如fc/e心和Geoboc化r邋矿wre仇ce/iy是研究逡逑3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911.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子栋,谭君,付川,殷菲,陈昌国,唐致远,郭鹤桐;PAFC空气电极催化层相界面结构分析[J];物理化学学报;2001年10期

2 唐建均;潘牧;唐浩林;;燃料电池催化层的结构增强与物理耐久性[J];电池工业;2011年04期

3 胡桂林;Neagu R;Wang Qianpu;李国能;张治国;郑友取;;反应溅射沉积技术制备燃料电池催化层的模拟[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4年01期

4 杜春雨;程新群;尹鸽平;史鹏飞;;结构参数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有序催化层的影响[J];化工学报;2007年01期

5 魏子栋,谭君,张胜涛,陈昌国,黄文章,王群涛,唐致远,郭鹤桐;PAFC空气电极催化层相界面结构分析[J];化学通报;2000年07期

6 汪嘉澍;潘国顺;郭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组催化层结构[J];化学进展;2012年10期

7 张学伟;史鹏飞;王洪伟;;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催化层阴极[J];电池;2007年01期

8 应卫勇,龟山秀雄;金属壁与催化层一体化内翅片管状催化剂的研究[J];催化学报;1997年06期

9 孟宪玲;郭际;武彩霞;王平安;;锌空气电池催化层制备工艺研究[J];电源技术;2014年03期

10 康明艳;王红星;许莉;王宇新;;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多物理量分布的一维模拟[J];电源技术;200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玉杰;韩代朝;;空气电极催化层厚度对电极性能的影响[A];2009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许鑫;尤欣敏;郭福田;赵志刚;;高效电解水电极特性研究[A];第一届氢能关键材料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王洪红;唐浩林;肖立奇;潘牧;;亲疏水性可调的燃料电池催化层的制备与表征[A];第七届全国氢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王洪红;唐浩林;肖立奇;潘牧;;亲疏水性可调的燃料电池催化层的制备与表征[A];第七届全国氢能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5 何锐;张融;陈胜利;吴秉亮;查全性;;质子膜燃料电池催化层微观动力学[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6 欧胜;孔德文;何锐;陈胜利;吴秉亮;查全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层电流形成途径的单电池研究[A];第七届全国氢能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7 欧胜;孔德文;何锐;陈胜利;吴秉亮;查全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层电流形成途径的单电池研究[A];第七届全国氢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邓慧超;被动式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阴极水管理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刘伟凤;微生物燃料电池碳基电极的界面调控与电化学性能强化[D];浙江大学;2016年

3 刘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电解质负载催化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4 汪国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膜电极制备及阴极结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梦蕾;燃料电池高度有序化膜电极碳纳米管—铂粒子催化层制备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苏凯华;新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层结构及其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3 黄维娜;多层PEM燃料电池催化层反应效率的优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冷小辉;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微孔层和催化层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5 万积俊;具有催化反应边界微小通道内两相流动传质及转化特性的数值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6 段洪斌;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催化层的电流体动力雾化沉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7 陈秋香;聚合物膜燃料电池催化层微观模拟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8 李杨;甲醇燃料电池催化层有序结构的层—层沉积成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9 俞耀伦;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层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6年

10 樊小颖;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新型电极结构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4年



本文编号:25670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25670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d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