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外场辅助制备超细氧化镇及其形貌可控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2 07:44
【摘要】:氧化镍作为一种优良的P型半导体材料,在电学、磁学、化工等方面应用广泛,是一种有着巨大应用前景的功能材料。氧化镍产品的形貌、纯度、粒度、分散性等微观形貌与使用性能有着紧密的关联,单一的控制反应条件难以达到性能的综合要求,添加剂的加入会对产物纯度造成影响,因此,本课题拟采用微波辅助加热,以尿素作为均相沉淀剂,探讨在微波场中氧化镍形貌的改变规律,为进一步实现氧化镍形貌可控提供参考。采用微波均相沉淀法,以Ni(NO_3)_2·6H_2O为镍源,CO(NH_2)_2为沉淀剂,无添加剂的情况下,分别考察了加热方式、尿素添加量、硝酸镍浓度、反应温度、溶液初始pH值、焙烧温度等对氧化镍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微波辅助加热优于常规水浴加热,且反应更加迅速,制备的前驱体形貌呈特定花状的结构,颗粒表面更为光滑。2)在硝酸镍浓度为0.1mol/L,尿素添加量为0.03mol,pH为6,在90℃反应120min的条件下得到氧化镍前驱体,并于400℃煅烧120min,可获得分散性好、颗粒粒径为1-2μm、BET比表面积为12.4414 m2/g的花状微球氧化镍。3)采用SEM、TG-DTA、FT-IR、XRD等手段对氧化镍进行表征,花状微球氧化镍前驱体的物相组成为Ni_2(OH)_2CO_3,于400℃进行焙烧120min可得到立方相的NiO。4)在花状微球结构自组装过程中:尿素分解产物的多种产物对纳米片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纳米片在静电力的诱导下组装成花状微球结构,晶核附着在纳米片上生长并以花状微球为骨架,花状微球逐渐被包裹填充为球状结构。采用微波水热法制备了球状超细氧化镍,以Ni(NO_3)_2·6H_2O为镍源,CO(NH_2)_2为沉淀剂,考察了尿素添加量、硝酸镍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焙烧温度等对氧化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硝酸镍浓度为0.15mol/L,尿素添加量为0.04mol,反应温度为130℃,保温60min的条件下制得球状氧化镍前驱体,前驱体于400℃焙烧120min,可制备由平均粒径为150nm的颗粒聚集而成超细氧化镍,其BET比表面积为32.3944m~2/g。2)硝酸镍浓度对产物的形貌有较大的影响,通过改变硝酸镍浓度,可以实现氧化镍前驱体形貌依次由花瓣状、核桃状向球状转变。3)通过SEM、TG-DTG、FT-IR、XRD等手段对氧化镍进行了表征,氧化镍前驱体的物相组成为Ni_2(OH)_2CO_3,于400℃焙烧120min可得到立方相的NiO。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Q13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琦;;可充电的镍氢蓄电池[J];化学通报;1987年11期

2 ;氧化镍粉制球直接电解奻验[J];有色冶炼;1973年03期

3 张福鑫;王志宽;许维雅;廖增华;;氧化镍中微量钴的快速测定方法[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1983年03期

4 罗明瑜;;氧化镍粉制球直接电解试验[J];有色金属;1973年05期

5 罗明瑜;;氧化镍粉制球直接电解试验[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1973年05期

6 ;科学家揭开氧化镍不导电谜底[J];发明与创新(综合版);2008年07期

7 黄凯,郭学益,刘志宏,张多默;一种丝球形氧化镍微粉的制备方法[J];化学通报;2000年11期

8 ;用氧化镍冶炼不锈钢[J];特殊钢;1991年06期

9 徐濮 ,陈乾惕 ,郭可信;镍单晶膜上氧化镍的配位生长取向关系[J];物理学报;1965年05期

10 栗建林,鲁凤明,吴卫东,张丽帼;黑色氧化镍致癌的易感基因的探讨[J];癌变.畸变.突变;199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常浩;刘天晴;;层状液晶中氧化镍纳米片的制备及电化学特性[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1分会:表面界面与纳米结构材料[C];2013年

2 唐景平;蒋伟忠;;高活性氧化镍的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搪瓷分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于海鸥;刘杰;王哲;张振江;姜志伟;唐涛;;利用碳纳米管与氧化镍组合同时提高聚乙烯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4 王大伟;李峰;刘敏;成会明;;中孔氧化镍的合成及其电容性能[A];2007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论文集[C];2007年

5 周聪;黄俐研;刘正平;;氧化镍空心球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A];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G 光电功能高分子[C];2015年

6 印亚静;倪叶猛;吴萍;张卉;蔡称心;;氮碳比可调的氮掺杂碳层包裹的氧化镍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A];第十四届全国有机电化学与工业学术会议暨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全国第182次学术会议会议论文摘要[C];2014年

7 汤乐;范磊;郭荣;;以NiC_2O_4为前驱体制备NiO及电容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都兴红;刘慧;牛亚慧;娄太平;付念新;;含镍蛇纹石中氧化镍的碳热还原过程[A];2012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下册)[C];2012年

9 李光辉;王学文;张s,

本文编号:25947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25947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3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