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BCZT无铅压电陶瓷的助熔烧结和压电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30 00:10
【摘要】:铁电压电陶瓷是将电能和机械能进行相互转化的功能陶瓷,应用十分广泛。过去几十年,以PZT为代表的含铅压电陶瓷牢牢占据着压电陶瓷市场,虽然其有优异的性能,但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研究高性能无铅压电陶瓷性能具有重大的意义。x(Ba0.7Ca0.3)Ti O3-(1-x)Ba(Zr0.2Ti0.8)O3(简称为x BCT-(1-x)BZT或者BCZT)陶瓷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和环保性,但烧结温度过高,成本高,经济效益低是限制其广泛应用的难点。学者们通过多年研究发现,BCZT无铅压电陶瓷在准同型相界附近具有巨压电系数,合适的助烧剂能降低BCZT的最佳烧结温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BCZT陶瓷的电学性能。本文利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了0.48[(Ba0.7Ca0.3)Ti O3]-0.52[Ba(Zr0.2Ti0.8)O3]陶瓷,探究1350℃-1450℃范围的烧结特性和介电、压电、铁电性能。结果表明,1350℃、1370℃、1430℃、1450℃烧结的样品均为纯的钙钛矿结构,无杂相,1390℃烧结的样品和1410℃烧结的样品有焦绿石相产生。1430℃烧结的样品性能最优:其密度为5.267g/cm3、剩余极化强度为10.24μC/cm2、压电常数(d33)为413 p C/N、逆压电常数为790 pm/V。在此基础上,本文选用Li Nb O3和Na Cl作为助熔烧结剂,探索了不同浓度掺杂对0.48[(Ba0.7Ca0.3)Ti O3]-0.52[Ba(Zr0.2Ti0.8)O3]陶瓷样品烧结特性和电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0.2wt%的Li Nb O3助烧剂掺杂,能够将BCZT陶瓷体系的最佳烧结温度从1430℃降低到1370℃:此时晶粒生长均匀,密度为5.472 g/cm3、压电系数(d33)为502 p C/N、最大极化强度(Pmax)为16.9μm/cm2、剩余极化强度(Pr)为9.9μm/cm2、矫顽场(Ec)为3.32 k V/cm、逆压电系数(d33*)为837pm/V。0.4wt%的Na Cl助烧剂掺杂,能够将BCZT陶瓷体系的最佳烧结温度从1430℃降低到1410℃:此时晶粒生长均匀,晶粒之间有明显的液相产生,密度为5.472g/cm3、压电系数(d33)为462p C/N、最大极化强度(Pmax)为16.6μm/cm2、剩余极化强度(Pr)为11.2μm/cm2、矫顽场(Ec)为3.28 k V/cm、逆压电系数(d33*)为852 pm/V。
【图文】:

钛酸钡晶体,结构示意图,无铅压电陶瓷,碳酸钡


(a) (b)图 1-1 钛酸钡晶体结构示意图[16]Fig 1-1 The structure diagram of Barium titanate crystalCT-yBZT 无铅压电陶瓷作为现今研究和关注的热点,就是以来的固溶体。酸钡陶瓷的制备:通常是用碳酸钡(BaCO3)和二氧化钛(TiO2)

示意图,示意图,频率常数,陶瓷性能


图 1-2 KNN 陶瓷结构示意图[8]Figure 1-2 The structure diagram of KNN ceramics酸钾钠(KNbO3-NaNbO3,KNN)是 20 世纪 50 年代末发现的二元固有钙钛矿结构,如图 1-2 所示,这是 KNN 陶瓷性能被研究的开端[9]。N 的掺杂改性被研究,也使碱金属铌酸盐陶瓷的性能得到改善[10]。K有以下特征:介电常数较低,压电性能高,频率常数较大,,密度较小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Q17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蒲永平;姚谋腾;高子岩;靳乾;郑晗煜;王亚茹;;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进展[J];人工晶体学报;2015年08期

2 丁捷;刘柱;依拉力丁·阿布里孜;肖宇;张超;任翔云;周恒为;尹红梅;;烧结温度对钛酸钡陶瓷压电性能的影响[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2期

3 张丹阳;陈潇洋;;锆钛酸钡钙((Ba,Ca)(Zr,Ti)O_3)基无铅压电陶瓷研究的新进展[J];广州化工;2015年03期

4 贺立龙;张永战;晁小练;杨祖培;;YMnO_3掺杂对BCZT无铅压电陶瓷性能的影响[J];压电与声光;2014年05期

5 张诚;刘其斌;黄小琴;;Nb_2O_5掺杂对BZT-BCT无铅压电陶瓷电性能的影响[J];中国陶瓷;2013年11期

6 张小龙;王传方;邓湘云;杨仁波;韩立仁;刘佳;杨学良;王依山;邵健;李德军;;电场对(Ba_(0.97)Ca_(0.03))(Ti_(0.82)Zr_(0.18))O_3无铅压电陶瓷铁电性的影响[J];功能材料;2012年17期

7 肖定全;吴文娟;梁文峰;朱建国;;钙钛矿型铌酸盐系无铅压电陶瓷材料与器件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0年15期

8 沈宗洋;李敬锋;;(Na,K)NbO_3基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进展[J];硅酸盐学报;2010年03期

9 钟海胜,李强,宋锋兵,赵世玺,李春红;铅基弛豫铁电材料中的焦绿石相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7期

10 全学军,蒲昌亮;钛酸钡的制备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2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兰地;钇元素掺杂对BCT-BZT无铅陶瓷的结构与压电性能影响[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7年

2 王娟;Li/Ta掺杂KNN无铅陶瓷的压电与温度稳定性能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6年

3 何霞霞;铌元素掺杂对锆钛酸钡钙陶瓷组织结构及压电性能的影响[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067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26067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7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