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化学链重整制氢中钙钛矿载氧体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7 12:13
【摘要】:化学链重整制氢是当前最具有潜在优势的新型制氢技术,但这一制氢技术对载氧体种类的选取有较高要求。通式为ABO_3或A_2BO_4的钙钛矿型复合载氧体,具有较高氧化还原催化活性和耐高温的热稳定性,其中的B位活性组分与其他金属间产生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提高活性金属的分散能力,改善载氧体的催化性能。本文针对载氧体烧结和积碳问题,选取镍基钙钛矿结构的载氧体用于化学链乙醇蒸汽重整制氢反应,分析载氧体在氧化循环过程中的再生特性,镍离子的还原程度及镍与载体间相互作用,探究钙钛矿中不同的助剂A位掺杂效应和不同含量的助剂掺杂对载氧体性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双金属载氧体的优势。本文采用共沉淀方法合成了两种不同的A位助剂掺杂的钙钛矿载氧体,助剂包括Sr和Ce。利用BET、XRD、TEM、TPR及TG等表征手段对载氧体进行观察。研究表明:(1)具有限域效应的钙钛矿结构载氧体展现了良好的氧化还原特性,活性组分Ni离子经过还原反应-氧化反应的循环后完成了在钙钛矿结构晶格中的迁移,同时起到了抑制镍离子烧结的效果;(2)Sr的钙钛矿A位部分取代更大程度增加了载氧体的氧空位,从而提高了氧传递能力,获得抑制积碳的效果;(3)相对于Ce助剂,Sr的添加更显著的缩短了还原阶段不产氢的死时间,这表明载氧体的氧化还原性能有所增强,也保证了乙醇的高转化率。在上一步研究基础上,通过乙醇转化率、氢气选择性及气体产品分布的分析,确定化学链重整反应中可达到最佳制氢效率的Sr助剂最佳负载量。研究发现,载氧体都具有较小比表面积,当助剂Sr的质量含量为6%时,载氧体起到最佳催化效果,可使Ni还原成更小的纳米颗粒尺寸并高度分散于钙钛矿结构晶体上,同时La_(1.4)Sr_(0.6)NiO_(4-λ)在经过50个循环后乙醇转化率仍高达90%且氢气选择性高达81%,且具有最少的积碳量,表明Sr的质量含量为6%时载氧体具有最佳的氧传递能力,获得最佳的抗积碳性能。基于以上研究,我们对B位Ni基活性组分引入钴金属构成双金属载氧体,采用共沉淀和浸渍法结合制备Ni_x-Co基双金属钙钛矿结构载氧体La_(1.4)Sr_(0.6)Ni_(1-x)Co_xO_4(x=0,0.4,0.8),对比在钙钛矿结构中单金属活性组分与双金属活性组分的不同催化效果,以及在化学链重整制氢反应中对于气体产物纯度的影响。从TPR表征可知,钴金属的B位引入增强了镍离子的还原温度,提高了活性组分的可还原性,而且Co和Ni间的强相互作用抑制了活性组分的烧结,使载氧体获得更高的活性,提高了氢气产率。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O643.36;TQ11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牛春艳;徐占林;;类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_2NiO_4的制备和性能研究[J];应用化工;2008年04期

2 赵虹,郭建军,楼辉;溶胶-凝胶法合成La_2Ni_xCo_(1-x)O_4及其在CH_4/CO_2重整反应中的应用[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年05期

3 吴川,张华民,衣宝廉;化学制氢技术研究进展[J];化学进展;2005年03期

4 毛宗强;氢能及其近期应用前景[J];科技导报;2005年02期

5 顾年华,尤丽霞,吴育华;21世纪我国新能源开发展望[J];中国能源;2002年01期

6 王艳辉,吴迪镛,迟建;氢能及制氢的应用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化工进展;200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袁丽霞;电催化水蒸汽重整生物油及乙醇制氢的基础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308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26308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e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