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氟化物玻璃陶瓷的氟挥发特性及结构与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8 14:14
【摘要】:氟化物玻璃陶瓷因其优雅的外观、似玉的质感而被广泛应用在日用餐具、灯饰照明和工艺品制作等诸多领域。然而,在氟化物玻璃陶瓷熔制过程中,氟的挥发不仅降低了产品的质量,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会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可忽略的影响。因此,降低氟化物玻璃陶瓷生产过程中氟的挥发在节能减排、绿色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氟化物玻璃陶瓷制备过程中氟的挥发特性及动力学研究;氟挥发对氟化物玻璃陶瓷显微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RO对氟化物玻璃陶瓷氟挥发、显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研究。本文采用高温熔融法来制备氟化物玻璃陶瓷。探究了原料以及熔制工艺因素对氟化物玻璃陶瓷熔制过程中氟挥发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对氟挥发反应动力学做了初步研究,并确定氟的挥发过程可用扩散控制的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来描述。实验结果表明:配合料熔制过程中氟的挥发与氟来源密切相关,四种常用的含氟矿物中(氟硅酸钠、冰晶石、氟化纳和氟化铝),以氟化铝引入氟时,氟挥发较少。降低配方中氟的加入量、熔融温度和缩短熔融时间能够减少熔制过程中的氟挥发。降低配合料的含水率和石英砂的粒度能够加快玻璃配合料的熔制进程,并能减少氟的挥发。常压下,玻璃陶瓷在1350℃~1450℃熔制温度范围内,氟挥发的反应活化能E=97.02 kJ/mol,指前因子A=12.82 min~(-1)。通过正交实验探究了氟挥发对氟化物玻璃陶瓷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规律。随着氟挥发增加,玻璃基体中氟化物析晶减少,玻璃陶瓷的白度、密度和抗折强度均下降。氧化钙的加入使玻璃中CaF_2析晶增加,玻璃陶瓷的强度增大。当熔融温度为1350℃,熔融时间40min,以氟化铝为氟来源,氧化钙加入量为1.5wt%时,可以制备出白度值为90.4%,抗折强度为109.4MPa的玻璃陶瓷,氟挥发率为15.3%。RO在玻璃中具有较为复杂的作用,一方面削弱玻璃的网络结构,另一方面,对玻璃的结构起到积聚作用。此外,R~(2+)还能与F~-键合,形成熔点较高的氟化物微晶。为此,本论文通过改变基础配方中RO的含量,系统研究了RO对氟化物玻璃陶瓷的氟挥发、显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配方中RO(MgO、CaO、SrO和BaO)的加入能够促进在玻璃基体中析出大量高热膨胀系数的氟化物微晶(NaMgF_3、CaF_2、SrF_2、BaF_2等),使玻璃基体受到均匀的压应力,同时减弱了F~-对玻璃网络的破坏作用,玻璃陶瓷的抗折强度增加。其中CaO对玻璃陶瓷的抗折强度影响最为显著。随Ca~(2+)、Sr~(2+)、Ba~(2+)离子半径增大,RO对玻璃陶瓷的抗折强度影响减弱。Zn O对玻璃陶瓷的析晶促进作用微弱,加入较多的ZnO反而会削弱玻璃结构的紧密程度而使玻璃陶瓷的抗折强度降低。RO的加入还使玻璃陶瓷的体积密度增大,且随R~(2+)半径增大,体积密度增加显著。在加入等质量RO的条件下,MgO对玻璃熔体中氟的固定作用最强,随R~(2+)(Mg~(2+)、Ca~(2+)、Sr~(2+)和Ba~(2+))半径增大,z/r~2逐渐减小,R~(2+)对熔体中F~-的固定作用减弱,RO对氟挥发率的影响程度降低。而Zn~(2+)在玻璃熔体中不参与析晶,以[ZnO_6]、[ZnO_4]的形式存在于网络中,随ZnO加入量增加,[ZnO_6]转变为[ZnO_4]而使玻璃网络结构紧密程度降低,熔体粘度下降,氟挥发率呈现增加趋势。RO对氟化物玻璃陶瓷的白度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MgO对玻璃陶瓷白度的影响最大,在MgO加入量小于4wt%时,样品白度值较高且变化较小,最高达91%,进一步加入MgO,样品白度值迅速降低。这与玻璃陶瓷析晶尺寸减小,晶体对入射光的散射程度降低有关。随R~(2+)离子半径增大,RO对玻璃陶瓷白度的影响程度逐渐降低。
【图文】:

工艺流程图,熔融法,工艺流程,高温熔融


法有熔融法、烧结法和溶胶凝-胶法。1.1.5.1 熔融法高温熔融法是制备玻璃陶瓷最早使用的方法,其一般工艺过程如图1-1所示:图 1-1 熔融法制备玻璃陶瓷的工艺流程Fig.1-1 Process flow of glass-ceramic prepared by melting method配料称量 混合研磨 高温熔融 浇注成型晶化处理核化处理样品加工退火处理

工艺流程图,烧结法,工艺流程,制品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该种方法的特点:可以适用多种玻璃成型方法来成型制品,如吹制拉制,,浇筑等,适合成型形状复杂,尺寸精密的制品,便于机械化、自动化1.1.5.2 烧结法对于熔融温度偏高,热处理时间较长的玻璃陶瓷体系,在熔融法不能的条件下,可以采用烧结法来制备。其工艺过程如图 1-2 所示:配料称量 混合研磨 高温熔融 熔体水淬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Q171.7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卓豪;包启富;罗文艳;王韫之;;高热膨胀Na_2O-MgO-Al_2O_3-SiO_2微晶玻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15年11期

2 马壮;陶莹;闫翠娟;李剑;李智超;;用粉煤灰制备玻璃/陶瓷复合涂层及其抗腐蚀磨损性能的探讨[J];材料保护;2014年07期

3 黄凤鸣;;氟硅酸钠热分解法生产氟化钠工艺技术[J];无机盐工业;2013年12期

4 田英良;程金树;郭现龙;张静;邵艳丽;孙诗兵;;硅砂对高碱铝硅酸盐玻璃熔解特性的影响研究(英文)[J];玻璃与搪瓷;2012年02期

5 黄伟胜;;超低膨胀锂铝硅透明微晶玻璃的研究与应用现状[J];中国陶瓷工业;2011年05期

6 秦宗会;谢兵;刘艳;;氟含量测定方法综述[J];中国西部科技;2010年21期

7 郑伟宏;林墨洲;程金树;汤李缨;;氟对锂铝硅系统玻璃结构及析晶的影响[J];材料工程;2010年04期

8 郭兴忠;张玲洁;杨辉;;含氟、磷乳浊玻璃的制备及特性[J];建筑材料学报;2010年02期

9 孙金坡;秦诚;国燕超;李娜;刘贺涛;张运乔;;大型乳白玻璃全电熔窑技术应用与改造[J];玻璃与搪瓷;2009年06期

10 卢金山;董伟;;锂铝硅系透明微晶玻璃析晶动力学和热处理工艺研究[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胡芳芳;新型透明玻璃陶瓷的合成和光转换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2 齐庆杰;煤中氟赋存形态、燃烧转化与污染控制的基础和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国庆;混合烧结法玻璃陶瓷的摩擦磨损及力学性能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5年

2 彭祖茂;氟化铝和冰晶石的危险性评价与快捷测氟技术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

3 梁洪铭;电渣重熔过程氟化物挥发机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4 梅宇钊;钠钙硅系高结晶度透明微晶玻璃制备与性能表征[D];中南大学;2012年

5 陈俊英;硅砂颗粒度对玻璃熔制效果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潘毓;稀土掺杂氟硅酸盐玻璃陶瓷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沈震雷;MgO-Al_2O_3-SiO_2微晶玻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杨占峰;低氟环保乳浊玻璃的制备与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9 韩陈;含氟、磷Li_2O-Al_2O_3-SiO_2微晶玻璃的析晶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曹明;微量氟对锂铝硅微晶玻璃析晶、结构及性能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698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26698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e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