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小型甲醇制氢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5 06:49
【摘要】: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清洁能源的发展与能源利用的新方法成为研究热点,而氢能燃料电池由于清洁高效的特点成为能源领域的新星,但是氢气来源限制了其技术的推广。设计一款小型化、模块化、便携式的原位制氢装置成为一个很好的突破口。本文通过模拟与实验结合的方式,选用甲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作为重整制氢的原料,在实验的基础上,确定动力学参数,并将所得到的动力学参数应用到COMSOL Multiphysics 5.3的模拟中,模拟结果显示与实验的结果相符合。设计集成反应器的几何模型,在COMSOL Multiphysics 5.3中建模,通过模拟优化反应器的结构和反应条件,验证所设计的小型甲醇制氢集成反应器作为氢燃料电池氢源的可行性。具体实验结果如下:(1)ASPEN PLUS的模拟结果显示实验适宜条件为常压,反应温度范围200~280℃,水醇摩尔比在范围1.0~2.8。此时尾气中CO的含量为17 ppm;(2)以甲醇蒸汽重整催化剂制氢实测数据为基础,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到的甲醇蒸汽重整制氢模型的反应速率常数:k_(SR)=1.5×10~7exp(-_(RT)~(86.7)),k_(rWGS)=8.2×10~6exp(-_(RT)~(66.8))(3)在COMSOL Multiphysics 5.3中建立实验所使用的固定床反应器几何模型,并带入上一章的动力学模型和反应速率常数,结合反应器传热传质特性进行模拟分析。经模拟发现反应器制氢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说明在COMSOL Multiphysics 5.3中的参数设置和所选动力学模型及反应速率常数可靠,可以用于下一步小型化甲醇制氢反应器的设计与模拟。(4)在COMSOL Multiphysics 5.3中建立小型化甲醇制氢反应器的模型并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当入口温度为240℃、水醇摩尔比为2.0、停留时间为0.15 h时,出口气体中CO的含量可以降至5.3 ppm,能够满足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工作条件,证明了小型制氢反应器直接给燃料电池供氢的可行性。
【图文】:

氧化重整,自热式,反应器


图 1.1 自热式氧化重整反应器Fig. 1.1 Auto-thermal reforming reactor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反应催化剂更换方便等对较差等缺点,研究发现,管式反应器的管径对,研究者们进行了各种设计,其中有一种利用催并减小管式反应的反应器半径。Bravo[95]等所设计的一种铜基催化剂对反应器内管进行涂层,,研究增强传热效果,增强催化剂的性能。也研究了这种涂层的方法,在反应器的内壁制备了用这种方法在温度低于 200℃时,甲醇的转化率可7 mol/L,此管式反应器性能较好,但其制作过程复器是利用特殊的加工工艺生产出来的微型的催化反

原理图,微通道反应器,甲醇重整,自热


第1 章 文献综述换装填较复杂,设计制造成本较高。微通道反应器的微加工技术应用于制作不同、微型重整器、微型催化燃烧器和微型部分了一款微通道反应器,反应器的结构如图(b)是反应器的蜂窝陶瓷主体,1.2(c)所示是道中装填不同类型的催化剂。文中分别装填应同时进行如图 1.2(d)所示,实验结果表明,醇的转化率也达到了 90%以上。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Q11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佳伟;蓝碧兰;李蜜;张浩强;陈雅茹;谢华清;;多组分生物油吸附强化重整制氢的热力学分析[J];可再生能源;2019年12期

2 亓伟;张志凯;付明;许庆利;张素平;颜涌捷;;木炭催化甘油重整制氢研究[J];太阳能学报;2016年06期

3 龙旭;张光辉;孟庆;华权彦;;水蒸气重整制氢技术研究进展[J];科技展望;2015年32期

4 龙旭;孟庆华;张拴;张光辉;;二甲氧基甲烷重整制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年30期

5 殷雪梅;李婷婷;郭娟娟;胡伟涛;李政;安霞;谢鲜梅;;乙醇重整制氢气产物色谱分析方法评述[J];应用化工;2014年07期

6 沈利红;徐军科;;沼气重整制氢方法选择[J];广州化工;2012年17期

7 匡社颖;;天然气重整制氢工艺在大型粉末冶金企业的应用前景[J];工程设计与研究;2005年01期

8 郭勇;张永光;蔺建民;王艳芹;;甘油水相重整制氢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4年01期

9 谭平华;周正明;廖炯;曾健;毛震波;;甘油催化重整制氢/合成气的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10年07期

10 贺德华;马兰;刘金尧;;烃类/醇类重整制氢的研究进展[J];石油化工;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林芯;于恺;董朝辉;王轲;李涛;曹发海;;催化剂制备工艺对甘油液相重整制氢反应催化性能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小亮;熊国兴;杨维慎;;水汽重整制氢反应中致密钯膜透氢行为的研究:实验与模拟[A];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7年

3 牟树荣;王业勤;杜雯雯;许兴发;解东来;;小型天然气水蒸汽重整制氢系统的研发[A];2008 International Hydrogen Forum Programme and Abstract[C];2008年

4 曾凯;陈鸿庆;余皓;彭峰;王红娟;潘敏强;汤勇;;车载甲醇重整制氢微反应器系统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5 李吉刚;董中朝;孙杰;;已具备商业化开发基础的乙醇低温重整制氢技术[A];2009全国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庆绍军;郗宏娟;侯晓宁;刘雅杰;赵金珍;胡蕴青;李林东;高志贤;;甲醇水蒸汽重整制氢催化剂的绿色制备技术[A];第十四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杨修春;韦亚南;康晓春;;甲烷重整制氢用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朱跃辉;吴锋;吴川;;燃料电池氢源——双段固定床优化乙醇重整制氢[A];第二十八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杨志彬;张玉文;丁伟中;;焦炉煤气甲烷重整制氢工艺研究[A];第十七届(2013年)全国冶金反应工程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3年

10 付贤文;骆念军;欧阳琨;曹发海;;生物柴油副产物甘油水相重整制氢的研究[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8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本报实习记者 张金梦;甲醇重整制氢将走出能源高质量发展新路子[N];中国能源报;2019年

2 通讯员 李振国;制氢的本事越来越大[N];中国船舶报;2001年

3 李振国;制氢的路子越走越宽[N];光明日报;2001年

4 记者 郁红;空气产品公司在四川建制氢厂[N];中国化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牟思南;“乔歌里1号”问世[N];中国能源报;2016年

6 全国政协委员、科技部部长 徐冠华;地球 全人类共同的家园[N];人民政协报;2002年

7 本报实习记者 张胜杰;“更接地气受欢迎”[N];中国能源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诗瑶;镍基多级孔Beta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的催化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年

2 李婉晴;乙二醇水相重整制氢催化剂制备及反应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3 潘立卫;板翅式甲醇水蒸汽重整制氢反应器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5年

4 朱文良;液态烃类在透氧膜反应器中混合重整制氢/合成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5年

5 陈亚中;镍催化剂上烃类燃料重整制氢新工艺过程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6年

6 银华强;高温堆甲烷蒸汽重整制氢系统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7 张保才;生物质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6年

8 汪丛伟;蜂窝催化剂中甲醇自热重整制氢反应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6年

9 董婷;负离子自由基发射功能材料在苯酚合成及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上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10 王艳辉;汽油氧化重整制氢反应过程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世杰;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的吸附增强蒸汽重整制氢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2 郭春南;二甲醚水蒸气重整制氢高性能锌基催化剂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3 苏香艳;小型甲醇制氢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4 黄骁;用于车载甲醇部分氧化—蒸汽重整制氢的铜基催化剂的研究[D];厦门大学;2018年

5 贾朋朋;LNG发动机废气重整制氢反应器数值模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6 舒红飞;硅基负载型Co/Ni乙醇重整制氢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9年

7 肖遥;钯膜透氢协同二氧化碳吸附对流态化焦炉煤气重整制氢的促进作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

8 牛飞兴;用于乙酸催化转化制氢的钴基催化剂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8年

9 杨浩;乙酸自热重整制氢的锌系镍基催化剂的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8年

10 梅占强;镍铁双金属催化剂催化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797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26797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1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