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甘肃某矿山企业含锑废水处理站工程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1 10:40
【摘要】:本文是以甘肃某矿山企业含锑废水为对象,通过对水处理工艺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试验筛选最优处理条件,采用混凝沉淀法与膜分离法相结合的工艺,提高含锑废水中锑去处率的工程设计研究。通过对混凝沉淀机理以及聚合硫酸铁去除锑原理的分析,选择Na_2S+硫酸亚铁+PAM”和“Ca(OH)_2(石灰)+聚合硫酸铁+PAM”作为混凝沉淀试验投加药剂组合,以PH、聚合硫酸铁投加量以及水样Sb初始浓度为试验变量,筛选最优处理条件。试验结果显示,以“Ca(OH)_2(石灰)+聚合硫酸铁+PAM”为投加药剂,在pH=9、聚合硫酸铁的添加量为1000mg/L时,混凝沉淀法对含锑废水的处理效果较好。同时,试验发现,在沉淀过程中增加空气搅拌后,可以提高锑去除率,因此在设计中通过设置鼓风曝气装置对反应池进行充氧和搅拌。为进一步提高锑的去除率,采用膜分离法对混凝沉淀溢流水进行深度处理。膜分离试验采用纳滤膜和反渗透膜对溢流水进行处理,结果显示,单纯使用纳滤膜分离并不能使出水达到0.005mg/L的要求,而单纯使用反渗透膜,在截留锑离子的同时也会将大部分无污染的分子和离子截留在膜表面,造成反渗透膜的过度污染,增加运行成本,采用“纳滤+反渗透”的组合膜形式可使膜分离环节达到经济实用的最佳效果。且反渗透膜在过滤浓缩程度为50%、60%、80%时,其产水的含锑浓度均为0.002mg/L,但浓相水中的电导率呈增加趋势,说明浓水中被截留的盐类物质增加,因此最终确定50%的膜分离度为反渗透膜的设计膜分离度,目的在于提高锑去除效果的同时又能减小反渗透膜的膜污染。本文以甘肃某矿山企业含锑废水为对象,以试验结果为依据,制定出“一级混凝沉淀+组合膜分离+二级混凝沉淀(浓相水)”的含锑废水处理设计工艺,并进行工程设计研究,试运行结果显示,出水含锑污染的浓度实测为0.003mg/L,与试验结果(0.002mg/L)略有差别,满足当地环保要求。
【图文】:

环保政策,污染源,现状,废水


图 1.1 渗流废水现状随着国家对环境的重视,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所有的污染源须在源头就进行处理,由于现行国家政策鉴于节能环保的考虑,现行的设计标准对锑矿山企业用复率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的生产废水都在厂区处理达到生产工艺使用要进行循环利用,基本实现了零排放;而尾矿坝的坝面渗水、废石堆场、采石场的液等是由于雨季雨水冲刷形成,对于厂区的水量平衡来讲,此部分水是多余的无入厂区生产的水量平衡中,只能处理后达标排放或用于浇洒道路,,最关键的一点项目由于水处理系统排水直接排入的流域属于该地区生活用水的取水水源,对出锑浓度限制要求很高。根据当地环保局的要求,废水处理后可以排入现有自然水释,但必须保证纳入水体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表 3 集中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标准限值,即出水中含锑(Sb)≤0.005mg/L,而现处理领域的各种含锑废水处理技术对锑的去除效果均不理想,很难将处理出水中

形态图,金属锑,形态


理技术的发展综述及环境标准元素周期表位于第 V 族[12],元素符号表示为 Sb,来源于拉丁文序数为 51,是一种银白色,闪亮、质脆的金属(图 1.2),属于量是 121.75,密度是 6.684×103kg/m3,熔点是 627℃ ,沸点是温度的关系见图 1.3,锑的地壳丰度为(0.2~0.4)×10- 6。个储存和生产锑的大国,总储量为 2.78×106t ,占世界总储量最早发现并且开始使用锑的国家之一[13]。锑主要被用来生产制光电元件、锑化合物等。伴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锑剂、搪瓷、橡胶,也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医药等部门。由于挥锑的用途和需求不断扩大,锑在人类生活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751;TQ028.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程;;锑矿采选废水生产现状及治理措施[J];南方农业;2015年09期

2 王永磊;徐珏;张长青;王成辉;陈郑辉;黄凡;;中国锑矿成矿规律概要[J];地质学报;2014年12期

3 尹鑫;周广柱;王翠珍;王世豪;彭刚;何双;;含锑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山东化工;2014年11期

4 吴贞术;胥思勤;陈洁薇;文吉昌;陈秋平;;锑矿区药用植物中砷锑的人体健康安全风险评价[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5 张燕;庞志华;雷育涛;王振兴;刘永;;混凝沉淀法处理锑离子的影响因素及动力学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3年03期

6 丁建华;杨毅恒;邓凡;;中国锑矿资源潜力及成矿预测[J];中国地质;2013年03期

7 倪文庆;吴库生;;有毒重金属锑在环境及人体分布[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12年04期

8 于淼;阚军满;陈艳美;;废水处理絮凝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9 薛殿鹏;;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矿区环境 天然水中的痕量锑[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2年03期

10 卿仔轩;;我国锑工业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J];湖南有色金属;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云云;倪文;;含锑废水、固体废弃物的治理现状[A];第七届尾矿与冶金渣综合利用技术研讨会暨招远市循环经济项目招商对接会论文集[C];2016年

2 周建伟;温冰;郝春明;谢李娜;鲁i谝

本文编号:26913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26913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1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