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及石墨与硅混合负极的应用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Q127.11;TM912
【图文】:
图 1-1 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示意图-1 Schematic description of the charge and discharge process of Li-ion b 锂离子电池的分类和结构随着电子产品需求的不断发展。根据不同的标准,锂离子电池可以类别。根据锂离子电池所用电解质的不同可以分类为液态锂离子电锂离子电池,但两种电池应用到的正负极材料是相同的,电池的工本一致。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液态锂电池使用的是液体电解质,聚则以固态聚合物电解质代替液体电解质,聚合物电解质可以是“干态以是溶胶状态的,目前大部分采用聚合物溶胶电解质。按外形可以及方形锂离子电池,按锂电池外包材料可以分类为钢壳锂离子电池子电池和软包锂离子电池,按正负极材料分类可以分类为钴酸锂电、磷酸铁锂、镍钴锰、镍钴铝以及钛酸锂电池。
图 1-2 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结构Fig. 1-2 The structure of cylindrical lithium ion battery图 1-3 方形锂离子电池结构Fig. 1-3 The structure of prismatic lithium ion battery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左自成;李玉良;;石墨炔在锂/钠离子电池负极中的应用[J];应用化学;2018年09期
2 黄长水;李玉良;;二维碳石墨炔的结构及其在能源领域的应用[J];物理化学学报;2016年06期
3 ;石墨行业即将迎来朝阳期[J];炭素技术;2012年04期
4 仇卫华,张刚,卢世刚,刘庆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树脂包覆石墨的性能[J];电源技术;1999年01期
5 聂春晨;;国内外石墨提纯进展述评[J];山东工业技术;2019年12期
6 赵凤莉;;石墨:能否再掀“黑金”浪潮?[J];中国石油和化工;2016年11期
7 邓杰;戴林建;杨苏;周田;;石墨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烟叶中12种微量元素[J];热带作物学报;2017年09期
8 谭旭红;姚远;;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石墨资源价值构成分析[J];商业经济;2015年11期
9 黄榜;;金融支持我国石墨产业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以黑龙江省为例[J];黑龙江金融;2016年03期
10 陈彦焕;刘辉彪;李玉良;;二维碳石墨炔研究进展与展望[J];科学通报;2016年2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捷敏;郭战胜;张俊乾;朱建宇;李大伟;;锂离子嵌入/迁出石墨电极石墨负极的实时原位观测和机理分析[A];第一届全国储能科学与技术大会摘要集[C];2014年
2 罗宁;刘凯欣;;含金属铜离子炸药爆轰合成石墨包覆铜纳米颗粒[A];第五届全国强动载效应及防护学术会议暨复杂介质/结构的动态力学行为创新研究群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郑泉水;王稳;杨佳瑞;刘泽;徐志平;刘哲;;石墨的力学和摩擦特性研究进展[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郑辙;田连弟;;煤基石墨的高分辨电子显微象的研究[A];第六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0年
5 严鹏;董军帅;蒋持平;;多晶核石墨力学行为的晶体塑性有限元模拟[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6 陈卓;宋志灵;丁玎;邹玉秀;徐逸婷;;石墨纳米囊材料的制备与生化分析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4分会:纳米生物传感新方法[C];2014年
7 陈姝;;我国光伏行业生产多晶硅用石墨件标准现状及发展建议[A];市场践行标准化——第十一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4年
8 李小飞;连科研;刘凌玲;胡颖超;邱琪;江俊;邓明森;罗毅;;破悉热氨处理石墨烯法制备石墨型氮掺杂的生成机理[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十八分会:电子结构理论方法的发展与应用[C];2016年
9 谢梓骞;刘忠范;张锦;;β-石墨二炔纳米薄膜的制备[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十九分会:纳米碳材料[C];2016年
10 杭阳;;通过力电耦合调控双层α-石墨炔的能带[A];第十四届全国物理力学学术会议缩编文集[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纪呈承 记者 耿向文;奥星石墨深加工项目投产在即[N];鹤岗日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周辰;松北筑平台,龙江石墨产业“撑杆跳”[N];哈尔滨日报;2015年
3 孙亮 本报记者 彭溢;龙江石墨凸显“贵族”范儿[N];黑龙江日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赵凤莉;石墨行业即将迎来朝阳期[N];中国化工报;2012年
5 张强;石墨行业或将迎来朝阳期[N];中国矿业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赵凤莉;石墨企业掀起深加工投资热[N];中国化工报;2012年
7 丁文;浙江力普石墨粉碎球化生产线受青睐[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彭溢;石墨 由“平民”变“贵族”路有多远?[N];黑龙江日报;2010年
9 李新敏 记者 陆铁男;鹤岗石墨产业迈向精深加工[N];黑龙江经济报;2017年
10 ;石墨产业链 点石成金[N];黑龙江日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加强;新型石墨双炔材料的化学合成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7年
2 刘骞;非连续石墨/铜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热性能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3 余友谊;石墨烯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复合材料在光学催化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4 赵云霞;金属有机骨架/胺修饰氧化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二氧化碳吸附行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5 刘双宇;石墨烯基材料的合成及其在储能方面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6 缪晓杰;石墨/可发性聚苯乙烯的合成工艺及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杨敬贺;石墨烯基催化剂的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8 刘颀;炭石墨非线性渗流规律研究及浸渍锑实验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9 蒋保江;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10 潘书刚;石墨烯基金属硫化物半导体复合材料的控制合成及其性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欢;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及石墨与硅混合负极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2 李姗姗;炭石墨材料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性能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3 徐方强;氧化石墨泡沫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气体的吸附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侯克玉;缺陷结构与石墨铁磁性的关联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里新;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的改性及性能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4年
6 郭佳欢;石墨开发利用现状研究与供需展望[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7 陈婷芳;石墨矿产市场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8 蒲燕妮;湖南星城石墨小型高科技企业融资方案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9 朱光锦;在石墨基体中制备碳化钽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10 于积;受限于氧化石墨中水的动力学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312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2731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