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的空气间隙式膜蒸馏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的空气间隙式膜蒸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城镇化的建设进程加快以及人口的不断增加,水资源的污染与匮乏问题日益突显。膜蒸馏是一种新型的、易操作、可利用工业低品位热源等优势的膜分离技术,但其能耗高、热效率低一直阻碍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多效膜蒸馏技术是在膜蒸馏的基础上加入一个内部热能回收装置,可提高内部蒸汽的热利用率,减少能耗的损失。本文采用自制的聚四氟乙烯(PT_FE)中空纤维膜为热膜,PT_FE中空实壁管为冷膜,热膜数量与冷膜数量以1:6的比例相互缠绕,制成内部有热能交换的空气间隙式膜蒸馏组件,以造水比(GOR)、产水通量(J)、截留率(R)作为衡量指标,考察了热料液进口温度T_1、冷侧进水温度T_4、进料液进口流速Q、进料液浓度等因素对空气间隙式膜蒸馏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以2%NaCl溶液作为进料液,对单支膜蒸馏组件进行试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热料液进口温度T_1的升高,产水通量与造水比均变大;随着冷侧进口温度T_4的升高,产水通量变小,造水比变大;随着进料液进口流速Q的增大,产水通量变大,造水比变小。而截留率一直稳定在99.9%,且在实验过程中,GOR最高可达2.907,J最高可达6.144 L·m-2·h-1。(2)以2%NaCl溶液作为进料液,对两支膜组件进行串联。实验结果表明,T_1、T_4和Q对产水通量和造水比的影响与单支膜组件实验结果类似,但两支组件串联后造水比与产水通量最高仅为1.798与3.888 L·m-2·h-1,要小于单支组件的产水通量与造水比。(3)以电镀反渗透浓水作为进料液,进行浓缩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当T_1、T_4和Q分别为80℃,30℃,40 L·h-1,空气间隙式膜蒸馏装置可将电镀反渗透浓水的COD由760 mg·L-1浓缩至6000 mg·L-1,电导率由37000μs·cm-1浓缩至300000μs·cm-1,产水通量为3.160 L·m-2·h-1,在浓缩过程中,膜组件的操作性能稳定,产水COD小于10 mg·L-1,产水电导率小于50μs·cm-1。(4)以质量分数为3%稀硫酸溶液作为进料液,在单支组件中进行试验。浓缩实验中,当T_1、T_4和Q分别为80℃,30℃,40 L·h-1,硫酸溶液质量分数由3%浓缩至20%,产水通量为2.780 L·m-2·h-1,产水电导率为150μs·cm-1。稳定性试验中,膜组件的操作性能稳定,连续运行300 h,产水通量维持在2.938L·m-2·h-1以上,产水电导率稳定在46μs·cm-1以下。
【关键词】:PTFE中空纤维膜 空气间隙式膜蒸馏 造水比 产水通量 浓缩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028.8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21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10
- 1.2 膜蒸馏概述10-17
- 1.2.1 膜蒸馏的概念及其分类10-14
- 1.2.2 膜蒸馏的优缺点14
- 1.2.3 膜蒸馏用膜材料的研究14-16
- 1.2.4 膜蒸馏的历史与发展16-17
- 1.3 膜蒸馏的应用17-20
- 1.3.1 海水及苦咸水脱盐17-18
- 1.3.2 工业废水的处理18
- 1.3.3 反渗透浓水的处理18-19
- 1.3.4 硫酸等化工物质深度的浓缩19-20
-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20-21
- 第2章 空气间隙式膜蒸馏用于NaCl溶液的研究21-33
- 2.1 实验部分21-24
- 2.1.1 试剂和仪器21
- 2.1.2 PT_FE中空纤维膜的规格21-22
- 2.1.3 膜蒸馏组件制备及参数22
- 2.1.4 内部有热能交换的空气间隙式膜蒸馏过程22-23
- 2.1.5 实验性能评价指标23-24
- 2.1.5.1 产水通量23-24
- 2.1.5.2 造水比24
- 2.1.5.3 截留率24
- 2.2 结果与讨论24-32
- 2.2.1 热料液进口温度T_1对产水通量、造水比和截留率的影响24-26
- 2.2.2 冷料液进口温度T_3对产水通量、造水比和截留率的影响26-28
- 2.2.3 进料液流量Q对产水通量、造水比和截留率的影响28-30
- 2.2.4 料液浓度对产水通量、造水比和截留率的影响30-32
- 2.3 小结32-33
- 第3章 串联膜蒸馏组件用于NaCl溶液的脱盐研究33-38
- 3.1 实验部分33-35
- 3.1.1 试验中所用试剂和仪器33
- 3.1.2 试验中所用膜丝规格33
- 3.1.3 空气间隙式膜蒸馏组件制备及参数33-34
- 3.1.4 实验装置与实验流程34-35
- 3.2 结果与讨论35-37
- 3.2.1 串联组件与单支组件产水通量的对比试验35-36
- 3.2.2 串联组件与单支组件造水比的对比试验36-37
- 3.3 小结37-38
- 第4章 空气间隙式膜蒸馏处理电镀RO浓水的研究38-46
- 4.1 实验部分38-40
- 4.1.1 RO浓水水质、材料和仪器38-39
- 4.1.2 膜蒸馏组件的的制备与参数39
- 4.1.3 实验装置与运行流程39-40
- 4.2 结果与讨论40-44
- 4.2.1 热料液进口温度T_1对产水通量,,造水比和产水指标的影响40-41
- 4.2.2 冷料液进口温度T_4对产水通量,造水比和产水指标的影响41-42
- 4.2.3 料液流量对产水通量和造水比的影响42-43
- 4.2.4 RO浓水浓缩倍数对产水通量,造水比和产水指标的影响43-44
- 4.3 小结44-46
- 第5章 空气间隙式膜蒸馏浓缩稀硫酸的研究46-54
- 5.1 实验部分46-49
- 5.1.1 试验中所用试剂、材料参数和仪器46-47
- 5.1.2 膜蒸馏组件的的制备与参数47
- 5.1.3 实验装置与实验流程47-49
- 5.1.3.1 深度浓缩试验流程48
- 5.1.3.2 稳定性试验流程48-49
- 5.2 结果与讨论49-52
- 5.2.1 深度浓缩试验49-51
- 5.2.2 稳定性实验51-52
- 5.3 小结52-54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54-56
- 6.1 结论54-55
- 6.2 展望55-56
- 参考文献56-61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61-62
- 致谢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立华;膜蒸馏技术进展[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2 吴庸烈;膜蒸馏技术及其应用进展[J];膜科学与技术;2003年04期
3 马润宇;膜蒸馏技术的回顾与展望[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吴国斌;戚俊清;吴山东;;膜蒸馏分离技术研究进展[J];化工装备技术;2006年01期
5 王许云;张林;陈欢林;;膜蒸馏技术最新研究现状及进展[J];化工进展;2007年02期
6 李贝贝;张元秀;王树立;;膜蒸馏和膜吸收技术现状及发展[J];化工科技;2007年05期
7 曾理;高从X&;;膜蒸馏在冶金工业中的应用前景[J];膜科学与技术;2008年06期
8 程鹏高;唐娜;王学魁;;减压膜蒸馏浓缩盐水溶液的研究现状[J];化工进展;2008年07期
9 环国兰;杜启云;王薇;;膜蒸馏技术研究现状[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10 崔洪江;孙培廷;田瑞;;太阳能膜蒸馏实验与数学建模[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晓龙;;膜蒸馏过程探讨[A];第四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10年
2 余献国;;膜蒸馏应用领域与材料及设备集成化研究[A];第四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10年
3 吴莉莉;李昕;赵之平;;超声波强化膜蒸馏研究进展[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上)[C];2009年
4 杨座国;刘典;;真空膜蒸馏过程的模拟研究[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吴庸烈;;膜蒸馏技术及其应用进展[A];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3年
6 纪仲光;王军;侯得印;尹子飞;;微波辅助真空膜蒸馏试验研究[A];第四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10年
7 韩怀远;高启君;吕晓龙;武春瑞;贾悦;王暄;陈华艳;;封闭式热泵循环的真空膜蒸馏过程研究[A];第四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10年
8 吕晓龙;武春瑞;高启君;陈华艳;贾悦;王暄;;膜蒸馏技术进展[A];第五届全国医药行业膜分离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潘林梅;郭立玮;;膜蒸馏技术在中药提取液浓缩工序中的应用问题探讨[A];第五届全国医药行业膜分离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吕晓龙;;膜蒸馏技术应用研究[A];第四届全国膜分离技术在冶金工业中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云山;膜蒸馏—结晶耦合从盐湖卤水制备KCl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2 田瑞;高通量空气隙膜蒸馏系统的机理及应用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8年
3 杜军;减压膜蒸馏及其分离含铬溶液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4 王宏涛;错流式减压膜蒸馏过程分析及组件放大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5 王丽;减压膜蒸馏节能过程应用基础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6 唐建军;减压膜蒸馏应用于稀土冶金资源综合回收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7
本文编号:2735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273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