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损伤理论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本构关系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528
【图文】:
UHPC 中孔洞现象及研究的意义之前研究学者已经注意到,材料的破坏来源于材料内部初始缺陷的生。例如 Tipper[1],Puttick[2]在延性金属材料中观察到孔洞的增长导Rhines[3]揭示了塑胶中孔洞的增长和 Puttick[2]在铜中观察到的现象之于观测手段的问题,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Slate[4]用显微镜对混凝土内并对其特性做了总结。现阶段技术水平的提升可以对材料内部缺陷察,借助于染色技术、图片处理技术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使得人们料内部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缺陷的发展情况。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以下简称 UHPC)是内部结构具有多尺度性,因此其组成成分之间必定存在缺陷。文献[5料 UHPC 的研究发现,在对比 28 天纯水泥静浆基体的孔结构时,发于等于 54%时,UHPC 的孔隙体积百分比是低于普通水泥静浆基体配合比下净浆基体 28 天龄期的电镜图片。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基于 Gurson 理论的 UHPC 损伤本类型按其特征尺度可分为微观、细观和宏观三种情空穴、点缺陷、位错等,需要采用微观点阵模型来或量子统计力学的方法预测微观损伤对宏观力学行损伤。细观损伤通常指空洞、微裂纹、夹杂等。这及它们对材料力学行为的影响是损伤力学的热门课题学是从材料的细观结构出发,对不同的细观损伤机的物理与力学过程的研究来了解材料的破坏,并通构得出材料的宏观性质。图 2.1 表明了细观损伤力学
图 3.1 FR1-5 小梁弯曲荷载-位移曲线 图 3.2 FR1-4 小梁弯曲荷载-位移曲线图 3.3 FR2-6 小梁弯曲荷载-位移曲线 图 3.4 FR2-3 小梁弯曲荷载-位移曲线:纵坐标为荷载,单位为 kN,横坐标为位移,单位为 mm对比 MR1 和 MR2 可知,增加粗纤维的长度和直径对初裂强度有所提高,但总看影响不大,但抗折强度提高明显,而且 MR2 配合比拥有较 MR1 更好的变形能如图 3.1,图 3.4),最大变形可达 16mm,而且开裂后刚度变化缓慢,荷载-位移曲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郭晓宇;亢景付;朱劲松;;超高性能混凝土单轴受压本构关系[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2期
2 徐海宾;邓宗才;;新型UHPC应力-应变关系研究[J];混凝土;2015年06期
3 陈宝春;季韬;黄卿维;吴怀中;丁庆军;詹颖雯;;超高性能混凝土研究综述[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03期
4 杜任远;黄卿维;陈宝春;;活性粉末混凝土桥梁应用与研究[J];世界桥梁;2013年01期
5 阎培渝;;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发展与现状[J];混凝土世界;2010年09期
6 夏嵩,王自强;含旋转椭球形夹杂复合材料的弹塑性本构关系[J];固体力学学报;2002年03期
7 李杰,张其云;混凝土随机损伤本构关系[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10期
8 胡海昌;关于拉格朗日乘子法及其它[J];力学学报;198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哲;钢—配筋UHPC组合桥面结构弯曲受拉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秦鑫;各种应力状态下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和破坏准则[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范宇;基于分形理论的混凝土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3 刘彬;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随机损伤本构关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4 马亚峰;活性粉末混凝土(RPC200)单轴受压本构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5 杨志慧;不同钢纤维掺量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抗拉力学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648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2764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