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透水混凝土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8 10:51
【摘要】:透水混凝土具有改善水资源、缓解城市内涝、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等优点。但是由于其抗压强度较低,导致应用不够广泛。因此,完善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性能和力学性能,推进透水混凝土的推广和应用,更好的建设“海绵城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对透水混凝土性能及其影响因素方面做了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机理研究,发现骨料级配、骨料浆膜厚度、水胶比和硅灰替代率四个因素都对透水混凝土的性能有很大影响。提出选用碎石、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原材料,硅灰、聚羧酸减水剂和增粘剂作为外加剂,二次投料法为制备工艺,标准箱养护等方式来制备透水混凝土的建议。(2)研究了浆膜厚度、骨料级配、水胶比和硅灰替代率对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抗压强度随着浆膜厚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浆膜厚度为1.0mm时达到最大值,随后下降;骨料堆积越密实,其抗压强度越大;抗压强度在水胶比为0.30时达到最大,然后随着水胶比的增大而强度降低;抗压强度在硅灰替代率为6%时达到最大值,随后降低。(3)研究了浆膜厚度、骨料级配、水胶比和硅灰替代率对透水混凝土孔隙率、透水系数的影响规律。孔隙率随着浆膜厚度的增加而不断减小;骨料堆积越密实,孔隙率越小;在最佳水胶比0.30时,孔隙率较小;孔隙率随着硅灰替代率的增大而减小。各因素对透水系数的影响规律与对孔隙率的影响规律基本一致。(4)分析试验数据,拟合孔隙率、透水系数、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得到试验目标之间的计算公式。孔隙率与透水系数成正比,内部孔隙率越大,形成连通孔隙越多,其透水性能越好。抗压强度与孔隙率成反比,孔隙率增加,内部骨料连接点面积减小,抗压强度降低。抗压强度与透水系数成反比,透水系数越大,其孔隙率越大,导致抗压强度越小。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也与制备过程中的配合比设计、制备工艺、养护方式等因素有关。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528
【图文】:

现象,透水混凝土,绪论,胶结料


城市内涝现象

透水混凝土,细集料,绪论,胶结料


第一章 绪论水泥作为胶结料以及拌合用水搅拌而成的混合料。其透水孔隙率一,抗压强度一般不超过 30MPa。(2)沥青透水混凝土:以普通碎石图 1.1 城市内涝现象

透水混凝土


透水混凝土的应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红;;透水混凝土系统应用探索[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王军;;彩色透水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05期

3 王鹏;陈坚钢;徐亦冬;;透水混凝土综合效益简析[J];山西建筑;2013年22期

4 何兆芳;张浩;王红;;新型透水混凝土研究与应用[J];住宅产业;2014年01期

5 许汉平;徐芬莲;;中建商砼成都公司成功实现露骨透水混凝土技术成果转化[J];商品混凝土;2014年02期

6 王琼夏;沈明兴;佘国华;;无砂大孔透水混凝土实验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年06期

7 张朝辉;杨江金;王沁芳;杨娟;;透水混凝土制备工艺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08年09期

8 刘翠萍;石云兴;屈铁军;付培江;戢文占;霍亮;;透水混凝土收缩的试验研究[J];混凝土;2009年01期

9 徐宝华;赵荣明;孙明杰;;透水混凝土在奥运羽毛球场馆室外铺装工程中的应用[J];混凝土;2009年01期

10 付立彬;付晓彦;付培江;刘明堂;;透水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周占秋;周阳;徐俊峰;;透水混凝土施工工艺[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7卷)[C];2007年

2 石云兴;宋中南;霍亮;戢文占;华成谋;史海龙;;透水混凝土试验研究及其在奥运工程中的应用[A];“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2008年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梁海区;李青川;黄崇奕;潘仁爱;唐明;;彩色透水混凝土在首届广西园博园工程中的应用[A];特种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新技术及工程应用[C];2012年

4 张燕刚;石云兴;屈铁军;李艳稳;刘伟;;火山渣透水混凝土与普通透水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探讨[A];2013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5 朱效荣;;高强度透水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A];2009'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六届全国商品混凝土技术与管理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6 _5朝

本文编号:27727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27727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4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