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Pd基纳米多孔复合催化材料及其醇类电催化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3 11:21
   直接醇类燃料电池(DAFC)作为一种新型电池设备,具有低温操作、能量转换效率高和低排放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多用途便携式移动设备和各种小型电子设备上。目前,Pt基催化剂是最常用的阳极催化剂,但高成本和较差的长期稳定性大大限制了该技术的广泛应用。因此制备非Pt基催化剂是当下燃料电池领域的研究热点。Pd作为与Pt化学性质最相近的元素,不仅储量较Pt更为丰富,并且催化剂抗毒性更强。因此Pd基催化剂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阳极催化剂。将过渡金属氧化物CuO、TiO_2、NiO与贵金属Pd进行复合,通过协同作用可以促进催化剂表面含氧基团的生成,从而降低中间产物氧化所需的电位,提高催化剂抗CO毒化等中间产物的能力。通过引入其他合金元素Ni、Sn,由于与Pd之间产生的电子效应,Pd的电子态可以被修饰,促进了低电位下含氧基团的吸附,进而可以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活性以及稳定性。将这些材料与贵金属Pd进行复合,有望得到性能较好的燃料电池催化剂。本文在HCl条件下进行化学脱合金得到了np-CuO/TiO_2/Pd-NiO复合催化剂,并采用SEM、XRD、XPS、TEM等检测手段对样品的微观形貌和成分进行了表征,通过CV、CA、EIS等电化学手段对样品在碱性条件下对甲醇和乙醇电催化性能进行了检测。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np-CuO/TiO_2/Pd-NiO多孔结构主要由CuO、Cu_2O、Pd、TiO_2、Ni和NiO相组成;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反应条件为0.75 M HCl、温度90°C、时间5 h情况下制备的np-CuO/TiO_2/Pd-NiO具有最佳的甲醇和乙醇电催化性能和长期稳定性,氧化电流密度分别达到了8.32 mA cm~(-2)和2.61 mA cm~(-2)。此外,在NaOH条件下进行化学脱合金得到了np-Pd-Sn和np-Pd_5/Sn_(10)-CuO复合催化剂,由于Sn和Pd之间的电子效应和双官能团作用,np-Pd_5-Sn_(10)的氧化电流密度达到8.70 mA cm~(-2)。当在np-Pd-Sn催化剂中引入了Cu元素后,由于CuO的进一步协同促进作用,电催化剂的长期稳定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3000 s的CA测试后,电流密度保持在0.63 mA cm~(-2)。
【学位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M911.4;TQ426
【部分图文】:

原理图,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原理图,化学反应方程式


图 1-1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s)原理图[3]Fig. 1-1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DMFCs.碱性和酸性环境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阴阳极的化学反应具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件:2CH3OH+16OH-+12e →2CO32-+12H2O 3O2+12e +6H2O→12OH-式:2CH3OH+3O2+4OH-=2CO32-+6H2O 件:2CH3OH+12e +2H2O→12H++2CO23O2+12e +12H+→6H2O 式:2CH3OH+3O2=4 H2O+2 CO2

燃料电池,应用领域


图 1-2 燃料电池应用领域Fig. 1-2 The applications of fuel cell.燃料电池技术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民用领域的应用并未达到商业化水平,成本和寿命等问题还一直限制着其发展。在未来的发展路线中,降低成本、延长寿命是发展的一个大方向,需要从燃料电池的材料、部件和系统三个方向改进创新。现今,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材料常用的 Pt 基催化剂成本高、抗毒性差,极大地制约着燃料电池的进一步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工作者将研究方向转向了非 Pt 基催化剂的研究。燃料电池的电解质膜部件的优劣严重影响着催化剂利用率的高低,进一步优化有利于提高燃料电池的性能,减小催化剂的用量,进而降低成本,延长使用寿命。经相关研究表明,在车用燃料电池领域,系统稳定性差会导致电池寿命衰减[9,10],为了缓解这一问题,需要采用额外的储能装置,例如二次电池、超级电容器等于燃料电池组成电-电混合动力系统,进而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扫描图像,石墨,扫描图像,碳纳米管


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载体有利于催化剂颗粒的分散、提高酸碱性环境中的稳定性、有利于贵金属的回收利用[30]。活性碳会吸引含氧基团,从而和催化剂产生配位作用,减少活性粒子在载体上的团聚与迁移,由此增加催化剂的分散度,此外,两者之间的配位作用会影响活性粒子,例如 Pt 的表面电子状态,进而减少活性成分的用量,达到降低催化剂成本、提高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根土,宋子玉,陈康宁;低氢超镍硫阴极的研究[J];化学世界;1988年10期

2 范怀瑞;黄剑锋;冯亮亮;;二硫化三镍膜材料的表面修饰及电催化性能的研究[J];陶瓷;2018年06期

3 赵晓娟;戴宗;邹小勇;;壳聚糖-铜复合物修饰电极对过氧化氢电催化性能的研究[J];分析测试学报;2011年04期

4 赵红晓;李静;徐慧芳;刘富生;;Pt-Fe_3O_4/C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对乙醇的电催化性能[J];电源技术;2015年06期

5 马建春;张军;牛晶晶;王晋枝;刘欢;邵佳慧;;纳米金/垂直阵列碳纳米管修饰铜电极的制备及其对曲酸的电催化性能研究[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6年11期

6 杜朝军,李金辉,郑盛会;电沉积钼合金及其电催化性能[J];电镀与涂饰;2004年04期

7 杜朝军,李金辉,郑盛会;电沉积钼合金及其析氢电催化性能研究[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4年05期

8 赵红晓;王豪杰;何宝明;姜子龙;刘奇;;Pt-NiO/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乙醇的电催化性能[J];贵金属;2013年03期

9 林文修,言枝;Mo-Ni合金电沉积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J];化学通报;1995年11期

10 李桂华;山广祺;曹丛;李婷;娄来常;曲德建;;火试金分金卷对甲醇的电催化性能[J];贵金属;2017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新军;宋洋;刘晓琳;詹天荣;侯万国;;基于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修饰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固定血红蛋白的直接电化学和电催化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集(第二分会)[C];2015年

2 张建民;石秋芝;;氢析出电催化剂及其电催化性能[A];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张雪泳;蒋新征;;钴钨合金电镀及其电催化性能的研究[A];2001年全国电子电镀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崔春华;俞书宏;;非水溶剂电化学构筑贵金属纳米颗粒管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5 王明涌;陈金华;刘博;樊桢;旷亚非;;铂和铂钌纳米颗粒在碳纳米管表面的自发沉积及其电催化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6 白正宇;胡传刚;徐鹏乐;杨林;;不同结构添加剂对钯纳米晶的形成及电催化性能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7 魏杰;许凯冬;王芳;杨玉光;张忠林;;杂多酸修饰多晶铂电极的电催化性能的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8 程方益;李淳;韩晓鹏;杜婧;陈军;;尖晶石型3d金属氧化物的可控制备与电催化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k纳米无机化学[C];2015年

9 何艳贞;张彬;韩喜江;徐平;;聚吡咯衍生掺杂碳材料的制备及电催化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L能源材料化学[C];2015年

10 袁定胜;陈俊智;刘应亮;;扫描电位沉积Bi-Pt合金及其电催化性能的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晓雨;模板法合成中空贵金属基纳米材料及电催化性能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

2 鲁海胜;Co和Fe基MOFs及其衍生物的制备与电催化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3 吴登峰;金属合金纳米催化剂的结构优化合成及电催化性能调控[D];北京化工大学;2018年

4 蔡钊;过渡金属基纳米结构的设计与电催化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年

5 韩会娟;MOFs衍生的钴/镍基一维纳米组装结构的可控合成及电催化性能[D];河南师范大学;2018年

6 赵杰;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陈赵扬;碳化钨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8 李美超;导电聚合物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6年

9 周敏;铋氧基化合物纳米阵列的合成及其光电催化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10 唐亚文;Pt系金属催化剂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孟影;Pd基纳米多孔复合催化材料及其醇类电催化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2 何国威;基体负载钴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电催化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3 付月;过渡金属/氧化物@碳材料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4 李瑞;Pt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催化性能研究[D];河南大学;2018年

5 邓佩琴;二维材料/镍基材料复合纳米结构的设计及其光/电催化性能研究[D];南昌大学;2018年

6 薛子亮;氮化钴多孔纳米线材料的制备及其光辅助电催化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7 张子韵;多酸基框架材料及其衍生物的制备与电催化性能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8 甄丛丽;MoS_(2x)Se_(2(1-x))和CoSe_2/MoSe_2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9 龚小曼;钴基氮掺杂介孔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年

10 程秀美;基于过渡金属氧化物复合氮化碳材料的构筑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252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28252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9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