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碳化锆陶瓷前驱体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7 08:12
   碳纤维增强ZrC-SiC复相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耐超高温、抗氧化、抗烧蚀、低密度和机械性能良好等优点,是应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耐热结构件的首选材料。通过陶瓷前驱体在多孔C/C复合材料中的浸渍和热解(Precursor Infiltration Pyrolysis,PIP)是制备此类高性能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有效途径。因此,合成适用于PIP工艺的陶瓷前驱体,是成功制备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关键。本文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耐热结构件的迫切需求,以四氯化锆、乙酰丙酮和1.4-丁二醇为主要原料,制备了适用于PIP工艺的ZrC陶瓷有机前驱体(Precursor of Zirconium Carbide,PZC),并对该前驱体的合成工艺及热解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利用PIP法将合成的PZC与聚碳硅烷(Polycarbosilane,PCS)混合(质量比为1:1)溶液浸渍热解,制备了致密化的C/C-ZrC-SiC复合材料,分析表征了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微观形貌。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利用有机合成法,通过ZrC14的醇化,与烯醇式乙酰丙酮的螯合,以及和1.4-丁二醇的醇交换反应后,合成了线性高分子聚合物ZrC陶瓷有机前驱体。该前驱体不含氯,化学稳定性好,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高(400g/100g甲苯),可与PCS的甲苯溶液任意比例互溶。通过对PZC二甲苯溶液(50 wt%)的流变性能测试,得知其在40-800C较宽的温度区间内具有非常低的粘度值(5cP),该特性有利于降低浸渍阻力,提高浸渍效率。(2)对PZC合成过程中的阶段产物进行了分析表征,通过对添加杂质元素的追踪,研究了杂质元素在工艺流程中的迁移与截留。结果表明,ZrC14的醇化反应可以去除大部分原料中常含有的金属杂质氯化物,如CaC12、MgC12.AIC13等;但FeC13会和ZrC14 一起经醇化反应进入下一步工艺单元,因此,需严格控制原料中Fe的含量。另外,通过聚合物相对分子量变化规律分析得知,反应过程中聚合物的相对分子量呈S形增长,反应前期为典型的逐步聚合反应,而反应后期受活性基团有效碰撞率低的影响,聚合物相对分子量的增加变缓。(3)对PZC的热解过程和陶瓷化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ZC经1500 ℃(Ar气氛)热处理,先后发生了有机结构裂解重排,热解碳和二氧化锆的形成与结晶,二氧化锆的碳热还原等反应阶段,生成纳米尺寸的立方相ZrC陶瓷,陶瓷产率34%。同时,由于PZC的桥联结构,热解产物的纳米低熔点效应与低表面自由能特点,以及化学平衡转移的共同影响,致使PZC热解过程中,在远低于热力学温度的条件下完成碳热还原反应。(4)对PZC和PCS的混合前驱体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两种前驱体在混合后并未发生明显的交联反应。同时测定了其二甲苯溶液(50wt%)的粘温曲线,发现溶液在40-80~具有较低的粘度值,在此温度区间进行浸渍操作,以保证较高的浸渍效率。通过对混合前驱体的热解过程研究得知,两者在热解过程中产生了协同作用,该作用可抑制热解自由碳的生成和SiO的挥发,使混合前驱体的陶瓷产率有所增加。(5)利用 PIP 工艺,结合化学气相渗透(Chemical Vapor Infiltration,CVI)工艺对编织体进行预处理,以混合前驱体溶液为浸渍液,经12次浸渍裂解循环制备了密度为2.254 g/cm3的致密化C/C-ZrC-SiC复合材料。通过对复合材料的结构与微观形貌分析得知,增韧碳纤维的周围均匀包裹着一层沉积碳,沉积碳及其周边连续致密的ZrC、SiC陶瓷共同构成了复合材料的基体;在基体中,Zr、Si元素均匀分布,同时,纳米尺寸的ZrC颗粒均匀的分散在连续的SiC相中。
【学位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Q174.1
【部分图文】:

示意图,过滤装置,氧基,示意图


2.3?ZrC陶瓷前驱体的合成??由于原料ZrCU对空气敏感,因此反应体系需在N2气氛下进行,四乙氧基锆??的合成和过滤装置如图2.1所示。将ZrCU与乙醇置于烧瓶中,在不断搅拌下,??通入NH3,待体系pH值呈中性时,反应结束。然后过滤,去除反应生成的沉淀??物,留取清液即Zr?(OC2H5)?4溶液。??:a.合成装置示意图?b.过滤装置示意图??ZrCl4?+?C2H5OH?+?溶剂?Zr(OC2H5)4?溶液??图2.1四乙氧基锆的合成与过滤装置示意图??Figure?2.1?Schematic?diagram?of?synthesis?for?Zr?(OC2H5)?4??将过滤完成的清液加入烧瓶中,加热状态下不断搅拌,加入乙酰丙酮,待体??20??

凝胶色谱,仪器,聚合反应装置,德国公司


?系中的乙醇基本完全脱除后,即为完成反应,然后继续加入1.4-丁二醇,反应一??定时间,得到ZiL沾汕扒?迦芤骸M殉?芗梁蟮玫胶熳厣?扒?宸勰?ǎ校冢茫?#崳?聚合反应装置如图2.2所示。??曹??图2.2?PZC的合成装置示意图??Figure?2.2?Schematic?diagram?of?synthesis?for?PZC??2.4分析与表征??2.4.1分析表征仪器??实验中所用到的分析表征仪器如表2.3所示。??表2.3分析仪器??Table?2.3?Analytical?instruments???仪器名称??生产厂家???凝胶色谱仪?Waters?Breeze?TM2?HPLC?美国沃特世公司??流变仪?Physica?MCR?300?安东帕德国公司??波长色散型X焚光光谱仪?Axios-?

谱图,氧基,谱图,波数


?将反应得到浆料进行固液分离后,留取清液,即为四乙氧基锆的甲苯溶液,??将溶剂脱除后得到白色的粉末状固体,如图3.1所示。??-\2?3?4?5??图3.1四乙氧基锆粉末的宏观形貌??Figure?3.1?Macrograph?of?zirconium?ethoxide?powders??对固体进行FT-IR表征分析如图3.2所示。各吸收峰的归属如表3.1所示。??,〇〇pT一|1\1??\?f?Ml??\5:?HI?lu???,?I?,?I?,?I?L??4000?3000?2000?1000??W?a?venumbers/cm?1??图3.2四乙氧基锆的FT-IR谱图??Figure?3.2?FT-IR?spectrum?of?zirconium?ethoxide??分析红外图谱可知,在波数3000-3200?cnr1之间有不饱和C-H的伸缩振动吸??收峰,波数1600?cnr1对应C=C振动吸收峰,在波数740?cm-1和702?cm-1处有双??峰,对应单取代芳环的C-H振动峰,此三处对应的物质为甲苯,应是四乙氧基锆??所吸附的甲苯溶剂所致。波数2969?cnr1和2862?cnr1处的吸收峰对应CH3的振动??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丹;邱文丰;蔡涛;孙娅楠;赵彤;;碳化锆液相陶瓷前驱体的制备及陶瓷化[J];宇航材料工艺;2014年01期

2 陈明伟;戈敏;张伟刚;;有机前驱体法BN纤维的制备和表征[J];无机材料学报;2012年11期

3 陈文怡;丁治珣;;聚碳硅烷的热裂解动力学行为研究[J];硅酸盐学报;2012年09期

4 严春雷;刘荣军;曹英斌;张长瑞;张德坷;;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研究进展[J];宇航材料工艺;2012年04期

5 郑欣;白润;王东辉;蔡晓梅;王峰;夏明星;喻吉良;;航天航空用难熔金属材料的研究进展[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年10期

6 武海棠;魏玺;于守泉;张伟刚;;整体抗氧化C/C-ZrC-SiC复合材料的超高温烧蚀性能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2011年08期

7 李然;詹俊英;周聪;余兆菊;丁马太;夏海平;;低氧含量液态超支化聚碳硅烷的合成与陶瓷化研究[J];功能材料;2010年12期

8 陈志彦;王军;李效东;李文芳;;连续含铁碳化硅纤维及其结构吸波材料的研制[J];复合材料学报;2007年05期

9 李专;肖鹏;熊翔;;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07年01期

10 贺武生;超燃冲压发动机研究综述[J];火箭推进;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田跃龙;新型聚金属碳硅烷的合成反应与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17年

2 刘长青;有机含锆陶瓷前驱体的合成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6年

3 曹峰;耐超高温碳化硅纤维新型先驱体研究及纤维制备[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严春雷;Cf/ZrC-SiC复合材料PIP制备工艺及其性能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2 牛加新;Si-C-M(Nb,Mo,Re)陶瓷先驱体的合成与陶瓷纤维制备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582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28582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b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