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聚合物透水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1 01:13
为了解决城市地下水资源匮乏、内涝等问题,国家提出建设“海绵城市”的重大举措。透水混凝土是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物质基础,对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强度难以协调这一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早强、高强等特点的矿渣聚合物代替水泥制备高性能透水混凝土的技术思路。采用正交试验分析了骨胶比、液胶比、成型压力三个制备参数对透水混凝土强度、透水系数影响的显著性水平;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骨胶比、骨料粒径、养护方式及养护龄期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以抗冻性能评价了透水混凝土的耐久性能。研究所得主要成果如下:(1)液胶比、骨胶比、成型压力对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和透水系数具有重要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骨胶比是影响透水混凝土性能的最显著因素,其次为液胶比、成型压力。骨胶比在4:17:1范围内,随骨胶比增大,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率、透水系数增大,抗压强度减小;液胶比在0.350.50时,随液胶比增大,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率、透水系数减小,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成型压力在1.003.00 MPa时,随成型压力增大,透水混凝土的孔隙...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城市内涝
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不透水路面将雨水与地下土壤阻断,雨水只市地下排水系统排入江河湖泊等地表水中去,然而雨水在进入地下排水系统前较长距离的地表径流流入地下排水系统[1],该过程使雨水长时间停留在路面上排出,最终导致城市内涝。同时,该过程使最初相对清洁的雨水溶入大量城市物,并通过城市排水系统进入周围地表自然水体,加重了自然水体的污染程度图 1.1 城市内涝
而这种不透水路面又使雨水无法渗入地下,造成地下水资源得不到雨补充,最终导致地面沉降问题,如图 1.3 所示。由此可知,这些不透水的路面带来交通方便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因此,目前迫切需要材料来代替传统路面。透水混凝土是一种具有连续孔隙结构的生态混凝土[4],它同时具有一定的强度。与不透水混凝土路面相比,透水混凝土路面有以下几个主要有点[5]:(1)透水路面对城市防涝具有积极作用暴雨来临时,当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超过城市排水系统单位时间内的排水量时始在城市街道等路面蓄积,导致内涝,当然这与我国城市排水系统发展滞后有,但大量的不透水路面是导致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因素。而透水性路面由于自身的渗水能力,可以使雨水立刻渗入地下,极大地增加了单位时间内城市对雨水能有效地缓解城市排水系统的排水压力,这对于城市防洪无疑也是有利的。因路面对城市防涝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增稠材料对C20卵石型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 徐芬莲,赵晚群,卢佳林,甘戈金. 材料导报. 2013(S2)
[2]含碱活性碳酸盐骨料地质聚合物砂浆的变形行为[J]. 郑彦增,卢都友,刘永道,许仲梓. 硅酸盐学报. 2012(07)
[3]透水混凝土生态环境效益分析[J]. 赵红军.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11)
[4]成型方式和砂率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 吴冬,刘霞,吴小强,赵西宽. 混凝土. 2009(05)
[5]奥运公园露骨料透水路面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 石云兴,霍亮,戢文占,傅国艳,华成谋,史海龙. 混凝土. 2008(07)
[6]NaOH碱激发矿渣地质聚合物的研究[J]. 王峰,张耀君,宋强,徐德龙. 非金属矿. 2008(03)
[7]影响透水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探讨[J]. 张巨松,张添华,宋东升,冉宗良,王文军,郑万荣,金建伟,白洪斌.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5)
[8]透水性铺装对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的分析[J]. 张洪清,宋志斌,杨庆,韩艳芳.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05(S1)
[9]若干因素对多孔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 蒋正武,孙振平,王培铭. 建筑材料学报. 2005(05)
[10]土壤聚合物和水泥砂浆的碱-硅反应[J]. 李克亮,黄国泓,徐辉,王冬,张奎.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05(05)
硕士论文
[1]骨料对透水混凝土强度和透水性影响试验研究[D]. 杨婷惠.西南科技大学 2016
[2]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其性能研究[D]. 甘冰清.安徽理工大学 2015
[3]废弃物基地质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黄凤会.济南大学 2014
[4]高性能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其生命周期环境评价体系研究[D]. 张贤超.中南大学 2012
[5]无机矿物聚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水化产物的研究[D]. 丁兆洋.沈阳建筑大学 2011
[6]地质聚合物的制备及机理研究[D]. 李海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
[7]新型地聚合物基建筑材料的研究[D]. 吴静.武汉理工大学 2007
[8]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D]. 曾伟.重庆大学 2007
[9]碱激发胶凝材料的性能研究[D]. 王聪.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
[10]多孔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设计及性能研究[D]. 陶卓辉.东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12407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城市内涝
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不透水路面将雨水与地下土壤阻断,雨水只市地下排水系统排入江河湖泊等地表水中去,然而雨水在进入地下排水系统前较长距离的地表径流流入地下排水系统[1],该过程使雨水长时间停留在路面上排出,最终导致城市内涝。同时,该过程使最初相对清洁的雨水溶入大量城市物,并通过城市排水系统进入周围地表自然水体,加重了自然水体的污染程度图 1.1 城市内涝
而这种不透水路面又使雨水无法渗入地下,造成地下水资源得不到雨补充,最终导致地面沉降问题,如图 1.3 所示。由此可知,这些不透水的路面带来交通方便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因此,目前迫切需要材料来代替传统路面。透水混凝土是一种具有连续孔隙结构的生态混凝土[4],它同时具有一定的强度。与不透水混凝土路面相比,透水混凝土路面有以下几个主要有点[5]:(1)透水路面对城市防涝具有积极作用暴雨来临时,当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超过城市排水系统单位时间内的排水量时始在城市街道等路面蓄积,导致内涝,当然这与我国城市排水系统发展滞后有,但大量的不透水路面是导致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因素。而透水性路面由于自身的渗水能力,可以使雨水立刻渗入地下,极大地增加了单位时间内城市对雨水能有效地缓解城市排水系统的排水压力,这对于城市防洪无疑也是有利的。因路面对城市防涝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增稠材料对C20卵石型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 徐芬莲,赵晚群,卢佳林,甘戈金. 材料导报. 2013(S2)
[2]含碱活性碳酸盐骨料地质聚合物砂浆的变形行为[J]. 郑彦增,卢都友,刘永道,许仲梓. 硅酸盐学报. 2012(07)
[3]透水混凝土生态环境效益分析[J]. 赵红军.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11)
[4]成型方式和砂率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 吴冬,刘霞,吴小强,赵西宽. 混凝土. 2009(05)
[5]奥运公园露骨料透水路面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 石云兴,霍亮,戢文占,傅国艳,华成谋,史海龙. 混凝土. 2008(07)
[6]NaOH碱激发矿渣地质聚合物的研究[J]. 王峰,张耀君,宋强,徐德龙. 非金属矿. 2008(03)
[7]影响透水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探讨[J]. 张巨松,张添华,宋东升,冉宗良,王文军,郑万荣,金建伟,白洪斌.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5)
[8]透水性铺装对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的分析[J]. 张洪清,宋志斌,杨庆,韩艳芳.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05(S1)
[9]若干因素对多孔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 蒋正武,孙振平,王培铭. 建筑材料学报. 2005(05)
[10]土壤聚合物和水泥砂浆的碱-硅反应[J]. 李克亮,黄国泓,徐辉,王冬,张奎.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05(05)
硕士论文
[1]骨料对透水混凝土强度和透水性影响试验研究[D]. 杨婷惠.西南科技大学 2016
[2]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其性能研究[D]. 甘冰清.安徽理工大学 2015
[3]废弃物基地质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黄凤会.济南大学 2014
[4]高性能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其生命周期环境评价体系研究[D]. 张贤超.中南大学 2012
[5]无机矿物聚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水化产物的研究[D]. 丁兆洋.沈阳建筑大学 2011
[6]地质聚合物的制备及机理研究[D]. 李海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
[7]新型地聚合物基建筑材料的研究[D]. 吴静.武汉理工大学 2007
[8]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D]. 曾伟.重庆大学 2007
[9]碱激发胶凝材料的性能研究[D]. 王聪.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
[10]多孔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设计及性能研究[D]. 陶卓辉.东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124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3112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