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金属盐催化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3 03:19
聚羧酸减水剂(PCA)拥有可灵活设计的分子结构、低掺量、高减水率、绿色环保等众多优点,已成为当今最为重要的混凝土外加剂。在PCA改性合成的引发体系研究中,过氧化氢(H2O2)-亚硫酸氢钠(NaHSO3)体系具有成本优势,但存在导致单体转化率低的不足。过渡金属离子具有特殊的电子层结构,将其引入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有望对单体间的聚合过程产生影响,从而改善PCA的结构、提高性能。鉴于此,本文拟在H2O2-NaHSO3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中,分别引入CoSO4、NiSO4、ZnSO4等过渡金属盐,进行PCA的合成研究,并探究过渡金属离子的作用机理。选取的共聚小单体为丙烯酸(AA)、大单体为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TPEG,2400分子量),采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的方法,分别以H2O2-NaHSO3(基础体系)、H2O
【文章来源】: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混凝土减水剂的分类和主要品种Fig.1-1Classificationandmainvarietiesofconcretewaterreducer
图 1-1 混凝土减水剂的分类和主要品种Fig. 1-1 Classification and main varieties of concrete water reducer三代混凝土减水剂的代表品种的结构式见图 1-2,三代混凝土减水剂主要的性对比见表 1-1[20,21]。a.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 b.萘系减水剂
图 1-3 PCA的空间位阻效应示意图Fig. 1-3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steric hindrance effect of PCA作用中加入少量 PCA 即能使胶材体系的状态发生变化。一方,并对水泥微粒进行润湿;另一方面,自由水可能会与(-COOH)、羟基(-OH)、醚键(C-O-C),乃至磺)等亲水官能团构成氢键,产生溶剂化水膜,强化的亲润湿作用,从而使其得到较好的和易性[30,31]。珠”与浮托作用上,PCA 可以减弱不同相界面之间的相互牵引力,提升珠”与浮托作用[32]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新拌混凝土的凝土在搅拌、泵送过程中所产生的粗骨料下降、水分上利现象。水剂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聚羧酸减水剂聚醚大单体的应用研究进展[J]. 刘冠杰,王自为,任建国,裴继凯. 日用化学品科学. 2018(10)
[2]聚羧酸减水剂低温聚合研究进展[J]. 李晓宁,郝利国,陈家继,曹虎. 中国建材科技. 2018(05)
[3]超长侧链星形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及应用[J]. 裴继凯,郭国龙,王自为,任建国,刘滇生. 现代化工. 2018(10)
[4]混凝土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发展现状[J]. 靳华蕾,宫艳超,蒋磊,成莞莞. 天津化工. 2018(04)
[5]聚羧酸减水剂与糖蜜复配效应研究[J]. 何燕,彭磊,水亮亮.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18(03)
[6]低成本高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邓磊,蒋泽炼,沈建荣,陈孟东,谢大银. 中国建材科技. 2017(04)
[7]不同类型聚羧酸减水剂在高强混凝土中的应用[J]. 蒋卓君,方云辉,陈小路,尤仁良,孟祥杰. 新型建筑材料. 2017(07)
[8]己内酯改性聚醚合成聚羧酸及其性能研究[J]. 黄振,丁娅,杨勇,张志勇,冉千平. 广州化工. 2017(07)
[9]聚羧酸类减水剂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J]. 严捍东,钟国才.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10]混凝土高效减水剂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J]. 钟春燕. 广东化工. 2015(14)
博士论文
[1]聚羧酸减水剂对水泥水化的影响及相关机理研究[D]. 刘明.武汉理工大学 2015
[2]新型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 李崇智.清华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116509
【文章来源】: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混凝土减水剂的分类和主要品种Fig.1-1Classificationandmainvarietiesofconcretewaterreducer
图 1-1 混凝土减水剂的分类和主要品种Fig. 1-1 Classification and main varieties of concrete water reducer三代混凝土减水剂的代表品种的结构式见图 1-2,三代混凝土减水剂主要的性对比见表 1-1[20,21]。a.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 b.萘系减水剂
图 1-3 PCA的空间位阻效应示意图Fig. 1-3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steric hindrance effect of PCA作用中加入少量 PCA 即能使胶材体系的状态发生变化。一方,并对水泥微粒进行润湿;另一方面,自由水可能会与(-COOH)、羟基(-OH)、醚键(C-O-C),乃至磺)等亲水官能团构成氢键,产生溶剂化水膜,强化的亲润湿作用,从而使其得到较好的和易性[30,31]。珠”与浮托作用上,PCA 可以减弱不同相界面之间的相互牵引力,提升珠”与浮托作用[32]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新拌混凝土的凝土在搅拌、泵送过程中所产生的粗骨料下降、水分上利现象。水剂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聚羧酸减水剂聚醚大单体的应用研究进展[J]. 刘冠杰,王自为,任建国,裴继凯. 日用化学品科学. 2018(10)
[2]聚羧酸减水剂低温聚合研究进展[J]. 李晓宁,郝利国,陈家继,曹虎. 中国建材科技. 2018(05)
[3]超长侧链星形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及应用[J]. 裴继凯,郭国龙,王自为,任建国,刘滇生. 现代化工. 2018(10)
[4]混凝土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发展现状[J]. 靳华蕾,宫艳超,蒋磊,成莞莞. 天津化工. 2018(04)
[5]聚羧酸减水剂与糖蜜复配效应研究[J]. 何燕,彭磊,水亮亮.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18(03)
[6]低成本高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邓磊,蒋泽炼,沈建荣,陈孟东,谢大银. 中国建材科技. 2017(04)
[7]不同类型聚羧酸减水剂在高强混凝土中的应用[J]. 蒋卓君,方云辉,陈小路,尤仁良,孟祥杰. 新型建筑材料. 2017(07)
[8]己内酯改性聚醚合成聚羧酸及其性能研究[J]. 黄振,丁娅,杨勇,张志勇,冉千平. 广州化工. 2017(07)
[9]聚羧酸类减水剂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J]. 严捍东,钟国才.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10]混凝土高效减水剂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J]. 钟春燕. 广东化工. 2015(14)
博士论文
[1]聚羧酸减水剂对水泥水化的影响及相关机理研究[D]. 刘明.武汉理工大学 2015
[2]新型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 李崇智.清华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1165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3116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