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氧化石墨烯的有机修饰及其与MOF复合材料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7 19:33
石墨烯为单原子层厚二维材料,其电子、光学、热学和力学性能优异且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因而在电化学、催化、透明导电薄膜、超级电容器、场效应晶体管、金属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氢气存储介质、生物传感器、复合材料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基于石墨烯优异的导电性能,我们首先制备了一种高电导率的石墨烯材料,并做如下两项工作:将石墨烯进行边缘共价有机修饰,修饰后的石墨烯材料可作为制造传感器的基础材料;将石墨烯材料与金属有机骨架(MOF)复合,并将其用于催化还原CO2。在石墨烯的多种制备方法中,我们选用氧化-还原法制备,该法即可以保留石墨烯上的某些官能团又可以获得较高的电导率。我们采用改进Hummers法,不引入硝酸钠,以高锰酸钾与石墨粉质量比9:1为原料,浓硫酸为溶剂更安全高效地制备氧化石墨烯(GO),避免高温氧化时大量破坏石墨的面内共轭结构。采用氢碘酸法、氢碘酸乙醇法、氢碘酸乙酸法三种途径来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rGO),比较发现氢碘酸乙酸还原法是温和高效的还原策略,即在一定量醋酸及55%的氢碘酸的混合液中,氧化石墨烯粉末在40℃下还原1 d,其电导率达14600 S/m,高于其它两种还原体系。通过改进...
【文章来源】: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3?MOF结构可能的催化位点??Figure?1.3?Possible?catalytic?sites?of?MOF?structure??1.2.2基于金属簇催化还原C02??
1绪论????125具有良好光电性质,可以作为一个优秀的光催化剂。??^p*q^??图1.4?MIL-125结构图??Figure?1.4?structure?of?MIL-125??Fu等人进一步研究了?MIL-125在光催化还原C02上的应用[5〇]。在乙腈中,以三??乙醇胺为牺牲剂,在可见光照射下进行,将C02的光催化还原成HCOO-,10小时产生??了?8.4叫〇1?HC00-。同时,Fu等人又提出了催化过程的机理,MIL-125在可见灯照射??下产生光生电子和空穴,三乙醇胺将电子转移到MIL-125的空穴上,发生氧化反应;同??时,MIL-125将电子转移给C02,将C02还原成HCOO-。此项研宄为MOF光催化还原??C02开辟了新的道路。??锆和钛属于同一亚群,它们的阳离子形式具有相同的d。构象。Zr-O簇中的Zr离??子可以从Zr4+转变到Zr3+,因此,Zi?基MOFs也是一个理想的多孔光催化剂。??李朝晖课题组,合成了?M0F[Zr604(0H)4(02C-C6H4-C02)6],名为?UiO-66(Zr)是由次级??单元结构Zr604(0H)4和苯甲酸配位连接[51]。UiO-66(Zr)与MIL-125(Ti)具有相似的拓扑??结构,且Zr^/Zr3—在UiO-66(Zr)中的氧化还原电位比Ti4+/Ti3+在MIL-125(Ti)中的氧化还??原电位更低,有更强的还原能力。通过取代反应,将UiO-66(Zr)与2-氨基对苯二甲酸混??合,可以得到NH2-UiO-66(Zr)。通过氮气吸附表征,得到NH2-UiO-66(Zr)的BET和??Langmuir的比表面积分别为778和1027?
1绪论????LA??'??.TEOA夕*?!Vhc〇〇.?j??图1.5?MIL-101光催化机理??Figure?1.5?photocatalytic?mechanism?of?MIL-101??1.2.3基于配体光催化还原C02??除了无机金属团簇外,功能化的有机配体对提高MOF材料的光催化活性也有着重??要作用,如氨基修饰的、光敏化的以及富含电子的共轭结构的有机配体。功能化的有机??配体具有较宽的光吸收范围、较高的电子密度以及与C02强的相互作用,可以作为??MOF催化剂的侨联剂。此外,在合成的MOFs中,将有机配体体功能化是构筑新型??MOF材料的一种有效策略。??2013年,李朝晖课题组发现纯UiO-66(Zr)在光催化还原反应中并没有表现出活性,??可能是因为Zr-0簇的氧化还原电位较高,使得光生电子转移效率低下,不能进行有效??的光催化还原[51]。因此,通过后合成交换法提高UIO-66(Zr)的活性,使用2-氨基对苯二??甲酸将UiO-66(Zr)氨基化得到NH2-UiO-66(Zr)。与2-氨基对苯二甲酸相比,氨基化的??NH2-UiO-66(Zr)在450nm处的吸收向紫外区收缩,这是因为配体和Zr-0簇之间的相互??作用。他们发现氨基化的Zr-MOFs不仅增强了?C02的吸附能力,还增加了光催化活性。??在光催化还原C02实验中,NH2-UiO-66(Zr)催化产生了?13.2?pmol的甲酸根离子,略高??于NH2-MIL-125(Ti)(8.14叫〇1)。如图1.6所示,NH2-UiO-66(Zr)溶液在光照条件下,氨??基化的配体上产生光生电子,电子转移到金属Zr上,发生Z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选择性还原氧化石墨烯(英文)[J]. 徐超,员汝胜,汪信. 新型炭材料. 2014(01)
[2]氧化石墨烯还原方法研究进展[J]. 寇宗魁,何大平,木士春. 炭素技术. 2013(05)
[3]氧化石墨烯/PMMA和表面官能化的石墨烯/PMMA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的研究[J]. 戴静,郎美东. 化学学报. 2012(11)
[4]超声辅助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J]. 邹正光,俞惠江,龙飞,范艳煌. 无机化学学报. 2011(09)
本文编号:3124062
【文章来源】: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3?MOF结构可能的催化位点??Figure?1.3?Possible?catalytic?sites?of?MOF?structure??1.2.2基于金属簇催化还原C02??
1绪论????125具有良好光电性质,可以作为一个优秀的光催化剂。??^p*q^??图1.4?MIL-125结构图??Figure?1.4?structure?of?MIL-125??Fu等人进一步研究了?MIL-125在光催化还原C02上的应用[5〇]。在乙腈中,以三??乙醇胺为牺牲剂,在可见光照射下进行,将C02的光催化还原成HCOO-,10小时产生??了?8.4叫〇1?HC00-。同时,Fu等人又提出了催化过程的机理,MIL-125在可见灯照射??下产生光生电子和空穴,三乙醇胺将电子转移到MIL-125的空穴上,发生氧化反应;同??时,MIL-125将电子转移给C02,将C02还原成HCOO-。此项研宄为MOF光催化还原??C02开辟了新的道路。??锆和钛属于同一亚群,它们的阳离子形式具有相同的d。构象。Zr-O簇中的Zr离??子可以从Zr4+转变到Zr3+,因此,Zi?基MOFs也是一个理想的多孔光催化剂。??李朝晖课题组,合成了?M0F[Zr604(0H)4(02C-C6H4-C02)6],名为?UiO-66(Zr)是由次级??单元结构Zr604(0H)4和苯甲酸配位连接[51]。UiO-66(Zr)与MIL-125(Ti)具有相似的拓扑??结构,且Zr^/Zr3—在UiO-66(Zr)中的氧化还原电位比Ti4+/Ti3+在MIL-125(Ti)中的氧化还??原电位更低,有更强的还原能力。通过取代反应,将UiO-66(Zr)与2-氨基对苯二甲酸混??合,可以得到NH2-UiO-66(Zr)。通过氮气吸附表征,得到NH2-UiO-66(Zr)的BET和??Langmuir的比表面积分别为778和1027?
1绪论????LA??'??.TEOA夕*?!Vhc〇〇.?j??图1.5?MIL-101光催化机理??Figure?1.5?photocatalytic?mechanism?of?MIL-101??1.2.3基于配体光催化还原C02??除了无机金属团簇外,功能化的有机配体对提高MOF材料的光催化活性也有着重??要作用,如氨基修饰的、光敏化的以及富含电子的共轭结构的有机配体。功能化的有机??配体具有较宽的光吸收范围、较高的电子密度以及与C02强的相互作用,可以作为??MOF催化剂的侨联剂。此外,在合成的MOFs中,将有机配体体功能化是构筑新型??MOF材料的一种有效策略。??2013年,李朝晖课题组发现纯UiO-66(Zr)在光催化还原反应中并没有表现出活性,??可能是因为Zr-0簇的氧化还原电位较高,使得光生电子转移效率低下,不能进行有效??的光催化还原[51]。因此,通过后合成交换法提高UIO-66(Zr)的活性,使用2-氨基对苯二??甲酸将UiO-66(Zr)氨基化得到NH2-UiO-66(Zr)。与2-氨基对苯二甲酸相比,氨基化的??NH2-UiO-66(Zr)在450nm处的吸收向紫外区收缩,这是因为配体和Zr-0簇之间的相互??作用。他们发现氨基化的Zr-MOFs不仅增强了?C02的吸附能力,还增加了光催化活性。??在光催化还原C02实验中,NH2-UiO-66(Zr)催化产生了?13.2?pmol的甲酸根离子,略高??于NH2-MIL-125(Ti)(8.14叫〇1)。如图1.6所示,NH2-UiO-66(Zr)溶液在光照条件下,氨??基化的配体上产生光生电子,电子转移到金属Zr上,发生Z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选择性还原氧化石墨烯(英文)[J]. 徐超,员汝胜,汪信. 新型炭材料. 2014(01)
[2]氧化石墨烯还原方法研究进展[J]. 寇宗魁,何大平,木士春. 炭素技术. 2013(05)
[3]氧化石墨烯/PMMA和表面官能化的石墨烯/PMMA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的研究[J]. 戴静,郎美东. 化学学报. 2012(11)
[4]超声辅助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J]. 邹正光,俞惠江,龙飞,范艳煌. 无机化学学报. 2011(09)
本文编号:31240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3124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