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基于LTCC应用的钒酸盐微波介质陶瓷的结构调控与性能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6 21:23
  随着低温共烧陶瓷(LTCC)技术的快速发展,更多的注意力转向寻找具有低烧结温度、优异的微波介电性能和与Ag有良好的化学兼容性的微波介质陶瓷。虽然部分钒酸盐陶瓷据报道具备相对低的烧结温度和低介电损耗,但目前具有优异的综合微波介电性能的可商业化的陶瓷材料较少。因此,在本论文中,我们尝试改变一些已知的V基陶瓷的成分以获得更好的综合微波介电性能。具体的方法包括形成固溶体,第二相复合,非化学计量比。借助XRD、FE-SEM、EDS、远红外反射光谱(IR)、拉曼光谱、以及矢量网络分析仪等分析仪器,本文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首先,通过引入比Ba2+离子半径小的Sr2+进行A位取代探究其对Ba3V2O8的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设计组成为:Ba3-xSrx(VO42(0≤x≤3)。XRD和Raman分析表明,在0≤x≤3范围内,该体系均为单一六方相的固溶体。随着Sr2+含量(x)增加... 

【文章来源】:三峡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LTCC应用的钒酸盐微波介质陶瓷的结构调控与性能优化研究


电磁波谱及其应用Fig1.1Electromagneticspectrumanditsapplication

示意图,极化机制,示意图,介电常数


图 1.2 四种典型极化机制示意图。Fig. 1.2 Variations of dielectricerties with electromagnetic wave frequency 1.3 电介质的介电常数(ε')以及损耗(ε')'随电磁波频率(ω)的变化Fig. 1.3 Variations of dielectricerties with electromagnetic wave frequency

示意图,介电常数,极化机制,极化率


机制[16-18]。这些极化机制对微观极化率的贡献,在宏观尺度上此它衡量材料本身极化能力的一种物理参数。在外加电场的作微观极化率作出的贡献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位移极化和松弛极图 1.2 四种典型极化机制示意图。Fig. 1.2 Variations of dielectricerties with electromagnetic wave frequency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微波介质陶瓷制备技术研究进展[J]. 程鹏,郑勇,董作为,吕学鹏,陈继欣.  材料导报. 2014(01)
[2]低温共烧陶瓷(LTCC)材料的应用及研究现状[J]. 崔学民,周济,沈建红,缪春林.  材料导报. 2005(04)
[3]微波介质陶瓷粉体的合成方法研究[J]. 田中青,刘韩星,余洪滔,欧阳世翕.  材料导报. 2003(12)
[4]微波介质陶瓷及器件研究进展[J]. 杨辉,张启龙,王家邦,尤源,黄伟.  硅酸盐学报. 2003(10)
[5]低温共烧结陶瓷(LTCC):特点、应用及问题[J]. 钟慧,张怀武.  磁性材料及器件. 2003(04)
[6]低温共烧陶瓷系统及其应用[J]. 李桂云.  世界产品与技术. 2002(06)
[7]LTCC基板制造工艺研究[J]. 董兆文.  电子元件与材料. 1998(05)

博士论文
[1]Li2ZnTi3O8微波介质陶瓷的制备及介电机理研究[D]. 吕学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5
[2]两种Ti基微波介质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余盛全.电子科技大学 2013
[3]新型铋基低温烧结微波介质陶瓷研究[D]. 周迪.西安交通大学 2009
[4]中介电常数低温共烧微波介质陶瓷及其器件研究[D]. 童建喜.浙江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基于流延成型工艺的LTCC微波介质陶瓷研究[D]. 董世洪.浙江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421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31421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d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