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素焙烧焦油甲苯不溶物性质和组成分析
发布时间:2021-05-25 10:33
采用元素分析仪、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对铝用炭素焙烧焦油中甲苯不溶物(TI)的组成与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I主要是由形状极其不规则的颗粒团聚而成,其中95%的颗粒粒径小于1.265μm,TI主要以稠环芳烃有机物为主,且相较于焙烧焦油有更高的缩合度,无机物主要为VO2、AlF3、CaSO4、SiO2、Al2O3等化合物。氧原子在TI中富集,其存在形态主要为酚羟基和羧基。
【文章来源】:炭素技术. 2020,39(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实验
1.1 实验原料
1.2 实验方法
1.3 分析测试
2 结果与讨论
2.1 炭素焙烧焦油TI元素组成
2.2 炭素焙烧焦油TI粒径分布
2.3 炭素焙烧焦油TI组分X射线衍射分析
2.4 SEM分析
2.5 FT-IR分析
3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预处理后煤焦油中甲苯不溶物的组成分析[J]. 孙智慧,郑敏燕,张卫红,白奋飞. 石油化工. 2017(12)
[2]中温煤焦油中类型Fe的分布特征[J]. 王磊,李冬,黄江流,毕瑶,朱永红,袁扬. 石油化工. 2016(08)
[3]煤焦油重组分甲苯不溶物结构组成及对悬浮床加氢裂化生焦的影响[J]. 吴乐乐,李金璐,邓文安,张英红,李传. 燃料化学学报. 2015(08)
[4]煤焦油中甲苯不溶物的性质和组成分析[J]. 李冬,刘鑫,孙智慧,李稳宏,马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4(01)
[5]热重模拟蒸馏在重油馏程分析中的应用[J]. 路长通,谷双,陈纪忠. 石油化工. 2011(09)
[6]大型焦炉煤焦油QI含量偏高的原因分析[J]. 胡定强,王光辉,田永胜,曾丹林,邱江华,魏松波,常红兵,梁治学,刘向勇. 煤炭转化. 2011(03)
[7]煤沥青中原生QI性质分析[J]. 任绍梅,熊杰明. 炭素技术. 2008(01)
[8]油砂沥青改质产品中甲苯不溶物的表征[J]. 许志明,王宗贤,KOTLYAR L S,CHUNG K H.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04(01)
[9]预焙阳极生坯裂纹原因及措施[J]. 李锋,王建红,王卉丽. 炭素技术. 2003(01)
[10]用红外光谱研究煤沥青粘结剂及其炭化产物[J]. 许斌,李其祥,张学信. 炭素技术. 1996(02)
本文编号:3205184
【文章来源】:炭素技术. 2020,39(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实验
1.1 实验原料
1.2 实验方法
1.3 分析测试
2 结果与讨论
2.1 炭素焙烧焦油TI元素组成
2.2 炭素焙烧焦油TI粒径分布
2.3 炭素焙烧焦油TI组分X射线衍射分析
2.4 SEM分析
2.5 FT-IR分析
3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预处理后煤焦油中甲苯不溶物的组成分析[J]. 孙智慧,郑敏燕,张卫红,白奋飞. 石油化工. 2017(12)
[2]中温煤焦油中类型Fe的分布特征[J]. 王磊,李冬,黄江流,毕瑶,朱永红,袁扬. 石油化工. 2016(08)
[3]煤焦油重组分甲苯不溶物结构组成及对悬浮床加氢裂化生焦的影响[J]. 吴乐乐,李金璐,邓文安,张英红,李传. 燃料化学学报. 2015(08)
[4]煤焦油中甲苯不溶物的性质和组成分析[J]. 李冬,刘鑫,孙智慧,李稳宏,马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4(01)
[5]热重模拟蒸馏在重油馏程分析中的应用[J]. 路长通,谷双,陈纪忠. 石油化工. 2011(09)
[6]大型焦炉煤焦油QI含量偏高的原因分析[J]. 胡定强,王光辉,田永胜,曾丹林,邱江华,魏松波,常红兵,梁治学,刘向勇. 煤炭转化. 2011(03)
[7]煤沥青中原生QI性质分析[J]. 任绍梅,熊杰明. 炭素技术. 2008(01)
[8]油砂沥青改质产品中甲苯不溶物的表征[J]. 许志明,王宗贤,KOTLYAR L S,CHUNG K H.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04(01)
[9]预焙阳极生坯裂纹原因及措施[J]. 李锋,王建红,王卉丽. 炭素技术. 2003(01)
[10]用红外光谱研究煤沥青粘结剂及其炭化产物[J]. 许斌,李其祥,张学信. 炭素技术. 1996(02)
本文编号:32051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3205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