铬铁矿液相氧化浸出制备铬盐工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5 15:40
铬盐作为无机化工产品之一,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传统的无钙焙烧工艺存在铬提取率较低及铬渣污染问题,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威胁巨大。开发铬盐清洁生产工艺是解决当前问题的关键,铬铁矿液相氧化工艺被认为是极具前景的铬盐清洁生产工艺,其具有能耗低、浸出效率高等优势。为了提高浸出体系的固液分离效率和碱回用率,拓展铬盐产品生产工艺,本文提出一种铬铁矿液相氧化法制备铬盐的工艺,通过新型动静组合搅拌系统强化了浸出过程中的多相传质过程,探究了其流场调控机理,实现了铬的高效浸出;根据浸出后混合浆料的性质,开发出了保温沉降的方式,实现了固液体系的高效分离,提高了碱回用效率;针对该工艺的中间产物—铬酸钡,提出了盐酸溶解还原法转化铬酸钡为三价铬盐,实现了铬盐平台产物多向产品开发,与前段各工序衔接形成了全新的铬铁矿液相氧化法制备铬盐的工艺。本文主要取得了以下结果:(1)根据强化铬铁矿加压浸出过程的需要,提出了新型动静组合搅拌系统。同等反应条件下,比传统的动态搅拌桨的铬浸出率高出约10%50%。对动静组合搅拌系统下铬铁矿液相氧化浸出过程进行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时间240min、铬铁矿粒度小于58...
【文章来源】: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铬盐行业发展状况
1.2.1 铬资源现状及矿石组成
1.2.2 氢氧化铬的制备及用途
1.3 铬盐生产工艺
1.3.1 有钙焙烧法
1.3.2 无钙焙烧法
1.3.3 酸性浸出法
1.3.4 熔盐液相氧化法
1.3.5 亚熔盐液相氧化法
1.4 固液分离方法
1.4.1 过滤分离
1.4.2 离心分离
1.4.3 重力沉降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主要意义
2 铬铁矿碱浸过程强化及动力学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1.3 实验方法
2.1.4 分析方法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2.1 铬铁矿的表征分析
2.2.2 两种搅拌系统的浸出效率对比实验结果
2.2.3 动静组合搅拌系统中的铬铁矿液相氧化浸出过程强化研究
2.3 动力学模型建立
2.3.1 铬铁矿浸出反应过程
2.3.2 固液反应控制步骤
2.4 动力学方程拟合
2.5 小结
3 新型动静组合搅拌系统强化搅拌槽内流动的数值模拟研究
3.1 数值模拟研究
3.1.1 几何模型与计算流域
3.1.2 模型方法与边界条件
3.1.3 网格无关性验证
3.2 结果与讨论
3.2.1 不同搅拌系统下的流体流动轨迹
3.2.2 不同搅拌系统下的速度分布
3.2.3 不同搅拌系统下的速度等值面分布
3.2.4 不同搅拌系统下的湍动能分布
3.2.5 不同搅拌系统下的桨叶尾涡结构
3.3 小结
4 铬铁矿液相氧化浸出浓碱体系的固液分离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1.3 实验方法
4.1.4 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浸出体系组成及反应渣粒度
4.2.2 稀释过滤效果
4.2.3 离心分离效果
4.2.4 保温沉降效果
4.2.5 三种固液分离方式效果对比
4.2.6 沉降动力学研究
4.3 小结
5 盐酸-乙醇联合溶解-还原法转化铬酸钡中间体的研究
5.1 实验部分
5.1.1 材料与试剂
5.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5.1.3 实验方法
5.1.4 分析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单因素实验
5.2.2 响应曲面优化盐酸-乙醇联合溶解-还原铬酸钡工艺
5.3 小结
6 铬铁矿液相氧化法制备铬盐全流程工艺研究
6.1 铬铁矿液相氧化浸出液中铝的去除研究
6.1.1 清水区的铝含量对循环浸出过程的影响
6.1.2 硅酸钠除铝
6.2 盐酸-乙醇联合溶解-还原铬酸钡中间体的后续工艺补充
6.2.1 不同乙醇用量对Cr(VI)的还原效果及反应后溶液p H的影响
6.2.2 Cr(III)的沉淀转化制备氢氧化铬产品
6.2.3 含钡废液的资源化利用
6.3 铬盐产品及副产物的表征分析
6.3.1 粒度分析
6.3.2 XRD衍射分析
6.3.3 表面形貌分析
6.4 全流程工艺
6.5 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甘肃民乐铬盐厂遗留渣场土壤污染特征及分布规律[J]. 王晓明,杨婧. 世界有色金属. 2019(08)
[2]钒铬渣制备氢氧化铬的研究[J]. 李彩霞. 铁合金. 2018(06)
[3]草酸亚铁法水热合成磷酸铁锂的晶化条件研究[J]. 邢宇,郭雪辉,徐蓓,李晶晶,刘振新,吴德鹏,田红美,贾高鹏,方少明. 精细化工. 2017(10)
[4]Study on mechanisms of different sulfuric acid leaching technologies of chromite[J]. Pei-yang Shi,Cheng-jun Liu,Qing Zhao,Hao-nan Sh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2017(09)
[5]共沉淀法制备Cr2O3绿色料[J]. 李闻达,周念莺,李云,王年达,张垠. 中国陶瓷. 2017(05)
[6]新能源战略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J]. 李璇. 中国集体经济. 2017(05)
[7]世界铬矿资源需求分析及预测[J]. 张炜. 资源与产业. 2016(04)
[8]铬铁矿硫酸酸解过程强化[J]. 王正琛,张洋,聂瑶,郑诗礼,乔珊,陈晓芳,范兵强. 过程工程学报. 2016(02)
[9]铬铁酸浸液除铁过程的草酸亚铁回收及铁黑颜料制备[J]. 杨柳,张洋,乔珊,郑诗礼,邹兴. 过程工程学报. 2016(02)
[10]中国铬资源产业形势及其相关策略研究[J]. 曾祥婷,元春华,许虹,韩九曦,田尤. 资源与产业. 2015(03)
博士论文
[1]氢氧化铬的基础及应用研究[D]. 黄中林.重庆大学 2016
[2]铬铁矿强氧化焙烧理论与技术研究[D]. 齐天贵.中南大学 2012
[3]固液反应球磨工艺及其原理研究[D]. 陈鼎.中南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铬盐清洁工艺中铬的分离与制备重铬酸钠的研究[D]. 吴海峰.重庆理工大学 2019
[2]压滤与加压过滤滤饼粒度分布特性研究[D]. 张秀文.太原理工大学 2018
[3]新型沉降槽及赤泥沉降性能的研究[D]. 王颖.东北大学 2014
[4]液相氧化法铬盐清洁工艺铬酸钠结晶分离应用基础研究[D]. 刘欢.河北科技大学 2014
[5]氢氧化镍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研究[D]. 李芬芬.浙江师范大学 2013
[6]我国分布式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D]. 阳厚斌.华北电力大学 2013
[7]含铬芒硝的综合利用方案[D]. 付君健.重庆大学 2012
[8]亚熔盐法铬盐清洁工艺铬酸钾中间体钠盐转化工艺研究[D]. 张翊.天津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05593
【文章来源】: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铬盐行业发展状况
1.2.1 铬资源现状及矿石组成
1.2.2 氢氧化铬的制备及用途
1.3 铬盐生产工艺
1.3.1 有钙焙烧法
1.3.2 无钙焙烧法
1.3.3 酸性浸出法
1.3.4 熔盐液相氧化法
1.3.5 亚熔盐液相氧化法
1.4 固液分离方法
1.4.1 过滤分离
1.4.2 离心分离
1.4.3 重力沉降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主要意义
2 铬铁矿碱浸过程强化及动力学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1.3 实验方法
2.1.4 分析方法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2.1 铬铁矿的表征分析
2.2.2 两种搅拌系统的浸出效率对比实验结果
2.2.3 动静组合搅拌系统中的铬铁矿液相氧化浸出过程强化研究
2.3 动力学模型建立
2.3.1 铬铁矿浸出反应过程
2.3.2 固液反应控制步骤
2.4 动力学方程拟合
2.5 小结
3 新型动静组合搅拌系统强化搅拌槽内流动的数值模拟研究
3.1 数值模拟研究
3.1.1 几何模型与计算流域
3.1.2 模型方法与边界条件
3.1.3 网格无关性验证
3.2 结果与讨论
3.2.1 不同搅拌系统下的流体流动轨迹
3.2.2 不同搅拌系统下的速度分布
3.2.3 不同搅拌系统下的速度等值面分布
3.2.4 不同搅拌系统下的湍动能分布
3.2.5 不同搅拌系统下的桨叶尾涡结构
3.3 小结
4 铬铁矿液相氧化浸出浓碱体系的固液分离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1.3 实验方法
4.1.4 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浸出体系组成及反应渣粒度
4.2.2 稀释过滤效果
4.2.3 离心分离效果
4.2.4 保温沉降效果
4.2.5 三种固液分离方式效果对比
4.2.6 沉降动力学研究
4.3 小结
5 盐酸-乙醇联合溶解-还原法转化铬酸钡中间体的研究
5.1 实验部分
5.1.1 材料与试剂
5.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5.1.3 实验方法
5.1.4 分析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单因素实验
5.2.2 响应曲面优化盐酸-乙醇联合溶解-还原铬酸钡工艺
5.3 小结
6 铬铁矿液相氧化法制备铬盐全流程工艺研究
6.1 铬铁矿液相氧化浸出液中铝的去除研究
6.1.1 清水区的铝含量对循环浸出过程的影响
6.1.2 硅酸钠除铝
6.2 盐酸-乙醇联合溶解-还原铬酸钡中间体的后续工艺补充
6.2.1 不同乙醇用量对Cr(VI)的还原效果及反应后溶液p H的影响
6.2.2 Cr(III)的沉淀转化制备氢氧化铬产品
6.2.3 含钡废液的资源化利用
6.3 铬盐产品及副产物的表征分析
6.3.1 粒度分析
6.3.2 XRD衍射分析
6.3.3 表面形貌分析
6.4 全流程工艺
6.5 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甘肃民乐铬盐厂遗留渣场土壤污染特征及分布规律[J]. 王晓明,杨婧. 世界有色金属. 2019(08)
[2]钒铬渣制备氢氧化铬的研究[J]. 李彩霞. 铁合金. 2018(06)
[3]草酸亚铁法水热合成磷酸铁锂的晶化条件研究[J]. 邢宇,郭雪辉,徐蓓,李晶晶,刘振新,吴德鹏,田红美,贾高鹏,方少明. 精细化工. 2017(10)
[4]Study on mechanisms of different sulfuric acid leaching technologies of chromite[J]. Pei-yang Shi,Cheng-jun Liu,Qing Zhao,Hao-nan Sh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2017(09)
[5]共沉淀法制备Cr2O3绿色料[J]. 李闻达,周念莺,李云,王年达,张垠. 中国陶瓷. 2017(05)
[6]新能源战略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J]. 李璇. 中国集体经济. 2017(05)
[7]世界铬矿资源需求分析及预测[J]. 张炜. 资源与产业. 2016(04)
[8]铬铁矿硫酸酸解过程强化[J]. 王正琛,张洋,聂瑶,郑诗礼,乔珊,陈晓芳,范兵强. 过程工程学报. 2016(02)
[9]铬铁酸浸液除铁过程的草酸亚铁回收及铁黑颜料制备[J]. 杨柳,张洋,乔珊,郑诗礼,邹兴. 过程工程学报. 2016(02)
[10]中国铬资源产业形势及其相关策略研究[J]. 曾祥婷,元春华,许虹,韩九曦,田尤. 资源与产业. 2015(03)
博士论文
[1]氢氧化铬的基础及应用研究[D]. 黄中林.重庆大学 2016
[2]铬铁矿强氧化焙烧理论与技术研究[D]. 齐天贵.中南大学 2012
[3]固液反应球磨工艺及其原理研究[D]. 陈鼎.中南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铬盐清洁工艺中铬的分离与制备重铬酸钠的研究[D]. 吴海峰.重庆理工大学 2019
[2]压滤与加压过滤滤饼粒度分布特性研究[D]. 张秀文.太原理工大学 2018
[3]新型沉降槽及赤泥沉降性能的研究[D]. 王颖.东北大学 2014
[4]液相氧化法铬盐清洁工艺铬酸钠结晶分离应用基础研究[D]. 刘欢.河北科技大学 2014
[5]氢氧化镍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研究[D]. 李芬芬.浙江师范大学 2013
[6]我国分布式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D]. 阳厚斌.华北电力大学 2013
[7]含铬芒硝的综合利用方案[D]. 付君健.重庆大学 2012
[8]亚熔盐法铬盐清洁工艺铬酸钾中间体钠盐转化工艺研究[D]. 张翊.天津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055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3205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