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共生推进节能减排协同管理的不确定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14 14:50
采用拉丁超立方采样法模拟了"钢铁-电力-水泥"共生系统的10.5万个未来发展情景,辅助设定合理的共生节能减排管理目标;并结合区域灵敏度分析方法,识别了影响目标实现的关键共生技术.结果表明:(1)产业共生的节能减排效益显著.以使75%的未来发展情景达标为基准,共生系统2015-2030年应节能3 227.4万吨标煤,减排SO2 16.4万吨、NOx 14.2万吨、PM 4.3万吨,总投资成本低于3 887.4亿元.(2) 51项共生技术对共生系统的节能减排效果有显著影响,据此确定了2015-2030年共生技术的推广路线.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36(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不确定性分析模型框架
根据1.6小节所述的灵敏度判别方法,以2.1小节设定的产业共生系统2015-2030年的节能减排目标及投资成本控制目标为基础,判定10.5万个可行采样方案在各目标上的达标性,对比达标和不达标两类采样方案所对应的75项共生技术的普及率概率分布,识别出影响该产业共生系统环境及经济效果的敏感技术共51项,如图3所示.其中,节能目标敏感技术28项,SO2减排目标敏感技术20项,NOx减排目标敏感技术22项,PM减排目标敏感技术17项,投资成本目标敏感技术24项.可以看出,考虑未来发展情景的不确定性,同一共生技术在不同目标上的影响效果差别显著;反之,产业共生系统在不同目标上的关键共生技术路径也各不相同.汇总共生技术在各项目标上的区域灵敏度如表4所示.结合灵敏度分析结果,本研究将关键共生技术分为3类,并识别了制约共生技术推广的主要因素,辅助进行科学的技术推广政策设计,具体如下.
非重点型推广技术:此类技术的节能减排潜力空间相对较小(-0.3<Isi,j<0.3),不应纳入2015-2030年重点推广技术目录,共26项.其中部分技术节能减排效果不突出(Isi,j<0.3)且所需投资成本过高(Isi,j<-0.3),如S27、S29、S41等;部分技术当前的普及率已达到较高水平(>95%),进一步推广空间有限,如G6、G7、G8、G9等.对照已发布的国家重点推广节能减排技术目录,发现其中8项共生技术在列(S31、S32、L1、G15、G16、G21、G22、G24),建议不作为技术目录推广重点.淘汰型技术:此类技术的推广对产业共生系统的一项或多项节能减排目标实现具有突出的负向影响效果(Isi,j<-0.3),共13项.从整体上看,该类技术均为针对高炉渣、粉煤灰、脱硫石膏、炉渣四类废弃物跨行业低附加值利用的传统共生技术.这主要是由于四类废弃物当前的共生利用率均已达65%以上,2015-2030年共生利用总量提高的空间极其有限.应逐步调整13项传统共生技术退出国家重点推广技术目录,同时加快四类废弃物的新型高附加值共生技术推广(S7、S8、S9、S21、S24、S28、S3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经济转型时期电力弹性系数应用[J]. 单葆国,李江涛,谭显东,单保平. 中国电力. 2017(12)
[2]电力工业新常态时期新能源欲将唱主角[J]. 吴敬儒. 电器工业. 2015(06)
[3]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城市总体规划环评方法与案例研究[J]. 刘毅,陈吉宁,何炜琪,曾思育,吴洪斌. 中国环境科学. 2007(04)
硕士论文
[1]工业节能减排潜力与协同控制分析[D]. 张晨凯.清华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230060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36(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不确定性分析模型框架
根据1.6小节所述的灵敏度判别方法,以2.1小节设定的产业共生系统2015-2030年的节能减排目标及投资成本控制目标为基础,判定10.5万个可行采样方案在各目标上的达标性,对比达标和不达标两类采样方案所对应的75项共生技术的普及率概率分布,识别出影响该产业共生系统环境及经济效果的敏感技术共51项,如图3所示.其中,节能目标敏感技术28项,SO2减排目标敏感技术20项,NOx减排目标敏感技术22项,PM减排目标敏感技术17项,投资成本目标敏感技术24项.可以看出,考虑未来发展情景的不确定性,同一共生技术在不同目标上的影响效果差别显著;反之,产业共生系统在不同目标上的关键共生技术路径也各不相同.汇总共生技术在各项目标上的区域灵敏度如表4所示.结合灵敏度分析结果,本研究将关键共生技术分为3类,并识别了制约共生技术推广的主要因素,辅助进行科学的技术推广政策设计,具体如下.
非重点型推广技术:此类技术的节能减排潜力空间相对较小(-0.3<Isi,j<0.3),不应纳入2015-2030年重点推广技术目录,共26项.其中部分技术节能减排效果不突出(Isi,j<0.3)且所需投资成本过高(Isi,j<-0.3),如S27、S29、S41等;部分技术当前的普及率已达到较高水平(>95%),进一步推广空间有限,如G6、G7、G8、G9等.对照已发布的国家重点推广节能减排技术目录,发现其中8项共生技术在列(S31、S32、L1、G15、G16、G21、G22、G24),建议不作为技术目录推广重点.淘汰型技术:此类技术的推广对产业共生系统的一项或多项节能减排目标实现具有突出的负向影响效果(Isi,j<-0.3),共13项.从整体上看,该类技术均为针对高炉渣、粉煤灰、脱硫石膏、炉渣四类废弃物跨行业低附加值利用的传统共生技术.这主要是由于四类废弃物当前的共生利用率均已达65%以上,2015-2030年共生利用总量提高的空间极其有限.应逐步调整13项传统共生技术退出国家重点推广技术目录,同时加快四类废弃物的新型高附加值共生技术推广(S7、S8、S9、S21、S24、S28、S3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经济转型时期电力弹性系数应用[J]. 单葆国,李江涛,谭显东,单保平. 中国电力. 2017(12)
[2]电力工业新常态时期新能源欲将唱主角[J]. 吴敬儒. 电器工业. 2015(06)
[3]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城市总体规划环评方法与案例研究[J]. 刘毅,陈吉宁,何炜琪,曾思育,吴洪斌. 中国环境科学. 2007(04)
硕士论文
[1]工业节能减排潜力与协同控制分析[D]. 张晨凯.清华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2300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3230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