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石墨相氮化碳(g-C 3 N 4 )制备工艺的改进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9 05:25
  地球资源的长期使用导致能源枯竭、环境恶化等问题已变得极度尖锐,在此基调下,为高效洁净的再生能源代替传统资源提供了历史契机。光催化技术可直接获取、变换和贮存可再生太阳能,研究人员对此尤其关注。UV-Vis响应的g-C3N4不仅带隙跨度小(2.7 eV),稳定性高,电子结构独特,而且仅由地球上储量丰富的非金属C和N构成,在环境清洁、制氢等领域广泛应用。然而,g-C3N4却有一个严重缺陷,即它的光生电荷分离效率低下,产生的e--h+对易重组,导致了低量子效率。因此,合理设计新的制备策略以促进光生e--h+对的分离并提高它们的寿命是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基于此,本文从改进g-C3N4的制备方法和掺杂改性两个方向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采用饱和盐溶液水热后处理法制备了一系列卤素掺杂的g-C3N4纳米棒,并考... 

【文章来源】: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石墨相氮化碳(g-C 3 N 4 )制备工艺的改进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一些典型的半导体带隙[20]

示意图,光催化,半导体,示意图


3(1)对特定波段光的俘获(λ700nm)(2)电荷的激发(hγ≥Eg)(3)电荷的分离与转移(10ns~100ps)(4)半导体催化剂表面发生光电催化反应(100ns~ms)具体来说,不同半导体的光吸收范围不同,如图1.2所示的光催化示意图。首先,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半导体会俘获特定波段的入射光,如短波长的近紫外光,当吸取的光量子(hγ)满足“hγ≥Eg”时,VB上的电子便被诱导挣脱轨道束缚向CB跃迁,从而分别在CB和VB上产生了光生e--h+对,统称为光生载流子。接着,光生e--h+对分别从CB和VB上发生分离、转移。其中,一部分光生载流子转移到半导体表面(途径C和D),另一部分光生载流子由于其电荷的各向异性而通过库伦力相互吸引,在材料表层和内部再重组(途径A和B),但重组时会产生荧光或热辐射而损失能量。最后,流体体相中的反应物或溶剂小分子经过扩散并附着到半导体表面,此时,当吸附在表面可接受电子的受体物质的电势比半导体的CB电势更正,以及吸附在表面可供给电子的给体物质的电势比VB电势更负时,半导体表面便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最终生成的产物再通过扩散回到流体体相中图1.2半导体光催化示意图[21,22]Fig.1.2SemiconductorphotocatalyticSchematicillustration[21,22]由此可见,光生e--h+对的生成和离散在整个光催化进程中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光生e--h+由于其有效分离-捕获过程的速率要远低于其发生复合的速率,

示意图,构型,示意图


71.1。并指出了该聚合物的5种晶相构型,其具体空间模型如图1.3所示。表1.1不同结构氮化碳的体弹性模量,结构参数和能量指数E0[45]Table1.1Bulkelasticmodulus,structuralparametersandenergyindexofcarbonnitridewithdifferentstructures[45]结构α-C3N4β-C3N4c-C3N4p-C3N4g-C3N4体弹性模量/GPa425451496448—空间群P31c(159)P3(143)I43d(220)P42m(111)P6m2(187)原子密度ρ/cm30.27260.27240.29570.28570.1776晶格常数a/nm0.646650.640670.539730.342320.47420c/nm0.470970.24041——0.67205E0/eV-1598.669-1598.403-1597.388-1597.225-1598.750研究表明,氮化碳聚合物的5种不同衍生物性质各异。其中,仅g-C3N4质地疏松,其他四种构型的硬度大到可以与金刚石相媲美,甚至硬度比金刚石还大。通常,室温下的g-C3N4最稳定,而β-C3N4最不稳定。此外,在一定压力下,它们还可以通过相变互相转变,如在12GPa下,g-C3N4就能转变成c-C3N4。因此,多元化形态的氮化碳材料给予了它宽广的应用空间。多年来,先后涌现出了各种不同的重要研究成果,尤其是石墨相氮化碳材料,它作为一个无金属的n型半导体,凭借独特的光电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使其成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特别是在2009年,Wang等[46]发现g-C3N4可以利用太阳光裂解水制氢,至此以后,各国学者看到了g-C3N4在清洁能源、光电催化领域的潜在应用前景,g-C3N4受到了广泛重视。图1.3α-C3N4(a),β-C3N4(b),c-C3N4(c),p-C3N4(d)和g-C3N4(e)的构型示意图Fig.1.3Schematicillustrationofα-C3N4(a),β-C3N4(b),c-C3N4(c),p-C3N4(d)andg-C3N4(e)


本文编号:34442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34442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7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