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Au增强掺Er 3+ 铋酸盐玻璃近红外发光特性
发布时间:2021-12-18 13:09
研究了掺Er3+含Au纳米颗粒铋酸盐玻璃在波长为980nm的LD抽运下1.53μm波长处的发光特性。测试得到表征Au纳米颗粒存在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峰位于565586nm波长之间,透射电镜(TEM)图像中观察到密集分布形状各异的Au纳米颗粒,尺寸约为516nm。研究表明,随着AuCl含量增加,1.53μm波长处荧光强度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在AuCl掺杂浓度为0.2wt%时取得最大值,为未掺杂时的4.3倍;荧光增强原因归结于Au纳米颗粒SPR引起的局域场增强以及Au0→Er3+的能量转移,荧光淬灭原因归结于Er3+→Au0的能量反向转移。
【文章来源】:光电子·激光. 2017,28(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图1未掺杂AuCl的Au0-BBT玻璃样品的DTA曲线
[9]。一般地,ΔT>100℃时玻璃的热稳定性较好。本实验中,ΔT为125℃,因此玻璃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保证了所析出Au纳米颗粒的纯度。图1未掺杂AuCl的Au0-BBT玻璃样品的DTA曲线Fig.1DTAprofileoftheAu0-BBTglasssampleundopedwithAuCl3.2玻璃的吸收光谱和TEM图像从图2可以看出,吸收光谱除了显示Er3+固有吸收峰外,还较好显示了表征Au纳米颗粒存在的图2Er3+离子掺杂含不同AuCl浓度的Au-BBT系列玻璃样品的吸收光谱Fig.2AbsorptionspectraofEr3+ionsdopedAu-BBTglasssampleswithdifferentconcentrationsofAuCl·626·光电子·激光2017年第28卷
在2.0以上,因此BBT玻璃系统相应Au纳米颗粒SPR特征峰位置(约565~586nm)明显高于钠钙硅酸盐玻璃系统(约410nm)。通过图3可以看到,采用熔融退火一步法制备得到的Au2-BBT玻璃样品中,Au纳米颗粒有球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等,分散性较好;部分较小的纳米颗粒通过Ostwald熟化过程[12,13]聚集形成了较大的纳米颗粒,这一聚集过程中产生了不规则类型的Au纳米颗粒团簇,颗粒尺寸较小,约在5~16nm之间。图3Au2-BBT玻璃样品的TEM图像Fig.3TEMimageofAu2-BBTglasssample3.3荧光光谱和荧光增强机理从图4可以看出,随着AuCl的加入,荧光强度得到较大幅度增强,在AuCl掺杂浓度为0.2wt%处达到最大值,和未掺杂的Au0-BBT玻璃样品相比提高了4.3倍;Er3+荧光增强的可能机理有以下两方面:1)由Au纳米颗粒SPR带的局域场增强引起的[14,15]。从图5[16]可以看出,在波长为980nm的激光泵浦下,Er3+吸收红外光子从基态4I15/2跃迁到激发态4I11/2级,再无辐射驰豫(NR)到4I13/2能级;随后再从4I13/2能级跃迁到4I15/2能级发出近红外光。由于析出的Au纳米颗粒和周围基质玻璃的相对介电常数不同,由SPR产生的表面等离子体波使得入射光集中在亚波长结构中。入射强度的改变和金属的屏蔽效应通常会使Au纳米颗粒周围的局域场得到增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SPR技术用于吸收介质的折射率虚部检测[J]. 张颖颖.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3(10)
本文编号:3542459
【文章来源】:光电子·激光. 2017,28(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图1未掺杂AuCl的Au0-BBT玻璃样品的DTA曲线
[9]。一般地,ΔT>100℃时玻璃的热稳定性较好。本实验中,ΔT为125℃,因此玻璃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保证了所析出Au纳米颗粒的纯度。图1未掺杂AuCl的Au0-BBT玻璃样品的DTA曲线Fig.1DTAprofileoftheAu0-BBTglasssampleundopedwithAuCl3.2玻璃的吸收光谱和TEM图像从图2可以看出,吸收光谱除了显示Er3+固有吸收峰外,还较好显示了表征Au纳米颗粒存在的图2Er3+离子掺杂含不同AuCl浓度的Au-BBT系列玻璃样品的吸收光谱Fig.2AbsorptionspectraofEr3+ionsdopedAu-BBTglasssampleswithdifferentconcentrationsofAuCl·626·光电子·激光2017年第28卷
在2.0以上,因此BBT玻璃系统相应Au纳米颗粒SPR特征峰位置(约565~586nm)明显高于钠钙硅酸盐玻璃系统(约410nm)。通过图3可以看到,采用熔融退火一步法制备得到的Au2-BBT玻璃样品中,Au纳米颗粒有球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等,分散性较好;部分较小的纳米颗粒通过Ostwald熟化过程[12,13]聚集形成了较大的纳米颗粒,这一聚集过程中产生了不规则类型的Au纳米颗粒团簇,颗粒尺寸较小,约在5~16nm之间。图3Au2-BBT玻璃样品的TEM图像Fig.3TEMimageofAu2-BBTglasssample3.3荧光光谱和荧光增强机理从图4可以看出,随着AuCl的加入,荧光强度得到较大幅度增强,在AuCl掺杂浓度为0.2wt%处达到最大值,和未掺杂的Au0-BBT玻璃样品相比提高了4.3倍;Er3+荧光增强的可能机理有以下两方面:1)由Au纳米颗粒SPR带的局域场增强引起的[14,15]。从图5[16]可以看出,在波长为980nm的激光泵浦下,Er3+吸收红外光子从基态4I15/2跃迁到激发态4I11/2级,再无辐射驰豫(NR)到4I13/2能级;随后再从4I13/2能级跃迁到4I15/2能级发出近红外光。由于析出的Au纳米颗粒和周围基质玻璃的相对介电常数不同,由SPR产生的表面等离子体波使得入射光集中在亚波长结构中。入射强度的改变和金属的屏蔽效应通常会使Au纳米颗粒周围的局域场得到增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SPR技术用于吸收介质的折射率虚部检测[J]. 张颖颖.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3(10)
本文编号:35424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3542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