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垂直取向石墨烯负载铂—钌纳米催化剂催化甲醇氧化基础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4 12:02

  本文关键词:垂直取向石墨烯负载铂—钌纳米催化剂催化甲醇氧化基础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由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无需外部重整制氢,从而在携带、运输和储存方面都极具优势,具有良好的商业发展前景。考虑到甲醇氧化反应(MOR)在常温下反应速率较低的问题,开发高效的阳极反应催化剂一直以来都是问题的关键。Pt-Ru双金属催化剂因其突出的催化性能和良好的抗中毒能力在DMFC的阳极催化剂研究中脱颖而出,Pt-Ru催化剂颗粒的粒径和分布对其催化性能影响巨大。因此,高比表面积的载体材料对于促进催化剂颗粒的分散和提高金属催化剂的利用率至关重要。本论文提出了以垂直取向石墨烯(VG)为基底负载Pt-Ru双金属纳米颗粒构成甲醇氧化的阳极催化剂。通过微波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MW-PECVD)的方法直接在碳纸(CP)上合成了密集的网状结构垂直取向石墨烯。在标准三电极电化学体系中采用重复双电压脉冲电沉积的方法完成了Pt-Ru纳米金属颗粒的负载。通过改变沉积液中的前体盐浓度,实现了Pt/Ru摩尔比在一定范围内的有效控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的结果表明,同工况下,相较于在CP上直接沉积,Pt-Ru纳米颗粒在VG上的沉积量可增加到3.5倍。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显示,VG上的Pt-Ru纳米颗粒(平均粒径在VG上的约50 nm、在CP上约100 nm)的粒径减小了约一半,分散性也更好。电化学性能研究发现,电解液的摩尔比[H2PtC16]:[RuCl3]=1:1时,沉积物中Pt的摩尔比例为83.4%,催化性能最佳,包括甲醇氧化催化活性、抗中毒能力和稳定性。Tafel曲线测试和循环伏安测试(CV)的结果表明,最佳Pt/Ru摩尔比的Pt-Ru/VG催化剂能够实现更快速的甲醇脱氢氧化,峰值电流密度高达339.2 mA mg-1,远高于同工况下使用商用基底制备的Pt-Ru/CP和Pt-Ru/Vulcan催化剂(分别为116.3和192.8 mA mg-1).同时,最佳Pt-Ru/VG催化剂材料的甲醇氧化催化活性和抗中毒能力均优于Pt-Ru/CP和Pt-Ru/Vulcan。
【关键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甲醇氧化 电催化 垂直取向石墨烯 双金属催化剂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43.36;TM911.4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符号表8-11
  • 1 绪论11-27
  • 1.1 前言11-12
  • 1.2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研究背景12-14
  • 1.2.1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发展概况12-13
  • 1.2.2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13-14
  • 1.2.3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应用情况14
  • 1.3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的研究现状14-25
  • 1.3.1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的主要技术问题14-15
  • 1.3.2 影响催化剂电催化性能的因素15-16
  • 1.3.3 一元催化剂16
  • 1.3.4 二元及多元催化剂16-18
  • 1.3.5 负载型催化剂的载体18-21
  • 1.3.6 负载型催化的制备方法21-25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25-27
  • 2 实验27-32
  • 2.1 实验试剂27
  • 2.2 实验设备27-28
  • 2.3 电化学制备与测试28-30
  • 2.3.1 双脉冲电压电沉积28-29
  • 2.3.2 电化学测试29-30
  • 2.4 催化剂材料表征方法30-32
  • 2.4.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30
  •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30
  • 2.4.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30
  • 2.4.4 X-射线衍射(XRD)30
  • 2.4.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30-32
  • 3 Pt-Ru/CP和Pt-Ru/VG催化剂材料的制备与表征32-40
  • 3.1 前言32
  • 3.2 实验部分32-33
  • 3.2.1 垂直取向石墨烯的制备32-33
  • 3.2.2 电沉积制备Pt-Ru/CP和Pt-Ru/VG催化剂材料33
  • 3.3 结果与讨论33-39
  • 3.3.1 Pt-Ru催化剂在VG和CP上的沉积量33-35
  • 3.3.2 Pt-Ru/CP和Pt-Ru/VG催化剂的SEM图和TEM图35-37
  • 3.3.3 Pt-Ru/VG催化剂的XRD测试结果分析37-38
  • 3.3.4 Pt-Ru/VG催化剂的XPS测试结果分析38-39
  • 3.4 本章小结39-40
  • 4 Pt-Ru/VG催化剂甲醇氧化催化性能40-50
  • 4.1 前言40
  • 4.2 实验部分40-41
  • 4.3 结果与讨论41-49
  • 4.3.1 Pt-Ru/VG催化剂的电催化活性41-45
  • 4.3.2 Pt-Ru/VG催化剂的抗中毒能力分析45-47
  • 4.3.3 Pt-Ru/VG催化剂的催化稳定性分析47
  • 4.3.4 Pt-Ru/VG与Pt/VG催化剂的Tafel性能曲线测试47-49
  • 4.4 本章小结49-50
  • 5 Pt-Ru/VG催化剂与商用基底的对比研究50-55
  • 5.1 前言50
  • 5.2 实验部分50-51
  • 5.3 结果与讨论51-54
  • 5.3.1 Pt-Ru/VG、Pt-Ru/CP和Pt-Ru/Vulcan催化甲醇氧化性能51-52
  • 5.3.2 Pt-Ru/VG和Pt-Ru/CP进一步对比研究52-54
  • 5.4 本章小结54-55
  • 6 总结55-57
  • 6.1 结论与展望55-56
  • 6.2 本文的创新之处56-57
  • 参考文献57-65
  • 作者简历65-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阳超琴;杨玲;夏举佩;;Ti/nano-TiO_2-Pt复合电极催化甲醇氧化的研究[J];贵金属;2007年01期

2 ;用于甲醇氧化制甲醛的壳型催化剂[J];石油化工;2010年03期

3 魏子栋,三木敦史,大森唯义,大泽雅俊;甲醇在欠电位沉积Sn/Pt电极上催化氧化[J];物理化学学报;2002年12期

4 李兰兰;魏子栋;李莉;孙才新;;铂催化甲醇氧化开始步骤的研究[J];化学学报;2006年11期

5 钟艳;温飞鹏;徐金龙;程美琴;邓小聪;颜亮亮;张贤土;钟起玲;任斌;田中群;;金-铂纳米空球催化甲醇氧化的行为[J];化工学报;2010年S1期

6 吴凯,王德峥,魏绪明,曹玉明,刘宪春,郭燮贤;C1/Ag(111)体系研究  Ⅳ.氯吸附对甲醇吸附氧化的影响[J];分子催化;1993年05期

7 陈赵扬;马淳安;赵峰鸣;乔芸;屠晓华;;缺碳型介孔空心球状碳化钨制备及其对甲醇氧化的电化学行为[J];化学学报;2010年04期

8 周光灿;甲醇氧化成甲醛的生产条件研究[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饶贵仕;程美琴;钟艳;邓小聪;易飞;陈治仁;钟起玲;范凤茹;任斌;田中群;;铂纳米空球的制备及其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性能[J];物理化学学报;2011年10期

10 李速延;封建利;高超;刘恩利;左满宏;徐敏燕;;甲醇氧化制甲醛铁钼催化剂研究[J];工业催化;201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鹏真;王胜平;赵玉军;马新宾;;CuY催化甲醇氧化羰基合成碳酸二甲酯:原位漫反射红外和质谱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会议论文集[C];2013年

2 胡传刚;白正宇;徐鹏乐;杨林;;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催化剂Pt-SnO_x/HQ-MWCNTs的制备及表征[A];河南省化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赵玉宝;秦张峰;王国富;董梅;路新龙;王建国;;V_2O_5/ZrO_2-Al_2O_3催化剂上的甲醇氧化性能[A];第七届全国催化剂制备科学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徐月;陈四国;魏子栋;李莉;齐学强;张骞;;碱性介质镍磷镀层催化甲醇氧化的研究(英文)[A];2009年全国电子电镀及表面处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5 陶骞;廖玲文;刘少雄;徐杰;陈艳霞;;Pt电极上甲醇氧化的微分电化学质谱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6 王振尧;陈戈;夏定国;;PtRu/C-TiO_2复合催化剂对甲醇电催化氧化的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7 雷丰玲;李忠水;叶灵婷;林深;;水热法合成Pt/SnO_2/GN复合物及其对甲醇氧化电催化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3分会:电催化与洁净能源电化学转化[C];2014年

8 李忠水;叶灵婷;雷丰玲;夏辉;林深;;水热法合成Pt/CS/GNs复合物及其对甲醇氧化电催化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3分会:电催化与洁净能源电化学转化[C];2014年

9 邢春生;周先树;董文生;;离子液体促进Cu盐催化甲醇氧化羰化合成碳酸二甲酯[A];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7年

10 王喜章;钱敏杰;蒋湘芬;胡征;;Pt/Pc/CNTs催化甲醇氧化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新能源与能源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隋旭磊;钛氧化物/碳复合载体对Pt催化甲醇氧化性能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单文娟;铜一铈固溶体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甲醇氧化重整制氢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4年

3 李伟伟;以Nb_2O_5·nH_2O为助剂的甲醇氧化电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1年

4 陶骞;Pt基催化剂上甲醇氧化的电化学微分质谱与红外光谱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5 李忠;甲醇氧化羰基化洁净合成DMC催化反应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6 王瑞玉;完全无氯铜基催化剂制备与催化甲醇氧化羰基化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毅;铂、钯纳米晶的可控制备及性能[D];浙江大学;2015年

2 刘喜慧;三氧化钨载铂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性能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3 胡丹;垂直取向石墨烯负载铂—钌纳米催化剂催化甲醇氧化基础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4 张黎;氢氧化镍对碱性介质中甲醇氧化的电催化作用[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丹丹;双氢氧化物及其复合物对碱性介质中甲醇氧化的电催化作用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尔卡;铂/垂直取向石墨烯催化甲醇氧化基础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7 齐学强;酸碱介质中钯催化甲醇氧化差异性现象的量子化学解析[D];重庆大学;2008年

8 崔颖;甲醇氧化及二氧化碳还原电催化电极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9 李翔;碳负载Pt及Pt基合金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姚瑶;甲醇氧化电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垂直取向石墨烯负载铂—钌纳米催化剂催化甲醇氧化基础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50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3650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7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