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抛釉废料在瓷质砖中的资源化利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6 03:59
  抛釉砖因图案丰富、色彩绚丽、表面明亮光滑,集仿古砖和抛光砖的优点于一身,近年来受到业界和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中。抛釉砖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对表面进行抛光处理,该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抛釉废料。抛釉废料由于生产工艺导致其中含有Si C(来自于抛光磨头的损耗)这一高温发泡成分,因此作为坯体的生产原料使用时会对坯体的性能产生影响。本论文探究了高含量抛釉废料制备瓷质砖的可行性,详细研究了抛釉废料对坯体烧结行为和性能的影响。抛釉废料的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节约企业生产成本,而且对解决陶瓷固体废料污染问题、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XRF、XRD、SEM等技术手段对抛釉废料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抛釉废料的化学组成介于抛釉和砖坯之间,其主晶相为石英晶体,并且含有少量的Si C相和氯氧镁水泥相,说明抛釉废料是釉面废料和砖坯磨边废料的混合产物。抛釉废料颗粒细小,平均粒径约为24.7μm,纯的抛釉废料加热到1050℃后开始发泡。这些研究表明抛釉废料能够作为原料用于陶瓷砖坯体中,但是需要控制其在高温下的发泡现象。其次,研究了在同一化学组成体系下抛釉废料的加入量对坯体物相组成、显微结...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陶瓷砖分类及抛釉砖的制备工艺
        1.2.1 陶瓷砖的分类
        1.2.2 抛釉砖的制备工艺
    1.3 抛釉砖的性能指标
        1.3.1 抛釉砖的强度
        1.3.2 抛釉砖的吸水率
        1.3.3 抛釉砖的热稳定性
    1.4 抛釉砖废料的来源及利用现状
        1.4.1 抛釉砖废料的分类和来源
        1.4.2 抛釉砖废料的治理和利用情况
    1.5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目标
        1.5.1 课题的意义
        1.5.2 课题的研究目标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设备
    2.3 实验工艺流程
    2.4 实验样品的性能检测和表征
        2.4.1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2.4.2 原料及球磨后坯料的粒度分析
        2.4.3 吸水率、开气孔率及体积密度的测定
        2.4.4 收缩率的测定
        2.4.5 样品抗折强度的测定
        2.4.6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2.4.7 X射线衍射分析
3 抛釉废料的表征与分析
    3.1 抛釉废料的性能表征
        3.1.1 抛釉废料的化学组成分析
        3.1.2 XRD分析
        3.1.3 粒径分析
        3.1.4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3.1.5 抛釉废料的形貌分析
    3.2 抛釉废料的烧结性能分析
        3.2.1 抛釉废料在不同温度下的XRD分析
        3.2.2 煅烧温度对抛釉废料显微结构的影响
        3.2.3 烧结温度对抛釉废料吸水率的影响
        3.2.4 烧结温度对抛釉废料线性收缩的影响
        3.2.5 烧结温度对抛釉废料体积密度和强度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4 抛釉废料对坯体烧结性能的影响
    4.1 配方及工艺参数的确定
    4.2 抛釉废料含量在不同温度下对样品性能的影响
        4.2.1 抛釉废料对试样晶相组成的影响规律
        4.2.2 抛釉废料对试样显微结构的影响规律
        4.2.3 抛釉废料对试样的理化性能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在熔块体系中熔剂氧化物对SiC分解的影响规律
    5.1 主要原料分析
        5.1.1 熔块的化学组成
        5.1.2 SiC的基本性能
    5.2 熔剂氧化物对SiC分解的影响规律
        5.2.1 SiC在熔块中样品的SEM分析
        5.2.2 SiC在熔块中的分解情况
        5.2.3 在熔块基体中熔剂氧化物对SiC分解的影响规律
    5.3 本章结论
6 抛釉废料制备瓷质砖坯体的研究
    6.1 基础配方组成
    6.2 原料配方的单因素实验
        6.2.1 高岭土的加入对坯体性能的影响
        6.2.2 硅灰石的加入对坯体性能的影响
    6.3 工艺参数的优化
        6.3.1 正交实验优化工艺参数
        6.3.2 优化工艺参数后的样品性能
    6.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硕士期间撰写的论文



本文编号:38016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38016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b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