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氧化锰材料的制备及润滑性能的探究
本文关键词:多孔氧化锰材料的制备及润滑性能的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采用水热法,对层状(OL)和孔状(Mg-OMS-1)结构氧化锰的合成过程进行了优化,系统研究了多孔氧化锰材料的合成规律,利用XRD、TG-DSC、SEM、FT-IR等分析方法对样品的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层状结构氧化锰材料的固体润滑性质,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在KOH-Mn2+-H2O2体系中,采用水热法直接合成出了层状(K-OL)结构氧化锰。研究结果表明,在晶化之前搅拌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K-OL相的纯度。如果不搅拌或者搅拌时间太短,则产物是K-OL和Mn3O4的混合相;搅拌时间到达6 h后,产物是K-OL纯相。K-OL相合成最佳摩尔比(KOH:H2O2:MnAc2=12:10:1),晶化温度150℃,晶化时间48 h。2、在NaOH-Mn2+-H2O2体系中,参照K-OL相的合成,采用水热法直接合成出了层状(Na-OL)结构氧化锰,搅拌时间固定为6 h。研究结果表明,Na-OL相合成最佳摩尔比(NaOH:H2O2:MnAc2=20:10:1),晶化温度150℃,晶化时间48 h。3、在LiOH-Mn2+-H2O2体系中,参照K-OL相的合成,采用水热法直接合成出了层状(Li-OL)结构氧化锰,搅拌时间固定为6 h。研究结果表明,Li-OL相最优合成条件:摩尔比(LiOH:H2O2:MnAc2=3:7:1),晶化温度50℃,晶化时间48 h。4、研究了在液体石蜡中添加不同相同浓度Li-OL/Na-OL/K-OL(0.5 wt.%、1.0 wt.%、1.5 wt.%、2.0 wt.%)后的摩擦学性质变化,通过对比发现,当K-OL添加量为1.0 wt.%时,PB值由基础油的431 N提高至510 N,承载力提高了。当添加1.0 wt.%的Na-OL时,WSD值由基础油的0.62 mm降为0.48 mm,具有抗磨效果。5、研究了在基础油PEG200中添加相同浓度Li-OL/Na-OL/K-OL(1.0wt.%)后的摩擦学性能变化,通过对比发现,三种油品的承载力PB值与基础油PEG200一致,均为549 N,对基础油的承载力没有改善;添加Na-OL/K-OL后,磨斑直径减小,起到了抗磨效果;添加Li-OL后,油品的摩擦系数明显降低,说明在减摩方面有所改善。另外,研究了在锂基脂中添加相同浓度Li-OL/Na-OL/K-OL(3.0 wt.%)的润滑性能数据,通过对比发现,添加三种材料之后,锂基脂的承载力PB值均有所提高,其中Na-OL的承载力PB值由353 N提高至549 N;Li-OL和Na-OL可以提高锂基脂的烧结负荷,PD值由1235 N分别提高至1568 N、1568 N。6、以掺杂Mg2+(nMn2+/nMg2+=15:1)的K-OL相为前驱体,在Mg(NO3)2溶液中水热环境下,研究了K-OL相到Mg-OMS-1相的转化条件,其中水热温度对相的转化有重要影响,如果温度低于220℃,将不能实现K-OL相到Mg-OMS-1相的转化。
【关键词】:多孔氧化锰 水热合成法 层状结构 摩擦学性能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137.1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3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3-27
- 1.1 引言13
- 1.2 多孔氧化锰材料的研究进展13-18
- 1.2.1 T[m×n] 型孔道结构的多孔氧化锰材料14-16
- 1.2.2 L[m×n] 二维层状结构的多孔氧化锰材料16-17
- 1.2.3 N[m×n] 三维网格结构的多孔氧化锰材料17-18
- 1.3 多孔氧化锰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其影响因素18-22
- 1.3.1 高温固相法19
- 1.3.2 溶胶— —凝胶法19-20
- 1.3.3 水热合成法20-22
- 1.4 多孔氧化锰材料的应用现状22-23
- 1.5 润滑添加剂简介23-24
- 1.6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24-27
- 第二章 实验部分27-33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27-28
- 2.1.1 实验原料27-28
- 2.1.2 实验仪器28
- 2.2 合成方法28-29
- 2.2.1 K-OL/Na-OL/Li-OL层状氧化锰的合成实验28-29
- 2.2.2 Mg-OMS-1 的合成实验29
- 2.3 多孔氧化锰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表征29-33
- 2.3.1 XRD表征29-30
- 2.3.2 形貌分析30
- 2.3.3 红外分析30
- 2.3.4 热重-差热分析30
- 2.3.5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测定30
- 2.3.6 摩擦性能评价30-33
- 2.3.6.1 润滑油(脂)的制备30-31
- 2.3.6.2 四球摩擦试验测试内容31-33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33-71
- 3.1 层状(OL)结构锰氧化合物的合成规律及其润滑性能评价33-63
- 3.1.1 K-OL的合成规律及其润滑性能评价33-41
- 3.1.1.1 K-OL的合成规律33-36
- 3.1.1.2 形貌分析36-37
- 3.1.1.3 红外光谱分析37
- 3.1.1.4 热稳定性分析37-39
- 3.1.1.5 润滑性能评价39-41
- 3.1.2 Na-OL的合成规律及其润滑性能评价41-49
- 3.1.2.1 Na-OL的合成规律41-44
- 3.1.2.2 形貌分析44
- 3.1.2.3 红外光谱分析44-45
- 3.1.2.4 热稳定性分析45-46
- 3.1.2.5 润滑性能评价46-49
- 3.1.3 Li-OL的合成规律及其润滑性能评价49-56
- 3.1.3.1 Li-OL的合成规律49-51
- 3.1.3.2 形貌分析51
- 3.1.3.3 红外光谱分析51-52
- 3.1.3.4 热稳定性分析52-53
- 3.1.3.5 润滑性能评价53-56
- 3.1.4 Li-OL/Na-OL/K-OL三者润滑性能比较56-63
- 3.1.4.1 Li-OL/Na-OL/K-OL三者在PEG200中的对比56-60
- 3.1.4.2 Li-OL/Na-OL/K-OL三者在锂基脂中的对比60-63
- 3.2 Mg-OMS-1 的合成规律及性质表征63-71
- 3.2.1 Mg-OMS-1 的合成规律63-67
- 3.2.2 形貌分析67-68
- 3.2.3 红外光谱分析68
- 3.2.4 热稳定性分析68-69
- 3.2.5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69-71
- 第四章 结论71-73
- 参考文献73-79
- 致谢79-81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碳酸法制取化学二氧化锰的研究[J];云南冶金;1983年05期
2 胡乐铭;;由非氧化锰矿转变为放电二氧化锰的探讨[J];中国锰业;1985年04期
3 关之飘;低品位二氧化锰活化提纯的研究[J];中国锰业;2000年01期
4 马子川,谢亚勃,张雪荣;二氧化锰分析方法的改进[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5 邹兴;侯丽娟;邹洁钢;;用空气直接氧化锰的水解物制备高视密度初级化学二氧化锰[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8期
6 宋静静;张萍;;低品位氧化锰矿中锰的还原回收[J];河北化工;2010年05期
7 耿世昌;干电池用二氧化锰及红锰的处理报告[J];化学世界;1957年01期
8 张其昕;;国外二氧化锰的生产研究概况与展望[J];金属矿山;1982年12期
9 学冶;铜—二氧化锰同时电解新工艺[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1983年06期
10 谌曙永;;比利时化学二氧化锰生产及其发展情况[J];中国锰业;198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素琴;赵家昌;黄可龙;;不同相二氧化锰的制备及其电性能[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孙晓丹;马春来;王毓德;李恒德;;一种新型氧化锰介孔相的制备方法[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1年
3 张熊;杨秀双;纪丽艳;王毅;陈旭;杨文胜;;亚甲基蓝插层二氧化锰复合材料剥离/组装法制备及其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4 林中魁;庄凯寒;陈锦毅;蔡健益;苏程裕;林鸿明;;气凝合成奈米氧化锰粉体之特性研究[A];中国颗粒学会2006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季辰辰;蔡长君;鲁振江;包淑娟;;层状二氧化锰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6 张治安;杨邦朝;邓梅根;胡永达;;氧化锰电极的微结构与电容行为研究[A];200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C];2004年
7 宋文娥;程方益;赵建智;陈军;;二氧化锰及其复合材料的化学制备和电极性能研究[A];第二十七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许乃才;乔山峰;唐秀花;刘宗怀;;不同形貌层状氧化锰的可控合成与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纳米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9 程方益;赵建智;宋文娥;马华;李春生;陈军;;高性能二氧化锰正极活性材料的研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10 王淑芬;张志成;刘华蓉;张伟;汪碧波;;γ-射线辐照一步法制备氧化锰/苯乙烯大孔复合材料及催化性能的研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8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记者 谭必文 通讯员 李焱华 王芳;泸溪攻克氧化锰还原核心技术[N];团结报;2011年
2 赵欢;用进口二氧化锰生产电解锰试验成功[N];团结报;2007年
3 本报特约记者 向民贵 通讯员 唐正海 胡建 周方俊 舒绍云 覃选生;风雨五载磨一剑[N];团结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魏静;锌二氧化锰“助力”可穿戴电子设备[N];中国证券报;2013年
5 特邀撰稿 向民贵 胡建 周方俊 唐雄英;风雨五载磨一剑[N];湖南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刁贵强;软化学法合成氧化锰及其催化和电化学性能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3年
2 魏春光;二氧化锰的隧道调控和电化学离子存储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3 蒋蓉蓉;纳米结构二氧化锰的制备及其作为电化学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张治军;方铁锰矿型生物氧化锰的形成及其对锌和铜的吸附机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5 张立珠;新生态二氧化锰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强化去除作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6 黄行康;二氧化锰的制备、结构表征及其电化学性能[D];厦门大学;2007年
7 杨晶晶;纳米水合二氧化锰氧化水中典型有机污染物的效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8 尹文新;在氯盐介质中同时电解铅和二氧化锰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9 朱刚;独特形貌氧化锰纳米电极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电容性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10 王建芳;新颖形貌氧化锰微/纳米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形成过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昕;基于三维多孔镍沉积二氧化锰电极电化学特性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魏汉可;微细粒氧化锰矿综合利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3 程丽军;多孔氧化锰材料的制备及润滑性能的探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4 张琼;生物氧化锰的形成及其与砷的交互作用[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5 马贺;微/纳米二氧化锰的制备及其电磁特性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王玉婷;纳米二氧化锰的可控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胡彩园;基于纳米二氧化锰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8 郄忠伟;超级电容器用纳米二氧化锰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9 陈娜;离子液体辅助条件下特异形貌氧化锰的可控制备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吴江丽;辉钼矿和二氧化锰共同焙烧新工艺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多孔氧化锰材料的制备及润滑性能的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10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431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