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gi多组分反应的海藻酸酰胺衍生物改性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
本文关键词:基于Ugi多组分反应的海藻酸酰胺衍生物改性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采用海藻酸酰胺衍生物通过Ugi多组分反应制备了新颖的聚合物-二氧化硅(Oct-Alg-Si O_2)纳米粒子.通过氢核磁共振波谱(~1H NM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Oct-Alg-Si O_2的结构和表面元素组分进行了表征.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Zeta电位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对Oct-Alg-Si O_2的形貌、粒径和胶体性能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海藻酸酰胺衍生物共价接枝到氨基二氧化硅(Si O_2-NH_2)纳米粒子的表面,提高了其平均直径,调控了其Zeta电位,在水介质中能够表现出良好的分散稳定性.以10%的液体石蜡为油相,采用Oct-Alg-Si O_2制备了Pickering乳液.在油水界面能够形成液滴粒径为5.7μm的稳定Pickering乳液.随着水相p H值的增大,乳液体积分数增大,稳定性增强.细胞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Oct-Alg-Si O_2纳米粒子具有极好的生物相容性.
【作者单位】: 海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
【关键词】: Ugi多组分反应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两亲性 Pickering乳液 海藻酸酰胺衍生物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1366010,21566009) 海南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批准号:ZDXM2014037)资助~~
【分类号】:TQ127.2
【正文快照】: 二氧化硅(Si O2)在体液中能够形成羟基磷灰石,是生物矿化和形成硬组织不可或缺的成分[1].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毒性、高比表面积和吸附性[2],在生物医药、生物医学成像和组织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成为生物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3~5].采用St錸ber[6]方法制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娃;李凤云;史志胜;黄珏;蔡强;张伟;;毫米级轻质高强度多孔二氧化硅球的制备与表征[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5年09期
2 颜慧琼;李嘉诚;冯玉红;胡文涛;刘若林;林强;;改性海藻酸钠活化SiO_2纳米粒子稳定载药Pickering乳液及释药性[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3年09期
3 刘国鹏;王君;李伟;刘尚营;孙德军;;不同形态双金属氢氧化物颗粒水分散体系及其稳定的Pickering乳液[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慧琼;陈秀琼;李嘉诚;冯玉红;伍剑博;林强;史载峰;王向辉;;基于Ugi多组分反应的海藻酸酰胺衍生物改性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6年05期
2 陈秀琼;颜慧琼;冯玉红;史载锋;王向辉;林强;;海藻酸辛酰胺的制备及其协同氨基SiO_2纳米粒稳定液体石蜡/水乳液的研究[J];日用化学工业;2016年04期
3 陈芳;陈助国;孙会昭;孟繁想;马晓燕;;阴离子对SiO_2-PNIPAM构筑温敏Pickering乳液稳定性的影响[J];物理化学学报;2016年03期
4 朱维耀;张维俊;蔡强;曹孟菁;杨连枝;李娃;;可控粒径mTiO_2/mSiO_2及其中空结构mSiO_2微球制备[J];材料导报;2016年04期
5 王瑞;李嘉诚;冯玉红;黄俊浩;伍剑博;向飞;;两亲性海藻酸衍生物对纳米TiO_2颗粒在水溶液中聚集行为的影响[J];精细化工;2016年02期
6 高党鸽;冯军芳;吕斌;马建中;;Pickering乳状液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制革中的前景展望(续)[J];中国皮革;2015年13期
7 彭伟;王丽君;乔秀颖;邵正中;孙康;;天然蚕丝丝素蛋白的乳化活性[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5年05期
8 陈秀琼;颜慧琼;李嘉诚;冯玉红;史载锋;王向辉;林强;;Ugi反应海藻酸衍生物协同疏水改性高岭土稳定Pickering乳液的制备[J];日用化学工业;2015年04期
9 王春修;冯玉红;林强;颜慧琼;陈秀琼;黄俊浩;黄文红;李嘉诚;;胆固醇改性海藻酸钠衍生物对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稳定性的影响[J];农药学学报;2015年02期
10 高鹏博;冯玉红;李嘉诚;颜慧琼;黄俊浩;武田田;黄文红;;改性海藻酸钠聚集行为对电纺纳米纤维形貌的影响[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5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红宁;戎霄;黄维秋;韩路;王涛;陈若愚;;囊泡状二氧化硅的合成及油气吸附性能[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4年12期
2 彭策;牟鸣薇;谢诗航;蔡强;;二元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调控合成不同形貌的介孔二氧化硅[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4年09期
3 牟鸣薇;彭策;王颂;金春阳;曹献英;蔡强;;二元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法合成介孔氧化硅囊泡[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3年06期
4 刘国鹏;王君;李伟;刘尚营;孙德军;;不同形态双金属氢氧化物颗粒水分散体系及其稳定的Pickering乳液[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3年02期
5 刘福建;韩冰;曹洋;邹永存;孟祥举;肖丰收;;高温水热合成具有超低介电常数的规则介孔氧化硅材料[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2年09期
6 王朝阳;宁印;陈云华;童真;;光交联Pickering乳液中的粒子稳定剂制备胶体体微胶囊[J];化学学报;2012年16期
7 张卫红;范晓东;田威;范伟伟;程广文;;紫外光引发Pickering乳液聚合制备中空复合微球的研究[J];化学学报;2011年17期
8 刘国鹏;刘尚营;王君;孙德军;;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聚丙烯酸钠水分散体系的双絮凝现象及机理探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0年10期
9 杨飞;王君;蓝强;孙德军;李传宪;;Pickering乳状液的研究进展[J];化学进展;2009年Z2期
10 李财富;张水燕;王君;冯绪胜;孙德军;徐健;;Brij类表面活性剂与Laponite纳米颗粒的相互作用及其稳定乳液的研究[J];化学学报;2008年2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辉;高瑞;;Ugi/原子转移自由基环合反应合成γ-丁内酰胺的研究[J];有机化学;2011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琰;Ugi反应与Micheal反应联用构建2,5-二羰基哌嗪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4年
2 孙德广;Ugi多组分反应探索及含5-甲基异VA唑基均三唑联苯四唑新衍生物的合成[D];兰州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Ugi多组分反应的海藻酸酰胺衍生物改性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40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494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