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岩纤维增强水泥砂浆的拉破坏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玄武岩纤维增强水泥砂浆的拉破坏试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为了研究玄武岩纤维(BF)增强水泥砂浆在拉应力作用下的变形破坏过程,利用巴西劈裂试验和数字散斑相关方法,研究了BF增强水泥砂浆在拉破坏过程中变形场的演化。结果表明:(1)BF含量相同时,试件的抗拉强度随养护时间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2)养护时间相同时,抗拉强度随玄武岩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3)当拉应力较小时,试件内部存在局部小变形区;拉应力增加,局部小变形区面积增加,相邻的局部变形区相互合并,形成更大的局部变形区;局部大变形区相互合并形成应变局部化带;最终应变局部化带发展成宏观裂纹;(4)相同养护时间,BF含量小于0.1%时,BF含量增加,应变局部化带的形成位置逐渐向峰值载荷移动;(5)BF提高了水泥砂浆颗粒间的连接强度,使抗拉强度提高;试件破坏时,硅酸盐化合物先破坏,BF后破坏。
【作者单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建筑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水泥砂浆 拉破坏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 局部变形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04136,51274110,51304106)
【分类号】:TQ177.62
【正文快照】: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ensile Failure ofCement Mortar Reinforced by Basalt FiberYANG Jian-lin1,2,WANG Lai-gui2,PAN Ji-wei2,XI Yan-hui2,LI Xi-lin3,LONG Lv-wei1(1.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Fuxin 123000,Ch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润秋;;汶川8.0级地震触发崩滑灾害机制及其地质力学模式[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华;段建;;动力荷载作用下土质边坡加速度响应规律分析[J];长沙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2 刘建华;付宏渊;吕东滨;;岩质边坡动力失稳机制及数值模拟研究[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0年03期
3 许强;董秀军;;汶川地震大型滑坡成因模式[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4 王猛;王军;江煜;马晓波;;汶川地震地质灾害遥感调查与空间特征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0年04期
5 黄润秋;李为乐;;汶川地震触发崩塌滑坡数量及其密度特征分析[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9年03期
6 赵建军;巨能攀;李果;黄润秋;;汶川地震诱发罐滩滑坡形成机制初步分析[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0年02期
7 裴向军;郝永峰;张军新;袁进科;;老鹰岩滑坡成因机制与运动特征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0年04期
8 许冲;戴福初;徐锡伟;;汶川地震滑坡灾害研究综述[J];地质论评;2010年06期
9 高玉峰;范昭平;吴勇信;;基于Bishop条分法的多点多向地震动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10 刘新荣;胡元鑫;葛华;戚大贺;;“5.12汶川地震”映秀极震区地震滑坡编目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Rock avalanches triggered by oblique-thrusting during the 1 2 May 2008 Ms 8.0 Wenchuan earthquake,China[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2 许冲;戴福初;徐锡伟;;汶川地震滑坡灾害研究综述[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1年
3 许冲;戴福初;姚鑫;赵洲;肖建章;;基于GIS与确定性系数分析方法的汶川地震滑坡易发性评价[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1年
4 贾俊;黄润秋;巨能攀;赵建军;李果;;强震作用下陡倾顺层岩质边坡失稳机制研究[A];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暨“工程地质与海西建设”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余业;黄润秋;巨能攀;赵建军;李果;;汶川地震诱发大竹坪崩塌运动过程研究[A];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暨“工程地质与海西建设”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猛;王军;江煜;马晓波;;汶川地震灾区北川县地震地质灾害遥感调查与分析[A];中国遥感应用协会2010年会暨区域遥感发展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黄理兴;;岩石动力学研究现状与展望[A];2009—2010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科发展报告[C];2010年
8 孙萍;殷跃平;吴树仁;陈立伟;;东河口滑坡岩石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质试验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裴钻;许强;黄润秋;;汶川大地震触发拉裂-剪断型滑坡力学模式研究[A];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雷艳;周晓平;王智阳;康晓娟;;水泊峡水电站Ⅶ#滑坡稳定分析与治理方案研究[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3年)[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洪涛;甘肃中南部滑坡、泥石流灾害机制及防灾可持续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李军霞;西藏隆子县滑坡灾害形成机理及非线性预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树丰;汶川地震滑坡微型桩防治工程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4 王建;地震作用下路基工程破坏机理及抗震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5 徐光兴;地震作用下边坡工程动力响应与永久位移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罗永红;地震作用下复杂斜坡响应规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7 闫亮;龙门山活动构造与汶川地震地表破裂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8 赵体;岩土边坡地震稳定性临界加速度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9 杨庆华;强扰作用下砂堆模型及崩塌滑坡动力学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10 李德营;三峡库区具台阶状位移特征的滑坡预测预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春燕;玄武岩纤维贫混凝土基层复合式沥青路面结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2 王模;玄武岩纤维增强大粒径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3 姜丽梅;低硅烧结矿分形结构及冶金性能的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2年
4 李慧芳;耐高温玄武岩覆膜滤料的制备与性能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5 汪晖;玄武岩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李爽娜;玻璃纤维/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材料配方与性能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7 黄智;玄武岩纤维混凝土路用性能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8 朱翠冉;玄武岩纤维钢筋混凝土梁疲劳试验性能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3年
9 胡芯国;混凝土开裂及粘结性能的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李梦梦;混掺纤维高强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跃平;;汶川八级地震地质灾害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8年04期
2 许强;黄润秋;;5.12汶川大地震诱发大型崩滑灾害动力特征初探[J];工程地质学报;2008年06期
3 黄润秋;裴向军;李天斌;;汶川地震触发大光包巨型滑坡基本特征及形成机理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8年06期
4 李勇;黄润秋;周荣军;Alexander L.DENSMORE;Michael A.ELLIS;闫亮;董顺利;Nicholas RICHARDSON;张毅;何玉林;陈浩;乔宝成;马博琳;;龙门山地震带的地质背景与汶川地震的地表破裂[J];工程地质学报;2009年01期
5 黄润秋;李为乐;;汶川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断层效应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9年01期
6 黄润秋;;“5·12”汶川大地震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及其对灾后重建影响的建议[J];中国地质教育;2008年02期
7 陈运泰;;汶川特大地震的震级和断层长度[J];科技导报;2008年10期
8 刘洪兵,朱f^;地震中地形放大效应的观测和研究进展[J];世界地震工程;1999年03期
9 周荣军;黄润秋;雷建成;何玉林;黎小刚;王世元;叶友清;刘玉法;亢川川;梁明剑;戈天勇;何强;黄伟;;四川汶川8.0级地震地表破裂与震害特点[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11期
10 黄润秋;李为乐;;“5.12”汶川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振军;李克智;王闯;李贺军;;短切碳纤维水泥砂浆的电磁波反射性能[J];功能材料;2010年S1期
2 汪遗柱;;“风送法”钢管水泥砂浆内防腐涂层不均匀的分析及改进意见[J];石油施工技术;1981年03期
3 彭海龙;高培伟;王华侨;耿飞;高翔;习雨同;;掺不同功能材料水泥砂浆力学与电热性能的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4年01期
4 蔡安兰,严生;水泥基体参数对水泥砂浆干缩性能的影响[J];水泥工程;2004年06期
5 何登良,董发勤,邓跃全;功能矿物在防氡防辐射水泥砂浆中的应用[J];矿产综合利用;2005年02期
6 黄颖星;严生;蔡安兰;邓敏;;养护条件对水泥砂浆干缩性能的影响[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7 王海娟;何小芳;张义顺;李刚垒;;掺废旧玻璃水泥砂浆的力学性能及工作性能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1年04期
8 沈善德;;压缩机基础的环氧水泥砂浆施工[J];石油工程建设;1991年06期
9 魏同一;笼式水泥砂浆取样器[J];探矿工程;1993年02期
10 郑志伟;龚爱民;彭玉林;;丙烯酸酯共聚乳液改性水泥砂浆性能的试验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保国;张琴;马玲;蹇守卫;黄洪财;朱艳超;;水泥砂浆改性剂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商品砂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杜修力;王阳;路德春;;水泥砂浆材料的力学特性试验研究[A];第2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薛志刚;胡时胜;;水泥砂浆在主动围压下的动态力学性能[A];第六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张明;黄风雷;;径向惯性对水泥砂浆动态压缩强度的影响[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何代华;王培铭;;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与钢板的粘结性能[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陈晓业;王培铭;张国防;张永明;;憎水剂对水泥砂浆力学性能和吸水性能的影响[A];第二届全国商品砂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建琦;;水下封堵水泥砂浆的研制及现场应用[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孙红尧;;聚合物树脂水泥砂浆修补和防腐蚀技术[A];高性能防腐蚀涂装及表面保护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第16届全国表面保护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9 宋生辉;刘福田;;聚合物乳液与纤维对水泥砂浆物理性能的影响[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刘鹏;周宗辉;程新;高兴凯;单立福;;阿利特-硫铝酸钡钙水泥砂浆干缩性能研究[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军;水泥砂浆地坪质量通病的原因及防治[N];中国建材报;2009年
2 ;水泥砂浆地坪质量通病的原因及防治[N];中华建筑报;2009年
3 记者 李文聪;传统水泥砂浆与特种砂浆无法相比[N];中国建材报;2014年
4 夏柏龙 陈启华 张旭;水泥砂浆地坪质量通病的原因及防治[N];中华建筑报;2006年
5 代水;水泥砂浆抹灭有替代品[N];中国商报;2001年
6 方季;德国推出新型建筑用砖[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7 程洪花;沼气池漏气十因素[N];湖南科技报;2009年
8 张水祥 卢福明 卢敏君(浙江绍兴);浅谈住宅地面返潮的原因及处理方法[N];建筑时报;2008年
9 候一;浅谈铺路石施工[N];中国建材报;2004年
10 张卫平;郭关朝;中空塑合隔间墙亮相天津[N];中国建材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娟;碱矿渣水泥石碳化行为及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玄武岩纤维增强水泥砂浆的拉破坏试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80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498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