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自释釉紫砂器皿的制备

发布时间:2017-06-29 20:08

  本文关键词:自释釉紫砂器皿的制备,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以瑞金紫砂和红土为主要原料,Na HCO3作主要活化剂,制备出一种具有宜兴紫砂油性特征的自释釉紫砂器皿。实验首先分别利用XRF、XRD、DTA-TG对原料的化学组成、晶相结构、热效应进行了分析,通过调整原料配比和热工制度,确定了自释釉紫砂器皿的基体。通过调整基体原料中活化剂的用量控制自释釉效果,利用SEM对釉层厚度进行表征。研究表明:当原料配比为瑞金紫砂65∶红土12∶广东黑泥8∶紫木节10∶叶腊石5,活化剂用量为外加3%,烧成温度为1130℃时,制备出了光泽度达3.4%,吸水率达2.98%,釉层厚度达70μm,赋有温润油脂感外观的紫砂器皿。
【作者单位】: 景德镇陶瓷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西省陶瓷研究所;
【关键词】紫砂 自释釉 制备
【分类号】:TQ174.71
【正文快照】: 0引言江苏宜兴是紫砂陶的发源地,制陶历史悠久,所推出的紫砂产品备受世人推崇,在国内外享有盛名[1-3]。宜兴紫砂的特征之一在于将产品放在自然光下表面能反射一定光泽,从而在外观上呈现出温润感[4]。目前,市场上的宜兴紫砂仿品为达到这一效果通常采用先将坯体高温素烧,然后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国宏;;紫砂花货创作造型初探[J];江苏陶瓷;2006年S1期

2 范宜娟;;紫砂筋纹器的创作初探[J];江苏陶瓷;2006年S2期

3 马志远;;紫砂:自然与艺术之和谐[J];江苏陶瓷;2007年02期

4 李园林;;漫谈紫砂筋纹器之美[J];江苏陶瓷;2007年S1期

5 倪顺生;;紫砂“文房四宝”创作漫议[J];江苏陶瓷;2008年01期

6 陈国宏;朱荣妹;;紫砂花货创作造型初探[J];江苏陶瓷;2009年01期

7 钱建荣;;谈新时代紫砂艺人的自我修养[J];江苏陶瓷;2010年06期

8 吴贞裕;;古雅秀丽的紫砂筋纹器[J];江苏陶瓷;2010年04期

9 申屠国洪;;漫谈紫砂雕塑的特点[J];佛山陶瓷;2012年04期

10 赵洪利;;从紫砂“花”型壶品味自然世界[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达;时顺华;;紫砂——宜兴的城市名片[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翠;紫砂炊具机会来了[N];广东科技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黄辉;紫砂王国的“搅局者”[N];中国文化报;2013年

3 ;陶都宜兴三年禁采紫砂泥[N];东方早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杨应奇;陶都:请留些紫砂给子孙[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袁柳 许元强;紫砂申遗:一场艰苦的“保卫”战[N];无锡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陈丽 何振兴;为紫砂保护而“战”[N];宜兴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陈丽;紫砂议案“锻造”紫玉金砂[N];宜兴日报;2007年

8 吕宁;葛武英:寻找紫砂最初那份心境[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9 闵德强;宜兴紫砂泥注册商标[N];无锡日报;2008年

10 赵辉 杨捚;维护紫砂声誉是我们共同的责任[N];宜兴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召晴;紫砂产业平台化商业模式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2 林泠;环保型抗菌紫砂陶瓷的研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3 胡付照;紫砂茶具的文化价值研究[D];江南大学;2007年

4 吴潇园;紫砂茶具设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5 侯亮;继承与创新—紫砂茶具的现代设计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6 杨柳;紫砂光器设计及其审美特质研究[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0年

7 吴芝娟;明代紫砂泥片成型工艺发展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8 刘硕;中国茶业博物馆“紫砂茶韵”展陈设计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4年

9 刘林媛;宜兴紫砂茶具禅意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自释釉紫砂器皿的制备,,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91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4991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b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