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生纳米氧化锌对大肠杆菌生物效应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8 22:09

  本文关键词:生纳米氧化锌对大肠杆菌生物效应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纳米氧化锌 抗菌机制 大肠杆菌 锌离子 表面电性


【摘要】:纳米氧化锌(Nano ZnO)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纳米材料之一,具备良好的光电性能和独特的抗菌性能。其抗菌活性和抗菌机制的研究,正成为目前纳米生物效应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探究了室内环境下Nano ZnO对大肠杆菌(E.coli)的主要抗菌机制,并对Nano ZnO进行表面改性,制备出三种表面连接不同电性长链有机分子的Nano ZnO,并探究了表面电荷对其抗菌性能的影响。具体工作如下:(1)首先测定Nano ZnO在LB培养液中溶出的锌离子(Zn~(2+))含量,发现在LB培养液中,Zn~(2+)的饱和溶出量约为55 mg/L,通过对比实验及避光实验证明,室内环境下Nano ZnO的主要抑菌机制是Zn~(2+)的溶出;分别测定125 mg/L的Nano ZnO和与其溶出量相等的Zn~(2+)(50 mg/L)作用下E.coli内源荧光、细胞膜电位以及核酸蛋白总量的变化,结果进一步证明Zn~(2+)溶出在Nano ZnO抗菌机制中处于主导地位,两者对E.coli的具体作用有粘附细胞壁、改变膜电位、损伤DNA和结合蛋白质使其失活等。(2)利用羧基与Nano ZnO表面羟基的酯化反应,将十六烷基二甲基羧乙基季铵盐(QAC)、油酸(OA)和十八烷二酸(ODA)这三种长链分子修饰到Nano ZnO表面,发现QAC、OA、ODA与Nano ZnO的质量比分别为1%,32%和16%时,达到最大修饰量。表征结果证明了QAC、OA、ODA成功修饰到Nano ZnO表面,并使Nano ZnO表面分别带正电荷、非电性和负电荷。抗菌实验表明Nano ZnO的表面电中性时,对E.coli的抗菌活性最强,而表面电荷的存在则会减弱Nano ZnO的抗菌性。上述研究为进一步理解Nano ZnO的抗菌机制奠定了基础,对其开发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纳米氧化锌 抗菌机制 大肠杆菌 锌离子 表面电性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132.41;R378.2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8
  • 缩略语表8-9
  • 第一章 绪论9-23
  • 1.1 引言9-10
  • 1.2 Nano ZnO材料10-14
  • 1.2.1 Nano ZnO的基本性质10
  • 1.2.2 Nano ZnO的制备方法10-12
  • 1.2.3 Nano ZnO的表面改性12-14
  • 1.3 Nano ZnO的生物毒性研究进展14-16
  • 1.3.1 微生物15
  • 1.3.2 植物15
  • 1.3.3 动物15-16
  • 1.4 Nano ZnO的抗菌活性及机理研究16-22
  • 1.4.1 Nano ZnO抗菌活性的影响因素18-20
  • 1.4.2 Nano ZnO的抗菌机理20-22
  • 1.5 本文研究思路及意义22-23
  • 第二章 Nano ZnO对E.coli的抗菌机理的研究23-36
  • 2.1 引言23-24
  • 2.2 试剂与仪器24-25
  • 2.2.1 试剂24-25
  • 2.2.2 主要仪器25
  • 2.3 实验方法25-28
  • 2.3.1 Nano ZnO及Zn~(2+)的抗菌实验25-27
  • 2.3.2 Nano ZnO溶出Zn~(2+)的含量测定27
  • 2.3.3 Nano ZnO对E.coli的抗菌机理27-28
  • 2.4 结果与讨论28-35
  • 2.4.1 Nano ZnO及Zn~(2+)的抗菌性28-30
  • 2.4.2 Nano ZnO抗菌机理30-32
  • 2.4.3 Nano ZnO和Zn~(2+)对E.coli的作用机制32-35
  • 2.5 本章小结35-36
  • 第三章 不同电性长链有机物修饰的Nano ZnO的抗菌性研究36-49
  • 3.1 引言36-37
  • 3.2 试剂与仪器37-38
  • 3.2.1 试剂37
  • 3.2.2 主要仪器37-38
  • 3.3 实验方法38-40
  • 3.3.1 十六烷基二甲基羧乙基季铵盐修饰Nano ZnO38-39
  • 3.3.2 油酸修饰Nano ZnO39
  • 3.3.3 十八烷基二酸修饰Nano ZnO39
  • 3.3.4 修饰后的Nano ZnO的表征方法39-40
  • 3.3.5 不同电性长链有机物修饰的Nano ZnO的抗菌实验40
  • 3.3.6 不同电性长链有机物修饰的Nano ZnO溶出Zn~(2+)的含量测定40
  • 3.4 结果与讨论40-48
  • 3.4.1 反应条件优化40-44
  • 3.4.2 Nano ZnO修饰后产物的表征44-46
  • 3.4.3 不同电性长链有机物修饰Nano ZnO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46-48
  • 3.5 本章小结48-49
  • 第四章 总结及展望49-51
  • 4.1 全文总结49-50
  • 4.2 Nano ZnO的生物毒性机理及应用研究展望50-51
  • 参考文献51-59
  • 致谢59-60
  • 附录60-61
  • 硕士期间已发表论文61
  • 硕士期间参加科研项目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耀星;常州建成年产百吨级纳米氧化锌生产线[J];粉末冶金工业;2001年01期

2 刘建伟,刘有智,张艳辉;超重机的操作参数对纳米氧化锌粒径的影响[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3 詹国平,黄可龙,刘素琴;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及应用[J];化学工程师;2001年05期

4 ;纳米氧化锌生产技术[J];有色冶金节能;2001年03期

5 陈志宏;纳米氧化锌的进展——记山西丰海纳米科技有限公司2002年专家年会[J];橡胶工业;2002年04期

6 马正先,韩跃新,郑龙熙,刘建彬;纳米氧化锌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J];矿产保护与利用;2002年01期

7 ;重庆开发成功一维针状纳米氧化锌[J];辽宁化工;2002年12期

8 王玉棉,侯新刚,王大辉,王胜;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技术及应用[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02年03期

9 陈月辉 ,施倩 ,吕珏 ,曹晨 ,文彦;纳米氧化锌在鞋类中的应用展望[J];中国皮革;2002年06期

10 马正先,韩跃新,郑龙熙,刘建彬;纳米氧化锌的应用研究[J];化工进展;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国跃;;西部地区氧化锌纳米原料基地建设及面向21世纪产业发展战略[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刘春光;罗青松;;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技术与应用进展[A];2004年中国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印万忠;丁亚卓;;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技术现状和发展概况[A];中国纳米级无机粉体材料发展·节能·环保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李明;李玉芳;;纳米氧化锌的生产和应用进展[A];中国纳米级无机粉体材料发展·节能·环保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覃爱苗;陈海念;唐平;吴建平;;纳米氧化锌-竹炭复合物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3分册)[C];2010年

6 覃爱苗;;纳米氧化锌-竹炭复合物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7 胡泽善;王立光;何滔;叶毅;张波;娄芳;唐德东;董浚修;陈国需;;纳米氧化锌抗磨减磨添加剂的研究[A];'99摩擦学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骆天荣;;纳米氧化锌的生产与应用[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1年

9 袁方利;尹春雷;黄淑兰;李晋林;;纳米氧化锌制备和应用研究进展[A];纳微粉体制备与应用进展——2002年纳微粉体制备与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王利勇;丁士文;张绍岩;;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及其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三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下卷)[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军民邋高鹏飞;纳米氧化锌在断奶子猪饲料中的应用[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2 特约通讯员 张建设;稷山年产5万吨纳米氧化锌工程开工[N];运城日报;2010年

3 海峡;纳米氧化锌赋予纺织品新内涵[N];中国纺织报;2003年

4 伍思成;活性纳米氧化锌强势推向陶瓷产业[N];中国建材报;2004年

5 ;活性纳米氧化锌亮相[N];中国建材报;2004年

6 王靖;活性纳米氧化锌强势推向陶业[N];中华建筑报;2004年

7 记者 陶璐璐;河北宁纺集团研制成功纳米氧化锌功能整理面料[N];中国纺织报;2011年

8 ;国产活性纳米氧化锌粉体研制成功[N];今日信息报;2004年

9 魏程;活性纳米氧化锌成为陶瓷产业新原料[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4年

10 ;走进微观世界[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健;钛复合纳米氧化锌多孔抗菌涂层的制备及在经皮种植中的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6年

2 王昕;模板法低维纳米氧化锌的制备与表征[D];浙江大学;2007年

3 吴长乐;纳米氧化锌的形貌控制及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王之盛;纳米氧化锌的营养生理效应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5 王辉虎;纳米氧化锌的控制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严群;稀土氧化物及纳米氧化锌掺杂压敏材料的制备及机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7 赵士超;H_2O_2溶液反应法制备纳米氧化锌颗粒及表征[D];浙江大学;2006年

8 涂敏;亚硝酸盐对纳米氧化锌和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损伤蛋白质的促进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张金洋;纳米氧化锌和二氧化钛的毒性效应及致毒机制探讨[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10 郭创奇;聚氨酯基复合材料的阻尼及水声吸声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璋;纳米氧化锌及其复合体的防霉和霉菌毒素吸附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2 毛志强;超临界(亚临界水)法连续制备形貌可控的纳米氧化锌及其光催化性能[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3 陈玉莹;纳米氧化锌对HEK293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4 杨利姣;锌渣氧粉低温湿化学法制备纳米氧化锌的研究[D];桂林理工大学;2015年

5 王倩倩;有色冶炼行业低价值物料的高值化利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李凤连;湿法回收电炉烟尘中锌的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5年

7 张淑慧;纳米氧化锌对小鼠的毒性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8 晏新程;纳米氧化锌和乐果对小鼠协同亚急性毒性效应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9 吕佩佩;棉织物表面纳米氧化锌的可控生长与性能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5年

10 王贺艳;纳米氧化锌的合成、改性及气敏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599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5599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c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