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炭改性及其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30 02:02

  本文关键词: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炭改性及其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泡沫炭 填充改性 相变材料 储能


【摘要】:用石墨泡沫作为相变储能材料的容器具有提高传热速率、增强材料强度、耐腐蚀、耐环境老化而且提升相变材料使用寿命的特点。但是石墨泡沫导热和力学性能的研究还有优化的空间,尤其是对于石墨泡沫改性应用在相变储能领域仍然少有人研究。作者以采用自发泡法制备泡沫炭生料,并经过碳化和石墨化得到石墨泡沫。再将相变材料用熔融浸渗法与碳泡沫或者石墨泡沫复合,研究内容包括:1、在中间相沥青基发泡过程中,选择适合的发泡温度330℃,并调整发泡压力从2MPa到10MPa,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其微观形貌结构的改变,用激光热导仪和万能试验机探究压力对泡沫炭体积密度、物理性能的影响。2、对中间相沥青进行掺杂改性,调制中间相沥青浆料,添加纳米碳粉、石墨粉、纳米碳管和碳化硼粉末进行改性,研究孔隙率、孔径分布、韧带宽度、石墨化度和结晶度等性能受到改性填料的影响,比较得出,添加20wt%石墨粉对泡沫炭的力学性能有最优的影响,抗压强度可以达到8.07MPa,添加1wt%纳米碳管在1600℃碳化条件下可以达到导热最优效果,为7.1 W/(m·K),石墨化后可达到14.51W/(m·K)。3、使用熔融浸渗法将纯泡沫炭和改性泡沫炭分别复合,比较浸渗比率、相变潜热改性前后的不同发现:综合考虑导热和抗压强度后,选择添加1wt%纳米碳管得到的相变材料为最佳工艺条件,浸渗率为164.4%,潜热为142.5kJ/kg。
【关键词】:泡沫炭 填充改性 相变材料 储能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B34;TQ127.1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绪论12-38
  • 1.1 前言12
  • 1.2 研究现状12-36
  • 1.2.1 泡沫炭研究现状12-25
  • 1.2.2 相变储能材料研究现状25-35
  • 1.2.3 碳基相变储能材料研究进展35-36
  • 1.3 本文的创新之处36-38
  •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表征手段38-44
  • 2.1 实验所用原材料及设备38-39
  • 2.1.1 原料与试剂38
  • 2.1.2 装置与设备38-39
  • 2.2 实验方案与技术路线39-40
  • 2.2.1 泡沫炭制备39
  • 2.2.2 泡沫炭的改性及相变复合材料的制备39-40
  • 2.2.3 相变材料选择及浸渗工艺分析40
  • 2.3 测试分析方法40-44
  • 2.3.1 热失重分析(TG)40-41
  • 2.3.2 中间相沥青的显微结构41
  • 2.3.3 泡沫炭微观形貌测试41
  • 2.3.4 密度及真气孔率测试41
  • 2.3.5 力学性能测试41
  • 2.3.6 热导率测试41
  • 2.3.7 石墨的晶体结构参数41-44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44-66
  • 3.1 泡沫炭的制备工艺探究44-49
  • 3.1.1 发泡温度及相关性能探究44-45
  • 3.1.2 发泡压力及其对泡沫炭微观孔隙结构的影响45-47
  • 3.1.3 发泡压力及其对泡沫炭力学性能的影响47-48
  • 3.1.4 发泡压力及其对泡沫炭微观韧带结构的影响48-49
  • 3.2 泡沫炭的改性及表征49-59
  • 3.2.1 不同填料对于泡沫炭微观孔隙结构的影响49-50
  • 3.2.2 不同填料对于泡沫炭力学性能的影响50-51
  • 3.2.3 不同填料对于泡沫炭微观韧带结构的影响51-53
  • 3.2.4 石墨粉对于泡沫炭性能的影响53-54
  • 3.2.5 纳米碳管对于泡沫炭性能的影响54-56
  • 3.2.6 添加不同填料对泡沫炭导热性能的影响56-59
  • 3.3 改性泡沫炭相变储能材料浸渗性能的研究59-66
  • 3.3.1 几种相变材料的比较59-61
  • 3.3.2 不同填料对泡沫炭浸渗性能的影响61-66
  • 第四章 结论66-68
  • 参考文献68-76
  • 致谢76-78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78-80
  • 作者与导师简介80-81
  • 附件81-8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同起,王成扬;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炭的制备与结构表征[J];无机材料学报;2005年06期

2 王小宪;李铁虎;魏宏艳;林起浪;冀勇斌;;泡沫炭的制备和性能[J];材料导报;2005年05期

3 孙大航;刘贵山;邱介山;马铁成;;磷酸盐浸渍泡沫炭的抗氧化性能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6年06期

4 陈青香;李铁虎;庄强;李风娟;程有亮;;制备工艺对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炭结构的影响[J];炭素技术;2010年04期

5 赵景飞;李铁虎;高长超;赵廷凯;;泡沫炭的最新研究进展[J];炭素技术;2011年05期

6 赵鑫;李伟;刘守新;李斌;;泡沫炭的制备及应用[J];林产化学与工业;2012年03期

7 许静贤;郭领军;刘宁坤;李贺军;李克智;;微通道换热器用泡沫炭的制备及改性[J];炭素技术;2014年02期

8 安秉学;李同起;王成扬;;发泡条件对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炭形成的影响[J];炭素技术;2005年06期

9 王小军;杨俊和;詹亮;乔文明;张睿;梁晓怿;凌立成;;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炭的制备、结构及性能[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10 陈青香;李铁虎;李风娟;庄强;程有亮;;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炭的研究进展[J];炭素技术;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锐;刘守新;;热塑性树脂基落叶松泡沫炭的制备[A];第九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张伟;王成扬;王妹先;张晓林;;石油系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炭的制备研究[A];第20届炭—石墨材料学术会论文集[C];2006年

3 肖南;凌铮;王六平;周颖;邱介山;;有序中孔炭/泡沫炭整体结构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A];第22届炭—石墨材料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锐;网状木质基泡沫炭的制备与表征[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2 戈敏;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炭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3 鲍英;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炭的可控制备及若干应用探索[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4 李万千;纤维改性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炭的制备及其结构和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王妹先;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炭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正浩;泡沫炭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2 陈智明;新型树脂基泡沫炭材料的制备、结构及性能[D];福州大学;2013年

3 罗蓓;烯丙基COPNA-BMI共聚树脂基泡沫炭材料的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4 屈丽娟;烯丙基醚化酚醛改性BMI树脂基泡沫炭材料的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5 杨柳;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炭内表面化学镀铜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6 陈航;煤基活性泡沫炭制备及用于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7 苏悦阳;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炭改性及其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8 张翠翠;泡沫炭的结构控制及其应用探索[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李平;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炭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10 郝冬冬;非石墨化泡沫炭的浸渍动力学及其裂纹形成机理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920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5920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8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