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基于现代分析技术的仿古瓷与古名瓷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06 07:19

  本文关键词:基于现代分析技术的仿古瓷与古名瓷对比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仿古瓷 古名瓷 物理性能和反射光谱 金相显微镜 X射线衍射 扫描电镜


【摘要】:汝、钧、官、哥、定是著名的宋代五大名瓷。科技工作者通过现代的实验手段,对宋代五大名瓷做了各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但是对于现代窑口生产的高仿陶瓷做的研究并不多,为了探究现代仿古瓷的艺术特点,我们选择了一批仿宋代五大名瓷样品,用现代分析技术手段,对这批瓷器的特点进行了一些研究,同时与对应的古陶瓷样品相比较。本文采用物理性能分析、反射光谱分析、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6种实验方法对样品进行分析,得到了以下一些结论:仿钧瓷样品的孔隙率和吸水率比钧官瓷样品要大;仿汝瓷样品的孔隙率和吸水率比古汝瓷样品小很多;仿哥瓷样品与仿官瓷样品的孔隙率和吸水率都比较大;仿定窑白瓷样品的孔隙率和吸水率非常小,除一个特殊的大一些,其它的都在0.6%以下。用反射曲线表示样品釉表面的反射光谱,发现仿瓷样品与古瓷样品的反射曲线有很大的不同,仿汝瓷样品的反射率要比古汝瓷样品的反射率高,但是做过旧的古汝瓷样品反射率比较低,其它釉色的样品反射曲线也都各有特点。在金相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现代仿古瓷器样品与古瓷器样品表面有明显的不同,现代仿古瓷器表面干净,而古瓷器样品表面有许多杂乱而清晰的划痕,即使做过旧的仿瓷样品,表面也只有少量轻浅的划痕。用X射线衍射分析陶瓷胎的物相组成。各种仿古瓷器胎样品的物相中,主要含有未熔融石英、?-石英、莫来石和矽线石,大多都没有方石英;钧官瓷样品的胎中含有莫来石和未熔融石英、方石英;古哥窑样品和古官窑样品中,只发现了未熔融石英和不稳定的莫来石结构。从化学组成上看,少数仿钧瓷与古钧瓷化学组成上差别不大,大部分仿钧瓷与古钧瓷能分开,仿官瓷与仿定瓷在化学组成上与相应的古瓷差别较大。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仿钧瓷样品胎中有人字形莫来石晶体,釉中有排列良好的晶体结构;仿汝瓷釉中有交织成网的莫来石晶体的长石玻璃相;仿哥瓷样品釉层中能看到生长良好、排列整齐的人字形莫来石晶体;仿官瓷釉层中发现一些晶体,像是透辉石晶体;仿定窑样品釉中有明显的短小的针状钙长石晶体,晶体形状比较单一。
【关键词】:仿古瓷 古名瓷 物理性能和反射光谱 金相显微镜 X射线衍射 扫描电镜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174.6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引言11-17
  • 1.1 中国古陶瓷发展史11-12
  • 1.2 宋代五大名瓷简介12-14
  • 1.3 宋代五大名瓷科技研究现状14-16
  •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16-17
  • 2 物理性能分析17-23
  • 2.1 实验方法与样品选取17
  •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17-21
  • 2.2.1 样品物理性能测试结果17-18
  • 2.2.2 实验结果分析18-21
  • 2.3 本章小结21-23
  • 3 样品釉色分析23-31
  • 3.1 实验仪器与样品选取23-24
  • 3.1.1 分光光度计23-24
  • 3.1.2 样品选取24
  •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24-30
  • 3.2.1 仿钧瓷样品的反射曲线24-25
  • 3.2.2 仿汝瓷样品的反射曲线25-27
  • 3.2.3 仿哥瓷样品的反射曲线27-28
  • 3.2.4 仿官瓷样品的反射曲线28-29
  • 3.2.5 仿定瓷样品的反射曲线29-30
  • 3.3 本章小结30-31
  • 4 样品表面的金相显微镜观察分析31-40
  • 4.1 金相显微镜简介31
  • 4.2 金相图像与分析31-39
  • 4.2.1 钧瓷和仿钧瓷样品的金相图像31-34
  • 4.2.2 汝瓷和仿汝瓷样品的金相图像34-36
  • 4.2.3 哥瓷与仿哥瓷样品的金相图像36-37
  • 4.2.4 官瓷和仿官瓷样品的金相图像37-38
  • 4.2.5 定瓷和仿定瓷样品的金相图像38-39
  • 4.3 本章小结39-40
  • 5 样品胎X射线衍射分析40-50
  • 5.1 X射线衍射40-42
  • 5.1.1 X射线衍射(XRD)的基本原理40-41
  • 5.1.2 X射线衍射实验方法41-42
  • 5.2 样品选取与制备42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42-48
  • 5.3.1 仿钧瓷样品X射线衍射分析42-45
  • 5.3.2 仿汝瓷样品X射线衍射分析45-46
  • 5.3.3 仿哥瓷样品X射线衍射分析46-47
  • 5.3.4 仿官瓷样品X射线衍射分析47-48
  • 5.3.5 仿定瓷样品X射线衍射分析48
  • 5.4 本章小结48-50
  • 6 样品釉的成分分析50-55
  • 6.1 EDXRF的基本原理50-51
  • 6.2 测试结果分析51-54
  • 6.2.1 仿钧瓷与古钧瓷釉成分分析51-52
  • 6.2.2 仿官瓷与古官瓷釉成分分析52-53
  • 6.2.3 仿定瓷与古定瓷釉成分分析53-54
  • 6.3 本章小结54-55
  • 7 微观结构研究55-67
  • 7.1 扫描电子显微镜工作原理及实验装置55-56
  • 7.2 样品选取与制备56-58
  • 7.3 实验结果分析58-65
  • 7.3.1 仿钧瓷样品的显微结构分析58-60
  • 7.3.2 仿汝瓷样品的显微结构分析60-61
  • 7.3.3 仿哥瓷样品的显微结构分析61-62
  • 7.3.4 仿官瓷样品的显微结构分析62-64
  • 7.3.5 仿定瓷样品的显微结构分析64-65
  • 7.4 本章小结65-67
  • 8 总结与展望67-69
  • 参考文献69-72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72-73
  • 致谢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冰雪;;浅谈古瓷首饰的设计[J];佛山陶瓷;2012年02期

2 谢海泉;;对古瓷品名称谓用语问题之初探[J];中国陶瓷;2007年11期

3 罗馨;;浅谈古瓷鉴定的内容与方法体系[J];中国陶瓷工业;2013年03期

4 杨亦吾;梁习(亻于);彭小明;;仿唐代长沙窑古瓷的研制[J];中国陶瓷;1990年03期

5 罗馨;;浅谈古瓷鉴定的内容与方法体系[J];现代技术陶瓷;2013年02期

6 罗馨;;浅谈古瓷鉴定的内容与方法体系[J];江苏陶瓷;2013年02期

7 王进;;感悟人生 挚爱收藏[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1年11期

8 李虎侯,孙用钧,张向东;景德镇古瓷中的微量元素[J];中国陶瓷;1986年05期

9 李虎侯,孙用均,张向东;古瓷中的微量元素——Ⅳ.景德镇窑场的古瓷分析之一[J];核化学与放射化学;1987年03期

10 李虎侯,孙用均,张向东;古瓷中的微量元素 Ⅳ.景德镇窑场的古瓷分析之二[J];核化学与放射化学;198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浦生;;当代仿古瓷剖析——兼说“眼学”与“科学”[A];The Methodology, Prospect and Significance on Non-destroyed Scientific Determination for Chinese Ancient Ceramics--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2年

2 谢国喜;冯松林;冯向前;汪燕青;朱继浩;;北京毛家湾出土古瓷产地的核分析研究[A];第一届中国核技术及应用研究学术研讨会摘要文集[C];2006年

3 谢国喜;冯松林;冯向前;汪燕清;朱继浩;闫灵通;李永强;韩鸿业;;毛家弯出土龙泉釉古瓷产地的微量元素分析[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高正耀;陈松华;;Mossbauer效应对几种古代名瓷的应用研究[A];第九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4年

5 谢国喜;冯松林;冯向前;汪燕青;朱继浩;;景德镇湖田窑古瓷的NAA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活化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6 程琳;冯松林;樊昌生;张文江;承焕生;;江西湖田窑古瓷的核分析研究及多元统计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冯松林;冯向前;谢国喜;朱继浩;闫灵通;李丽;李刚;沈琼华;;浙江龙泉窑古瓷的无损核分析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学训;闲话古瓷投资与收藏[N];中国文物报;2004年

2 施琛耀;“天价古瓷”之争再起波澜[N];江苏法制报;2007年

3 邓海欧;分析古瓷片的价值潜力[N];民营经济报;2006年

4 何f^;小巧精美的小件古瓷[N];市场报;2004年

5 刘志达 杜蕙;古瓷片收藏恰逢其时[N];光明日报;2005年

6 本报实习记者 占长孙;仿古瓷 技艺传承遭遇市场尴尬[N];消费日报;2012年

7 资深中国古代艺术品投资鉴赏顾问 梁晓新;高古瓷纽约绽放光彩[N];中国文化报;2013年

8 徐惠林;古瓷片的标本和“工艺”价值不容小觑[N];美术报;2014年

9 肖一夫;景德镇仿古瓷揭密[N];中国文物报;2001年

10 学训;古瓷收藏仍有较大空间[N];今日信息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田晓露;全球化背景下传统陶瓷手工艺人的选择[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年

2 韩先荣;基于现代分析技术的仿古瓷与古名瓷对比分析[D];郑州大学;2016年

3 曹军;中国仿古瓷发展历程的材料学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4年

4 曹炜丽;景德镇仿古瓷的技术发展、现状和展望[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3年

5 曹海英;古瓷清韵[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莉;唐英仿古瓷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6289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6289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a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