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包覆型稳定性高铁酸钾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6 10:02

  本文关键词:包覆型稳定性高铁酸钾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铁酸钾 包覆 稳定性 吸湿性 缓释性 水处理


【摘要】:高铁酸钾(K2Fe04)是一种绿色多功能强氧化剂,在水处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由于自身稳定性差、储存过程易衰变,导致其活性成分含量低,在水处理过程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能。为提高K2FeO4的稳定性,本文使用包覆剂采用熔融搅拌冷凝法对K2FeO4进行包覆处理,并探究包覆后K2Fe04的性能及其对原水的处理效果。首先,采用重结晶法对市售含量为20%(W/W)左右的K2FeO4产品进行提纯研究。实验得到的较佳提纯工艺条件为:5 mol/LKOH溶液溶解高铁酸钾原料,重结晶温度为25℃,重结晶时间为20min,环己烷用量为40ml,在65℃真空箱中干燥1h,重复3次上述操作,可以得到纯度高达97.96%的K2Fe04产品。通过IR、SEM、XRD分析可知,K2Fe04结晶物为具有正四面体晶型结构的柱状晶体。然后,选取聚乙烯蜡(PEW)、粒蜡、切片石蜡作为初选包覆剂,利用熔融搅拌冷凝法对K2Fe04进行包覆,考察了包覆品的包覆率、吸水率和释放率,通过三个指标的对比,最终选用PEW作为高铁酸钾的包覆剂。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研究了工艺因素对PEW包覆品稳定性的影响及包覆品中K2Fe04在水中的释放规律。通过正交实验,得到PEW包覆型稳定性高铁酸钾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磁力搅拌温度为100±1℃,搅拌速度为500r/min,搅拌分散时间为40min,物料配比为8:1(W/W),在此条件下高铁酸钾的包覆率可达90%左右;根据IR、SEM、 XRD分析得知,PEW没有破坏K2Fe04成分。PEW包覆品具有一定的缓释特性,K2Fe04在水中的缓释趋势符合η=ktn释放动力学规律(R20.97),释放常数k随物料比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可通过调整物料比调节其缓释性。最后,以8:1物料比的PEW包覆品为净水剂,以长江南京段的微污染原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该包覆品对长江水浊度、CODMn和氨氮的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得到:在PEW包覆品为投加量为75~125mg/L(以K2Fe04计)、pH=5-9、反应时间为20min、搅拌速度为400r/min的工艺条件下,浊度、CODMn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7.46%、63.69%、36.54%,PEW包覆品与PFS联用的去除效果更好。
【关键词】:高铁酸钾 包覆 稳定性 吸湿性 缓释性 水处理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131.1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22
  • 1.1 高铁酸钾的性质及其制备技术11-15
  • 1.1.1 高铁酸钾的性质11-13
  • 1.1.2 高铁酸钾的制备技术13-15
  • 1.2 高铁酸钾的稳定性问题15-16
  • 1.2.1 溶液中掺杂某种物质提高高铁酸钾的稳定性15
  • 1.2.2 通过表面包覆提高高铁酸钾的稳定性15-16
  • 1.3 高铁酸钾的测定16-19
  • 1.3.1 滴定法测定高铁酸钾16-17
  • 1.3.2 分光光度法测定高铁酸钾17-19
  • 1.3.3 量气法测定高铁酸钾19
  • 1.3.4 循环伏安法测定高铁酸钾19
  • 1.4 高铁酸钾在水处理中的应用19-21
  • 1.4.1 高铁酸钾的除藻作用19-20
  • 1.4.2 高铁酸钾的杀菌消毒作用20
  • 1.4.3 高铁酸钾氧化去除水中污染物20
  • 1.4.4 高铁酸钾脱味除臭作用20
  • 1.4.5 高铁酸钾的絮凝助凝作用20-21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21-22
  • 1.5.1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21
  • 1.5.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1-22
  • 2 高铁酸钾提纯工艺的探究22-33
  • 2.1 实验部分22-25
  • 2.1.1 实验试剂和仪器22-23
  • 2.1.2 高铁酸钾提纯工艺与步骤23-24
  • 2.1.3 高铁酸钾纯度测定24-25
  • 2.2 结果与讨论25-30
  • 2.2.1 KOH溶液浓度对重结晶效果的影响25-26
  • 2.2.2 重结晶温度的影响26-27
  • 2.2.3 重结晶时间的影响27-28
  • 2.2.4 洗涤中环己烷用量的影响28-29
  • 2.2.5 干燥温度的影响29
  • 2.2.6 重结晶次数的影响29-30
  • 2.3 高铁酸钾的表征30-32
  • 2.3.1 IR表征30
  • 2.3.2 SEM表征30-31
  • 2.3.3 XRD表征31-32
  • 2.4 本章小结32-33
  • 3 包覆剂的筛选33-40
  • 3.1 实验部分33-36
  • 3.1.1 实验试剂和仪器33-34
  • 3.1.2 包覆型稳定性高铁酸钾的制34
  • 3.1.3 包覆型稳定性高铁酸钾性能测定34-36
  • 3.2 结果与讨论36-39
  • 3.2.1 不同包覆剂包覆品的包覆率比较36-37
  • 3.2.2 不同包覆剂包覆品的吸湿性比较37-38
  • 3.2.3 不同包覆剂包覆品的K_2FeO_4释放性比较38-39
  • 3.3 本章小结39-40
  • 4 PEW包覆型稳定性高铁酸钾制备及性能研究40-52
  • 4.1 实验部分40-41
  • 4.1.1 实验试剂和仪器40-41
  • 4.1.2 PEW包覆型稳定性高铁酸钾的制备41
  • 4.1.3 PEW包覆型稳定性高铁酸钾性能测定41
  • 4.1.4 PEW包覆型稳定性高铁酸钾的表征41
  • 4.2 结果与讨论41-51
  • 4.2.1 工艺因素对PEW包覆品包覆率的影响41-43
  • 4.2.2 高铁酸钾包覆工艺的优化43-45
  • 4.2.3 PEW包覆品的仪器表征45-48
  • 4.2.4 稳定性高铁酸钾吸湿性研究48-49
  • 4.2.5 PEW包覆品高铁酸钾在水中的释放特性研究49-51
  • 4.3 本章小结51-52
  • 5 稳定性高铁酸钾净化处理长江原水的应用研究52-66
  • 5.1 实验部分52-55
  • 5.1.1 试剂与材料52-53
  • 5.1.2 实验原水53
  • 5.1.3 实验分析方法53-55
  • 5.2 结果与讨论55-63
  • 5.2.1 PEW包覆品对浊度的去除作用55-58
  • 5.2.2 PEW包覆品对COD_(Mn)的去除作用58-61
  • 5.2.3 PEW包覆品对氨氮的去除作用61-63
  • 5.3 PEW包覆品与PFS复合使用效果的研究63-65
  • 5.3.1 单独使用PFS投加量对长江水处理效果63-64
  • 5.3.2 PEW包覆品与PFS联用对长江水的处理效果64-65
  • 5.4 本章小结65-66
  • 6 结论和展望66-68
  • 6.1 结论66
  • 6.2 创新点和展望66-68
  • 致谢68-69
  • 参考文献69-73
  • 附录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娟;汪永辉;吴小倩;;高铁酸钾水处理剂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8期

2 张伟;朱琨;冯云刚;孙晋方;邓红艳;;高铁酸钾氧化去除水中苯胺的研究[J];净水技术;2009年02期

3 杜建;梁恒国;张选峰;张一鑫;;多功能水处理剂高铁酸钾的应用研究进展[J];环保科技;2010年01期

4 蒋凤生,冯长春,周志浩,张毓昌;高铁酸钾热分解的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1990年02期

5 何天民;彭一建;冉光珍;吴佑安;许速;李耀明;;高铁酸钾合成新工艺[J];无机盐工业;1990年03期

6 李志远;赵建国;;氧化法生产高铁酸钾的研究[J];无机盐工业;1991年06期

7 周环波,葛杏莉,库宗军;新型多功能无机材料高铁酸钾[J];孝感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8 孟晓敏;何爱民;;使用高铁酸钾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4年24期

9 马君梅,龚峰景,汪永辉;高铁酸钾预处理印染废水的可行性研究[J];云南环境科学;2004年04期

10 郝景昊;杨长春;;高铁酸钾的制备及其氧化性的应用[J];河南化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苏琳娜;李传常;唐爱东;何浩;;高铁酸钾的制备及其降解苯二酚的研究[A];中国颗粒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2 马艳;高乃云;李聪;;水中盐酸四环素的高铁酸钾氧化去除试验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给水深度处理研究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刘汝锋;刘婷灵;尚小琴;钟建明;何柳红;邓炳财;李淑妍;;高铁酸钾的制备工艺研究与表征[A];2013广东材料发展论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新材料科技创新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朱亚薇;金明刚;郑明森;董全峰;詹亚丁;林祖赓;;高铁酸钾的合成及其在非水体系中的性质[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5 朱业晋;赖闻玲;;高铁酸钾电化学合成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6 朱伟;尚宏利;黄宗卿;;电化学方法制备多功能材料高铁酸钾[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7 郭玉凤;李景印;李娜;李昌家;;石墨烯包覆高铁酸钾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A];第30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引德邋田伟;改性高铁酸钾可工业化生产[N];中国化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素琴;用于碱性高铁电池的高铁酸钾的合成及稳定性的改善[D];中南大学;2011年

2 徐志花;高铁化合物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琳莉;高铁酸钾制备新方法及对藻类废水的应用[D];重庆大学;2010年

2 兰华春;包覆型高铁酸钾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3 刘臣;高铁酸钾的制备及其去除水中污染物的初探[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4 王瑰丽;关于高铁酸钾的性能及处理工业废水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5 李细方;高铁酸钾的电化学制备[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

6 冯杰;超重力强化高铁酸盐与臭氧协同处理有机废水[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7 张兆成;几种药剂应急处理苯酚微污染水的比较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8 王拉花;玉米秸秆发酵基质抑制种子萌发因素分析与改良[D];河南农业大学;2015年

9 李俊珂;高铁酸钾的制备及其氧化5-羟甲基糠制备呋喃二甲酸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10 胡志超;高铁酸钾对土壤中铜吸附过程的影响实验及模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6293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6293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2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