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非牛顿纳米流体在螺旋隔板强化管换热器壳程的传热与流阻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9 15:19

  本文关键词:非牛顿纳米流体在螺旋隔板强化管换热器壳程的传热与流阻特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非牛顿纳米流体 螺旋隔板 翅片管 椭圆管 强化传热


【摘要】:18世纪以来,能源一直起着推动人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但人类对能源日益增长的、难以满足的需求衍生出十分严峻的环保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提高能源利用率,提升生产效率,实现节能减排,已成为大势所趋。非牛顿流体广泛应用在石油工业、食品工业等涉及换热过程的行业,就目前而言,大部分应用领域中的非牛顿流体均有着较大粘度、低雷诺数等特点,并带来了传热难题,因此,有必要开展强化非牛顿流体传热的研究。管壳式换热器占整个换热器市场55-70%左右,国内外对其研究与改良虽已趋于成熟,却很难发现有关于非牛顿流体在高效管壳式换热器中的强化传热研究报道。本文以质量浓度为0.2%的黄原胶(XG)的水溶液作为非牛顿流体基液,在基液中添加不同质量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形成质量浓度分别为0.2%、0.5%和1.0%的MWCNTs/XG纳米流体,并通过流变特性测试发现其具有剪切稀化特性,是典型的假塑型流体,属于非牛顿流体。通过热导率测试可以判断,MWCNTs/XG非牛顿纳米流体的热物性比基液优异。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基液、0.2wt%、0.5wt%和1.0wt%的MWCNTs/XG非牛顿纳米流体在螺旋隔板翅片管换热器和螺旋隔板椭圆管换热器壳程的传热与流阻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与基液相比,质量分数分别为0.2%、0.5%和1.0%的MWCNTs/XG在翅片管换热器壳程流动时,总传热系数平均提高了4.6%、13.8%和19.0%,壳程对流传热系数平均提高了4.7%、13.2%和24.3%,努赛尔特数平均增长了6.2%、13.9%和23.9%,摩擦系数平均提升了2.8%、4.5%和8.5%,而在椭圆管换热器壳程流动时,总传热系数平均增大了6.0%、14.0%和22.0%,壳程对流传热系数平均提高了9.0%、39.1%和50.5%,努赛尔特数平均增长了11.0%、21.0%和35.0%,摩擦系数平均提升了7.1%、19.4%和31.2%。实验中所有综合热性能因子都大于1。基于传热实验数据,本文提出了MWCNTs/XG非牛顿纳米流体在螺旋隔板翅片管换热器和螺旋隔板椭圆管换热器壳程的努赛尔特数和摩擦系数拟合关系式,所有拟合值与实验值偏差在±10%以内。
【关键词】:非牛顿纳米流体 螺旋隔板 翅片管 椭圆管 强化传热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051.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主要符号表11-13
  • 第一章 绪论13-24
  • 1.1 前言13-14
  • 1.2 非牛顿纳米流体的研究进展14-18
  • 1.2.1 纳米流体的研究进展14-15
  • 1.2.2 非牛顿流体的研究进展15-17
  • 1.2.3 非牛顿纳米流体在传热领域的研究进展17-18
  • 1.3 管壳式换热器传热技术的研究进展18-21
  • 1.3.1 隔板技术的研究进展18-20
  • 1.3.2 强化管技术的研究进展20-21
  • 1.4 非牛顿纳米流体在管壳式换热器中的研究进展21-22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22-24
  • 1.5.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22-23
  • 1.5.2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23-24
  • 第二章 非牛顿纳米流体的制备与热物性分析24-36
  • 2.1 非牛顿纳米流体的制备24-25
  • 2.1.1 基液的制备24
  • 2.1.2 MWCNTs /XG非牛顿纳米流体的制备24-25
  • 2.2 非牛顿纳米流体的流变特性分析25-28
  • 2.3 非牛顿纳米流体的粒径、密度及稳定性测试28-31
  • 2.3.1 实验工质的粒径测试28-29
  • 2.3.2 实验工质的密度测试29-30
  • 2.3.3 实验工质的稳定性测试30-31
  • 2.4 非牛顿纳米流体的热导率与比热容测试31-35
  • 2.4.1 实验工质的热导率测试31-33
  • 2.4.2 实验工质的比热容测试33-35
  • 2.5 本章小结35-36
  • 第三章 实验系统与方法36-48
  • 3.1 实验系统36-43
  • 3.1.1 实验流程36-38
  • 3.1.2 换热器结构38-40
  • 3.1.3 强化管结构40-41
  • 3.1.4 实验其他设备41-43
  • 3.2 实验方法43-47
  • 3.2.1 前期准备43-45
  • 3.2.2 实验测量45
  • 3.2.3 实验步骤45-47
  • 3.3 本章小结47-48
  • 第四章 实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48-59
  • 4.1 实验数据处理48-54
  • 4.1.1 总传热系数的计算48-49
  • 4.1.2 螺旋隔板翅片管换热器壳程对流传热系数的计算49-51
  • 4.1.3 螺旋隔板翅片管换热器壳程努赛尔特数、雷诺数和普朗特数的计算51-52
  • 4.1.4 螺旋隔板椭圆管换热器壳程对流传热系数的计算52-53
  • 4.1.5 螺旋隔板椭圆管换热器壳程努赛尔特数、雷诺数和普朗特数的计算53-54
  • 4.2 实验误差分析54-57
  • 4.2.1 实验热平衡偏差54
  • 4.2.2 实验不确定性分析54-55
  • 4.2.3 总传热系数不确定性分析55-57
  • 4.2.4 壳程传热系数和努赛尔特数不确定性分析57
  • 4.2.5 摩擦系数不确定性分析57
  • 4.2.6 螺旋隔板椭圆管换热器壳程的努赛尔特数和摩擦系数不确定性分析57
  • 4.3 本章小结57-59
  • 第五章 实验结果和讨论59-77
  • 5.1 螺旋隔板翅片管换热器壳程传热与流阻特性研究59-68
  • 5.1.1 壳程总传热系数与壳程对流传热系数的研究59-61
  • 5.1.2 壳程努赛尔特数的研究61-62
  • 5.1.3 壳程压降与摩擦系数的研究62-63
  • 5.1.4 螺旋隔板翅片管换热器热阻的研究63-64
  • 5.1.5 非牛顿纳米流体综合热性能因子的研究64-66
  • 5.1.6 壳程的努赛尔特数和摩擦系数的拟合研究66-68
  • 5.2 螺旋隔板椭圆管换热器壳程传热与流阻特性研究68-75
  • 5.2.1 壳程总传热系数与壳程对流传热系数的研究68-70
  • 5.2.2 壳程努赛尔特数的研究70-71
  • 5.2.3 壳程摩擦系数的研究71
  • 5.2.4 螺旋隔板椭圆管换热器热阻的研究71-72
  • 5.2.5 非牛顿纳米流体综合热性能因子的研究72-73
  • 5.2.6 壳程努赛尔特数和摩擦系数的拟合研究73-75
  • 5.3 本章小结75-77
  • 结论与展望77-79
  • 参考文献79-8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86-87
  • 致谢87-88
  • 附件8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金星;曹玉春;李泽;魏新利;;纳米流体技术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J];化工新型材料;2008年10期

2 毛凌波;张仁元;柯秀芳;;纳米流体的光热特性[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3 郭守柱;黎阳;姜继森;;纳米流体输运性质研究进展[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4 云中客;;纳米流体的热输运[J];物理;2009年07期

5 李长江;尹衍升;;纳米流体流变特性研究最新进展[J];山东陶瓷;2009年03期

6 孟照国;张灿英;;纳米流体的研究进展及其关键问题[J];材料导报;2010年01期

7 王良虎;向军;李菊香;;纳米流体的稳定性研究[J];材料导报;2011年S1期

8 冯逸晨;颜红侠;贾园;;纳米流体在摩擦领域中的应用[J];材料开发与应用;2012年06期

9 史保新;刘良德;邓晨冕;;纳米流体在制冷及冷却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2年S2期

10 贾莉斯;彭岚;陈颖;莫松平;李震;;纳米流体凝固和熔融相变过程的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今茂;易如娟;;纳米流体及其在冷却液中的应用[A];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燃料与润滑油分会第13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程波;杜垲;张小松;牛晓峰;;氨水—纳米炭黑纳米流体的稳定性研究[A];第五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洪欢喜;武卫东;盛伟;刘辉;张华;;纳米流体制备的研究进展[A];第五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益伦;陈曦;;纳米流体增强防护结构[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沙丽丽;巨永林;唐鑫;;纳米流体在强化对流换热实验中的应用研究进展[A];上海市制冷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刘四美;武卫东;武润宇;韩志明;;氧化锌纳米流体对氨水降膜吸收影响的实验研究[A];走中国创造之路——2011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钱明;沈中华;陆健;倪晓武;李强;宣益民;;激光照射纳米流体形成散斑的数值模拟研究[A];光子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长三角光子科技创新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吴恒安;王奉超;;纳米流体提高驱油效率的微力学机理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9 刘崇;李志刚;;纳米流体力学初探及应用[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王志阳;杨文建;聂雪丽;杨怀玉;;瞬态热丝法测量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A];2007高技术新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暨《材料导报》编委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涵薏;新型换热介质研制的领军者[N];上海科技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钦波;外加磁场强化磁性纳米流体的光热特性及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Umer Farooq;纳米流动的边界层流的同论分析解[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3 姜勇越;多相流流动与传热的数值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4 张朝立;纳米流体几种典型流动传热问题的近似解析和数值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5 冯钊赞;纳米流体及纳米表面的管内对流强化传热[D];浙江大学;2015年

6 江海峰;纳米流体有效导热系数理论模型及其中高温实验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7 赵光普;微管道中纳米流体流动及传热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年

8 朱海涛;纳米流体的制备、稳定及导热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彭小飞;车用散热器中纳米流体高温传热基础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10 赵佳飞;纳米流体辐射特性机理研究及其在太阳能电热联用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玲利;铝纳米流体集热工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2 李长江;纳米流体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王辉;纳米流体导热及辐射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管延祥;应用于热管的纳米流体热物性参数的研究[D];济南大学;2010年

5 孙通;纳米流体管内层流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3年

6 张国龙;纳米流体强化传热机理及数学模型的研究[D];青海大学;2015年

7 王瑶;纳米流体在储层岩芯表面的铺展及其驱油机理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8 王瑞星;Al_2O_3-H_2O纳米流体蓄冷运输箱内温度场特性的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5年

9 郭蘅;Al_2O_3-H_2O纳米流体的布朗运动和冰点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5年

10 曹远哲;氧化石墨烯纳米流体的制备及其在太阳能热水器中的应用[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6459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6459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e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