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液浓度及沉积时间对阴极电沉积法制备ZnO薄膜的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电解液浓度及沉积时间对阴极电沉积法制备ZnO薄膜的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ZnO薄膜 阴极电沉积 电解液浓度 电沉积时间 微结构 表面形貌 光催化 亲水性
【摘要】:纤锌矿半导体ZnO在近十年吸引了大量的注意,宽禁带(3.37eV),很大的结合能(60meV)等特点使其在光电、铁电、热电、压电、催化、传感等领域有着突出的表现和很好的应用前景。针对其不同的形状、尺寸、晶体结构、晶体形状和应用,ZnO有着不同的合成方法。其中阴极电沉积法合成ZnO薄膜具有迅速、廉价和可重复性高等特点,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使用阴极电沉积法在ITO导电玻璃上沉积了ZnO薄膜,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等测试仪器,研究了电解液浓度、沉积时间对ZnO薄膜的结构、形貌、光学性质、光催化性能和亲水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沉积电压、时间、水浴温度等条件都确定,只改变电解液(Zn(NO3)2溶液)的浓度时,可以沉积得到微结构、形貌、光学性质、亲水性都各不相同的ZnO薄膜。XRD结果显示,所有浓度下制备所得的ZnO薄膜均为六方纤锌矿结构,且都呈现出了002方向的择优取向生长;随着电解液浓度的增加,ZnO薄膜沿着002方向的择优取向有所增强;经过对每个样品三强峰的计算,发现样品的平均晶粒尺寸随着电解液浓度的增加而略微有所减小。SEM结果显示,所有样品都生长为纳米锥形状,且随着电解液浓度的增加,纳米锥的倾斜度和密度都随之增加,说明样品表面的非极性面也随之增加。光致发光(PL)光谱结果显示,ZnO包含着狭窄的紫外发光峰和较为宽阔的可见光发光峰;随着电解液浓度的增加,ZnO的本征发光峰(紫外发光峰)减小,而缺陷导致的发光峰(可见光发光峰)在增加,说明ZnO薄膜的内的缺陷在增加,而本征激发的光被抑制。拉曼图谱的分析表明,ZnO薄膜在这些条件下呈现439cm-1,569cm-1,和1103cm-1三处特征峰,分别对应于ZnO的E2光声子振动模、E1L光声子振动模和ZnO单晶的E3振动模。亲水性表征可以发现,在紫外光照前,样品均表现为疏水性,薄膜表面液滴接触角为108。-118。,而在经过1h的紫外光照后,样品浸润性均转变为亲水性;不同电解液浓度下制备的ZnO薄膜样品的亲水性略有不同。光学性质分析表明,随着电解液浓度的增加,样品的吸收系数随之减小;经过直线拟合可以得到样品的禁带宽度,发现样品的禁带宽度随着电解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逐渐逼近标准值3.37eV。光催化表征表明,所有样品对甲基橙都有明显的光降解作用,经过数据分析发现,不同电解液浓度下制备的ZnO薄膜的光降解的效率,表观反应速度都在变化。当其他条件都相同,仅改变阴极电沉积制备ZnO薄膜的反应时间,制备出的一组ZnO薄膜的微结构、表面形貌和光学性质等也有很大的变化。XRD结果表明,所有的样品都呈现出了六方纤锌矿结构,在沉积时间为10min时,ZnO薄膜并未表现出明显的择优取向生长,而在10min以上的沉积时间里,ZnO都呈现出了明显的002方向的择优取向生长,且随着电沉积时间的增加,这种择优取向生长方式还在加强。通过对XRD的数据分析得到的平均晶粒尺寸可以知道,随着电沉积时间的增加,ZnO薄膜的平均晶粒尺寸在不断的增加。SEM结果表明,随着电沉积时间的增加,ZnO薄膜表面的纳米结构由稀薄变得越来越致密,由10min时较不规则的纳米柱生长渐渐生长为规则的六方纳米锥形貌,且在沉积时间中,新的结核点不断的出现在薄膜表面。通过分析ZnO薄膜的光致发光图谱,可以发现ZnO此时也包含着狭窄的紫外发光峰和宽阔的可见发光区峰,而薄膜的紫外发光峰随着电沉积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加。拉曼结果分析表明,ZnO薄膜主要呈现了439cm-1,569cm-1,和1103 cm-1三处特征峰,分别对应于ZnO的E2光声子振动模、E1L光声子振动模和ZnO单晶的E3振动模,而沉积10min的ZnO薄膜样品在439 cm-1处的峰位并不明显,可以忽略。
【关键词】:ZnO薄膜 阴极电沉积 电解液浓度 电沉积时间 微结构 表面形貌 光催化 亲水性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B383.2;TQ132.4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2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ZnO薄膜的研究现状10-11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11
- 1.4 本章小结11-12
- 第二章 ZnO薄膜的晶体结构及实验原理12-20
- 2.1 ZnO晶体结构和基本性质12-15
- 2.2 实验原理15-19
- 2.2.1 电沉积原理15-16
- 2.2.2 电化学沉积实验过程原理16-17
- 2.2.3 光催化性质表征原理17-18
- 2.2.4 薄膜亲水性表征原理18-19
- 2.3 本章小结19-20
- 第三章 ZnO薄膜的制备及表征方法20-26
- 3.1 实验部分20-21
- 3.1.1 试剂与仪器20
- 3.1.2 实验方法20-21
- 3.2 样品的表征21-25
- 3.2.1 晶体微结构表征21-22
- 3.2.2 表面形貌表征22-23
- 3.2.3 光学性质表征23-24
- 3.2.4 光催化性能表征24
- 3.2.5 亲水性能表征24-25
- 3.3 本章小结25-26
- 第四章 电解液浓度对ZnO薄膜结构、形貌、光学性能等性能的影响26-41
- 4.1 样品制备26
- 4.2 微结构分析26-29
- 4.3 表面形貌分析29-30
- 4.4 光学性质30-32
- 4.5 光学性质分析32-34
- 4.6 亲水性分析34-36
- 4.7 光催化性能分析36-39
- 4.8 本章小结39-41
- 第五章 电沉积时间对ZnO薄膜结构、形貌、光学性质等性能的影响41-47
- 5.1 样品制备41
- 5.2 微结构分析41-43
- 5.3 表面形貌分析43-44
- 5.4 光学性质44-46
- 5.5 本章小结46-47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47-50
- 6.1 主要结论47-48
- 6.2 后续工作48-50
- 参考文献50-55
- 致谢55-56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电解液和电解液系统与工艺的关系[J];电加工;1974年02期
2 张继荣;;电解液浓度与蒸发工序蒸汽定额[J];氯碱工业;1981年02期
3 吴天绶,陆虹,孟繁滋;电解液组分与花筒腐蚀的关系[J];化学世界;1988年11期
4 张河广;;蒸发部份电解液闪蒸工艺探讨[J];氯碱工业;1991年07期
5 赵东江,王宝忱,蔡称心;电解液浓度对氢化物电极性能的影响[J];应用化学;1993年03期
6 侯清麟,张河广;控制电解液浓度 降低电耗与汽耗的综合成本[J];中国氯碱;2003年06期
7 ;电解液和电解液系统与工艺的关系(续二)[J];电加工;1974年04期
8 魏献良;王根弟;;混合电解液中硝酸钠和氯化钠的快速测定[J];电加工;1982年02期
9 ;电槽的液面调节[J];中国氯碱通讯;1985年02期
10 邢念功;提高电解液浓度的讨论[J];氯碱工业;199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俞翠兰;;电解液浓度对无汞碱锰电池性能的影响[A];全国电池无汞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缪德亚;铅酸蓄电池电解液的配制[N];电子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伟跃;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的行为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非路热.吐尔逊;可充镁电池电解液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2 刘崇忠;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3 徐静;自支撑(氢)氧化镍电极的制备及其超级电容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4 姚广;电解液浓度及沉积时间对阴极电沉积法制备ZnO薄膜的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D];安徽大学;2016年
5 张笃飞;电解质-等离子加工技术中电解液作用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夏缘;高浓度钒电解液的化学制备及其稳定性机理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7 江源胜;锌离子掺杂及电解液浓度变化对电化学沉积钙磷盐涂层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1年
8 李思昊;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解液性能的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3年
9 朱朋朋;杂质离子对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稳定性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D];沈阳理工大学;2014年
10 卞沛文;可充镁电池电解液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642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664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