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锆陶瓷室温压入力学行为研究
本文关键词:氧化锆陶瓷室温压入力学行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氧化锆陶瓷 纳米压入 弹塑性变形 双线性本构 有限元分析
【摘要】:氧化锆陶瓷因高强、高硬及相变增韧等优良的物理化学特性,其作为结构或功能陶瓷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中,而随小微尺度陶瓷构件的出现,研究其微尺度力学性能对其工业生产与应用极具指导价值。本文采用纳米压痕技术研究了氧化铈稳定氧化锆陶瓷微尺度力学行为,并通过ABAQUS软件的有限元分析,对压入过程中各阶段材料的应力应变分布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使用连续刚度测量法,测试了不同加载应变率和不同压入深度条件下氧化锆陶瓷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加载应变率一定时,整体接触刚度-位移(S-h)曲线的斜率随压入深度增加而减小;压入深度一定时,S-h曲线斜率、硬度、弹性模量及弹性恢复率变化趋势一致,都随加载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大;在保载蠕变段,蠕变位移和稳态蠕变应变率呈现明显应变率敏感性。(2)用量纲分析法推导出材料的双线性本构关系,使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了Berkovich三棱锥压头的纳米压入过程。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在纳米压入测试加载段,最大等效应力发生在压头正下方且形成一个静水压力核心,其随着压入的推进呈球形向外辐射扩展,由于弹塑性区域存在由剪应力诱发的马氏体相变,造成材料局部塑性形变不均匀而残余应力分布亦不规则。
【关键词】:氧化锆陶瓷 纳米压入 弹塑性变形 双线性本构 有限元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174.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23
- 1.1 陶瓷材料简介9-11
- 1.2 氧化锆陶瓷工程应用及组织结构11-13
- 1.3 氧化锆陶瓷研究现状13-20
- 1.3.1 陶瓷力学行为的研究方法14-15
- 1.3.2 纳米压入技术15-16
- 1.3.3 纳米压痕技术在陶瓷力学性能表征中的应用16-20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20-23
- 第二章 纳米压入法测试氧化锆陶瓷的力学性能23-43
- 2.1 纳米压痕测试方法23-30
- 2.1.1 纳米压痕设备23-24
- 2.1.2 连续刚度法(CSM)测量弹性模量和硬度24-29
- 2.1.3 连续刚度法(CSM)测试蠕变行为29-30
- 2.2 实验试样制备30-31
- 2.3 实验方法31
- 2.4 压入深度和应变率对氧化锆陶瓷弹塑性性能的影响31-40
- 2.4.1 接触刚度31-33
- 2.4.2 硬度和弹性模量33-37
- 2.4.3 蠕变性能37-40
- 2.5 本章小结40-43
- 第三章 有限元法模拟纳米压痕实验过程43-61
- 3.1 建立有限元模型44-48
- 3.1.1 模型建立45
- 3.1.2 材料属性45-46
- 3.1.3 网格划分46-47
- 3.1.4 分析步设置47
- 3.1.5 接触和边界条件47-48
- 3.2 氧化锆陶瓷应力-应变关系的确定48-55
- 3.2.1 量纲分析48
- 3.2.2 纳米压痕问题的量纲分析48-49
- 3.2.3 反演分析求解应力-应变关系49-53
- 3.2.4 推导结果可靠性验证53-55
- 3.3 有限元分析氧化锆陶瓷弹塑性形变55-60
- 3.3.1 应力分析55-58
- 3.3.2 弹塑性变形分析58-60
- 3.4 本章小结60-61
-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61-65
- 4.1 全文总结61-63
- 4.2 工作展望63-65
- 参考文献65-71
- 致谢71-7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丽珍;;世界首创透明氧化锆陶瓷[J];精细化工信息;1987年01期
2 唐绍裘;高新技术中应用的氧化锆陶瓷材料[J];景德镇陶瓷;1993年04期
3 刘珍华;测氧用氧化锆陶瓷及其制造方法[J];江苏陶瓷;1988年02期
4 王家强;;氧化铝-氧化锆陶瓷纤维[J];建材工业信息;1988年09期
5 ;国外新产品[J];今日科技;1988年09期
6 陈昶,陈佩芳;相变增韧氧化锆陶瓷研究进展[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89年08期
7 王兴汉;陶瓷量块[J];工具技术;1989年08期
8 王旭东;氧化锆陶瓷及其制造方法[J];江苏陶瓷;1993年02期
9 陈达谦;氧化锆陶瓷应用与展望[J];中国陶瓷工业;1994年02期
10 王零森;二氧化锆陶瓷(一)[J];陶瓷工程;199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挺;邵龙泉;周珊羽;胡琛;;三种牙科钇稳定氧化锆陶瓷底层材料的抗低温实效性能[A];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学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全国口腔材料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邓斌;;表面处理方法对牙科氧化锆陶瓷表面相结构及微观结构影响[A];第六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3 陈森凤;陈楷;陈少贞;姚俊杰;张伟南;;着色氧化锆陶瓷[A];94'全国结构陶瓷、功能陶瓷、金属/陶瓷封接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4 张弦弦;李彦;;五种表面处理方法对血液污染氧化锆陶瓷与树脂粘结耐久性的影响[A];第六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5 高戈;司文捷;苗赫濯;;改善光纤连接器用氧化锆陶瓷低温劣化性能的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6 林勇钊;王晨;伊元夫;田杰谟;;掺杂Fe_2O_3的牙科用氧化锆陶瓷着色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5)[C];2007年
7 王航;Albert J.Feilzer;;喷砂对Cercon氧化锆陶瓷疲劳特性的影响[A];第六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8 温宁;刘洪臣;伊元大;邓斌;田杰谟;;表面处理方法对牙科氧化锆陶瓷相结构SEM观察[A];第六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9 孙蕾;张富强;靳喜海;高濂;;烧结温度对牙科CAD/CAM用氧化锆陶瓷性能的影响[A];2004年上海市口腔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章浙锋;王小容;王航;巢永烈;;Cercon氧化锆陶瓷界面喷砂处理后体积丧失和形态学变化的实验研究[A];第六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记者 张文天;中光氧化锆陶瓷插芯技术领先世界[N];科技日报;2010年
2 记者 常胜军;“圆珠笔用氧化锆陶瓷球珠”通过成果鉴定[N];邯郸日报;2007年
3 记者 章轲;刘顺峰:挑战“863”[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卞荣;金刚石微铣刀精密铣削氧化锆陶瓷基础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2 伊元夫;牙科CAD/CAM用氧化锆陶瓷的颜色调控及其低温时效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3 邓斌;牙科氧化锆与饰面瓷双层瓷结构的界面观察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瑞敬;氧化锆陶瓷室温压入力学行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2 王传创;氧化锆陶瓷浆料流变性及其烧结性能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3 杨洪涛;氧化锆陶瓷材料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4 赵海丹;牙科氧化锆陶瓷疲劳性能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5 金恩龙;氧化锆陶瓷和钛合金的表面粗糙度与细菌粘附的比较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6 谢志刚;表面处理对氧化锆陶瓷与树脂粘接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2年
7 丁亚通;升温速率对牙科可切削氧化锆陶瓷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8 鲍乐;医用氧化锆陶瓷的磨削仿真与试验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9 张翔;牙科玻璃渗透氧化锆陶瓷颜色再现的相关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10 续晓霄;放电等离子烧结氧化锆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674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667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