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陶瓷的磨削去除方式及质量控制
本文关键词:碳化硅陶瓷的磨削去除方式及质量控制
更多相关文章: 碳化硅陶瓷 烧结金刚石钻头 脆性断裂 预紧力 孔加工质量
【摘要】:碳化硅陶瓷是典型的难加工材料,其硬度高,断裂韧性低。采用烧结金刚石钻头加工碳化硅陶瓷,通过理论计算及试验观察的方式,表明在磨削过程中碳化硅陶瓷材料主要以脆性断裂的方式去除,同时伴随有塑性变形的特征。分析了预紧力对孔加工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预紧力有助于改善孔加工质量,其在15200-16800N范围内时,孔加工质量较好,最优预紧力为16000N。
【作者单位】: 江苏科技大学;
【关键词】: 碳化硅陶瓷 烧结金刚石钻头 脆性断裂 预紧力 孔加工质量
【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4KJB460008)
【分类号】:TQ174.6
【正文快照】: 1 引言 碳化硅陶瓷具有硬度高、强度高和耐高温等优异性能,被广泛运用于化工、矿业、航空航天、汽车和微电子等工业领域[1-3]。在加工过程中,陶瓷材料常需要进行钻孔和开槽等工序,而碳化硅陶瓷具有较高的硬度及较低的断裂韧性,是典型的难加工材料。对于碳化硅陶瓷的加工,国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柴威;邓乾发;王羽寅;李振;袁巨龙;;碳化硅陶瓷的应用现状[J];轻工机械;2012年04期
2 姚旺;张宇民;韩杰才;周玉锋;;反应烧结碳化硅的磨削特征[J];无机材料学报;2012年07期
3 张建中;白耀朋;李坤;卢寿丽;王凤霞;;一种轻便大扭矩扳手的设计[J];机械制造;2011年08期
4 王训波;谭刚;高晓亮;;多层水口高胎体孕镶金刚石钻头研究[J];硬质合金;2011年02期
5 蒋青光;张绍和;陈平;马欢;刘卡伟;钟社教;;新型优质孕镶金刚石钻头研制[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8年06期
6 郑雷;袁军堂;李少华;;孕镶金刚石钻头加工工程陶瓷的性能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7 崔航;陈怀宁;林泉洪;;材料局部性能的球形压痕评价技术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7年09期
8 李泽印;陈建毅;黄辉;徐西鹏;;钎焊金刚石薄壁钻加工工程陶瓷的试验研究[J];工具技术;2006年09期
9 秦成娟;王新生;周文孝;;碳化硅陶瓷的研究进展[J];山东陶瓷;2006年04期
10 初泰安;螺栓拧紧方法及预紧力控制[J];化工设备与管道;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超;吴国荣;王生;;碳化硅陶瓷的磨削去除方式及质量控制[J];工具技术;2016年11期
2 尹朋岸;王子晨;郭兴忠;杨辉;杨新领;郑浦;;硅、铝溶胶对碳化硅窑具的结构及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16年11期
3 韩凤霞;郑军;王倪珂;孟玲霞;;通过快速扳手的研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6年03期
4 许慎微;蒋礼;黄小忠;杜作娟;肖路军;;聚氨酯表层涂覆制备掺铍碳化硅泡沫的研究[J];表面技术;2016年09期
5 潘晓毅;秦建新;谢德龙;林峰;罗文来;肖乐银;陈超;彭少波;陈家荣;;金刚石钻头井底流场CFD模拟研究[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16年04期
6 饶小双;张飞虎;刘立飞;李琛;;电火花机械复合磨削反应烧结SiC陶瓷的表面特征[J];光学精密工程;2016年09期
7 张扬;;旋转超声钻削工程陶瓷的实验研究[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6年07期
8 杨新领;郑奔;李志强;郑浦;;烧结温度对无压烧结碳化硅陶瓷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16年03期
9 刘海林;霍艳丽;胡传奇;黄小婷;王春朋;梁海龙;唐婕;陈玉峰;;光刻机用精密碳化硅陶瓷部件制备技术[J];现代技术陶瓷;2016年03期
10 丁金;董海;白鹤鹏;张野;;钎焊金刚石薄壁钻钻磨氮化硅陶瓷孔的试验研究[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16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志强;黄伟;杨凤申;李琴;邱成松;黄春华;;粉末冶金烧结技术制造物探钻头试验研究[J];硬质合金;2010年01期
2 缪树良;;热压金刚石地质钻头用石墨模具[J];超硬材料工程;2009年05期
3 刘银伟,靖向党;孕镶金刚石钻头工作层不均匀磨损原因的研究[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5年04期
4 韩媛媛;张宇民;韩杰才;;碳化硅反射镜技术的研究现状[J];材料导报;2005年04期
5 张绍和,王涛;自形成同心径向环齿金刚石钻头设计与制造[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4年05期
6 朱洪涛 ,林滨 ,吴辉 ,于思远 ,王志峰;陶瓷磨削机理及其对表面/亚表面损伤的影响[J];精密制造与自动化;2004年02期
7 刘宝英,杨东亮,秦成娟,陈淑权;低温烧结SiC-Al_2O_3-Y_2-O_3复相陶瓷的研究[J];山东陶瓷;2003年04期
8 邓朝晖,张璧,孙宗禹,周志雄;陶瓷磨削材料去除机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机械工程;2002年18期
9 张玉娣,张长瑞,周新贵,曹英斌;SiC基陶瓷卫星反射镜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2年09期
10 吴凤和,袁荣娟;大直径螺栓的液压拉伸预紧[J];重型机械;2001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柴威;邓乾发;王羽寅;李振;袁巨龙;;碳化硅陶瓷的应用现状[J];轻工机械;2012年04期
2 刘霞;李洪;高鑫;李鑫;王磊;段虹;李鑫钢;;泡沫碳化硅陶瓷材料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2年11期
3 苏威;β型碳化硅陶瓷[J];无机盐工业;1988年03期
4 张荣欣;;美国开发成降低碳化硅陶瓷制造成本的新工艺[J];建材工业信息;1993年11期
5 田秀洲;前景广阔的碳化硅陶瓷[J];山东陶瓷;1996年02期
6 杨帆;碳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J];中国建材科技;1996年01期
7 ;德国用木材制造碳化硅陶瓷[J];河北陶瓷;1997年02期
8 ;木材制造的碳化硅陶瓷问世[J];中外轻工科技;1997年04期
9 周松青,肖汉宁;碳化硅陶瓷摩擦化学磨损机理及磨损图的研究[J];硅酸盐学报;2002年05期
10 秦成娟;王新生;周文孝;;碳化硅陶瓷的研究进展[J];山东陶瓷;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兴忠;朱潇怡;张玲洁;李海淼;杨辉;;碳化硅陶瓷的纳米强化增强机理[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材料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2 时利民;赵宏生;闫迎辉;唐春和;;包混工艺制备多孔碳化硅陶瓷的孔隙率衍变过程研究[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吴澜尔;;碳化硅陶瓷材料研发进展[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材料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姜胜强;谭援强;;基于离散元法的碳化硅陶瓷高温力学性能预测[A];颗粒材料计算力学研究进展[C];2012年
5 佘继红;林庆玲;江东亮;;多孔碳化硅陶瓷的低温氧化烧结[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6 王晓雷;大XZ克则;足立幸志;加藤康司;;碳化硅陶瓷的水润滑特性以及表面织构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首届青年表面工程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高积强;乔冠军;金志浩;;高性能碳化硅陶瓷的工程应用[A];04年度电子信息产业工业炉窑节能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陈健;黄政仁;刘学建;高剑琴;;直接压力成型制备碳化硅陶瓷[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材料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9 陈玉峰;樊启晟;唐婕;王华;;高性能碳化硅陶瓷反射镜制备技术[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10 吕德龙;;碳化硅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A];北京机械工程学会2012年优秀论文评选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逵;西安交大成功制备多晶致密碳化硅陶瓷材料[N];中国建材报;2011年
2 裴云云;吴澜尔:潜心科研不寂寞[N];宁夏日报;2007年
3 手心;碳化硅轴承应用技术[N];广东建设报;2007年
4 林立恒;碳化硅陶瓷材料在高温工业炉上的应用[N];世界金属导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许琦敏;“独门秘技”造国产太空反射镜[N];文汇报;2012年
6 张树云;浅谈碳化硅陶瓷合成工艺[N];广东建设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玲洁;颗粒、晶须强韧化碳化硅陶瓷及在密封环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博雅;多孔碳化硅陶瓷表面改性及其烟气过滤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郝丽军;碳化硅陶瓷研抛过程中电摩擦特性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3 王鹏;碳化硅陶瓷抗弹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4 常永威;高性能碳化硅陶瓷材料制备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5 郭方全;碳化硅陶瓷球的磨削机理研究[D];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06年
6 刘明刚;碳化硅陶瓷的无压烧结及性能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7 齐景坤;汉麻秆碳化硅陶瓷的干压成型制备工艺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8 周珊;含铍碳化硅陶瓷的制备及其电磁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9 魏云静;泡沫碳化硅陶瓷的制备工艺与性能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4年
10 刘民慧;碳化硅陶瓷精密磨削亚表面损伤及预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201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720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