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等离子体对竹炭表面的改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氧等离子体对竹炭表面的改性研究
【摘要】:采用氧等离子体对竹炭进行了3种不同时间的改性,分析和评价改性前后竹炭的表面性质变化。扫描电镜照片显示改性前后竹炭的表面微观形貌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改性前后的竹炭表面基团种类未发生明显变化,但是在3 440 cm-1处的吸收峰强度明显提高;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结果表明,改性时间为8和16 min的竹炭比表面积、总孔容积、微孔容积和微孔表面积相比未改性竹炭有较大幅度增加,提高幅度分别达到24.95%,19.50%,16.26%和14.92%;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改性后竹炭的表面氧原子百分比从改性前的19%增加到45%左右,并且氧原子在竹炭表面的基团结合形式随着改性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Bohem滴定的结果表明,改性后竹炭表面的酸性明显增加,并且主要表现为羧基数量的增加。因此,氧等离子体对竹炭材料表面性质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南京苏曼等离子科技有限公司;
【关键词】: 氧气 等离子体 竹炭 改性
【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项目(L1422039)
【分类号】:TQ127.11
【正文快照】: 等离子体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物理学、化学、电子学、真空技术等学科交叉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1-2]。近10年来,等离子体技术在材料科学、医药学、生物学、环境科学、冶金化工、轻工纺织等领域的应用十分活跃,其中,在材料表面改性方面的应用尤其广泛[1-5]。由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智,郭敏,倪通文;氧等离子体低温灰化法在植物组织显微分析中的应用[J];分析测试通报;1989年02期
2 段淑云,程仕清,夏华,徐前卫,田忠玉;非平衡态氧等离子体合成臭氧及其应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核科技报告;1996年00期
3 段淑云,程仕清,夏华;非平衡态氧等离子体合成臭氧及其应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核科技报告;1996年S1期
4 沈丽,杨波,白敏兟,白希尧,宋中庆;产生臭氧等离子体过程的理论基础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5 王兵,冉均国,苟立,季金苟;原位氧等离子体处理对金刚石薄膜电阻率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3年03期
6 周军成;尹燕华;郑邯勇;周旭;徐月;龚俊松;张龙龙;宋光涛;;甲烷氧等离子体直接合成过氧化氢[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1年10期
7 高天龙;易颜辉;张家良;赵越;王丽;郭洪臣;;惰性气体对氢氧等离子体直接合成过氧化氢的影响[J];化工学报;2012年11期
8 赵剑利;周军成;苏际;王祥生;宫为民;郭洪臣;;氢氧等离子体合成过氧化氢过程的能效研究[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8年04期
9 苟建霞;解胜利;徐月;周军成;郭洪臣;;氢氧非平衡等离子体合成过氧化氢的研究[J];电工电能新技术;2013年03期
10 ;[J];;年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易颜辉;氢氧等离子体直接合成H_2O_2的反应机理[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2 周军成;氢氧等离子体法直接合成过氧化氢及其在丙烯气相环氧化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鸣;高氧浓度下氢氧等离子体直接合成过氧化氢[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赵斌;板式介质阻挡放电氢氧合成过氧化氢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266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726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