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无机化学与高中化学的衔接教学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无机化学与高中化学的衔接教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广西师范大学》 2014年
大学无机化学与高中化学的衔接教学研究
石丰
【摘要】:无机化学课程是化学、化工、药学、医学等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或公共基础课,通常开设于大一年级。因此,无机化学课程教学面临着诸多与高中化学的衔接性教学任务:高中相关知识的回顾与调用;大学化学学术性、探究性、理解性等学习方式的转变;以自主学习、独立工作为本的大学学习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养成教育等,从而体现无机化学在整个大学专业体系中的“启蒙性”和“奠基—定调性”等课程教学功能。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学生的无机化学学习却存在“动机不强”、“一知半解”、“只求及格”等现象。其根本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和新特性,没有运用有效学习的相关理论来指导教学,为追求教学内容目标而不是学生发展目标而教。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选择了衔接教学的“嵌入性衔接”方法,在系统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理解性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调查研究分析结果,构建了无机化学与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教学策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实验研究。具体过程如下: 无机化学与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基本原则是:衔接方式嵌入性:聚焦核心概念原理与核心观念建构;突出“情境—问题—探究”之设计思路:课堂活动体现高端对话、深度合作与多维互动;评价方式过程性和多元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实施策略为:(1)课前研究教材,做好知识衔接;(2)改善课堂教学策略,将探究式教学策略、自主学习策略、思维导图策略应用到教学实践过程,优化衔接教学效果;(3)实施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并存策略;(4)重塑学生自信心,开发个体最佳学习方案。 概念教学设计原则和教学实施策略,以某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和材料化学专业大一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运用新的原则和策略指导教学,对照班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学实验研究表明,实验班的学生在成绩、态度和能力发展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班。 通过研究表明,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系统理论和理解性学习理论建立起来的无机化学衔接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具有显著的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与研究中,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知识建构过程、能力养成的微观历程等做更为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2;O61-4;G633.8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应湘;大学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2 彭蜀晋;探究教学论析[J];化学教育;2002年04期
3 吕琳;徐丹悦;吴星;张俊桂;;高中化学与大学无机化学知识衔接的方式[J];化学教育;2009年07期
4 丁远坤;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及其启示[J];高教论坛;2003年03期
5 张云怀,曾政权,甘孟瑜;大学化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6 薛国凤,王亚晖;当代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评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7 何广城;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学模式的构思[J];教育导刊;2000年07期
8 沈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革新[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王文静;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J];心理学探新;2000年02期
10 袁君华;;创设适宜条件,促进探究学习[J];新余高专学报;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剑;对运动生理应激反应的探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胡安琦;论体育教学与育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3 龚剑;高校体育情感教育的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龚剑;;体育教学语言艺术的若干因素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曹洁萍;高职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龚剑;关于高校开展机器人足球比赛的思考[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7 戴永芳;;书法网络传播的价值取向探讨[J];书画世界;2008年06期
8 李镜;庞江夏;;基于建构主义的英语课堂教学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张玉萍;;高校应树立多维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念体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10 徐江;郑莉;;最近发展区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澜;马维骐;;建构主义理论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运用[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任国友;;多校区大学校园安全问题解析[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丽琍;;加强实训体系和实习基地的建设[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吴经球;;对我市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协调发展的思考[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5 陈于晴;;对外聘教师管理的若干思考[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6 秦德娟;;语篇“使成条件”观照下的《黔之驴》[A];贵州省外语学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迟明莉;;“导学—学导”教学法在普通高校武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高教科研“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报告[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8 沈林武;任聪敏;;《电子线路辅助设计与印制板制作》课程的教学探索[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张景斌;姚未然;;高中数学与其他理科整合课程研究初探[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张亚娜;杨盈昀;;以“学以致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广播电视工程本科专业课教学浅谈[A];2009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志忠;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薛会娟;交互记忆系统、学习与创造力的关系[D];浙江大学;2011年
6 李晓锋;基于本体和Web服务的教学资源集成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宋燕;大学教学学术及其制度保障[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李静;基于多元表征的初中代数变式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薛国凤,王亚晖;当代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评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2 马志成;;高校教师教育如何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23期
3 钟秉林;教师教育的发展与师范院校的转型[J];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4 张如珍;“因材施教”的历史演进及其现代化[J];教育研究;1997年09期
5 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J];外国教育资料;1999年01期
6 高文;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的方法论取向——维果茨基思想研究之一[J];外国教育资料;1999年03期
7 丁邦平;;建构主义科学教育观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阙焕清;;我在高中化学“硝酸的制法”一课里是如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J];化学通报;1957年04期
2 阮荣祖;;高中化学课本第二册,图2及图5两个实验装置的改进[J];化学通报;1958年06期
3 淮河;;高中化学“绪言”的教学[J];化学通报;1958年08期
4 ;读者对现行高中化学课本的批评和意见[J];化学通报;1958年08期
5 林振民;对新编高中化学教材中几则实验的分析与与建议[J];化学教育;2005年S1期
6 罗美玲;王祖浩;;为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研究能力奠基——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高中化学课程述评[J];化学教育;2008年09期
7 ;“吉尔多肽杯”2012年江苏省“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化学活动周高中化学竞赛由“吉尔生化(上海)有限公司”冠名赞助[J];化学教与学;2012年02期
8 盛兵;王川;伏兴;王拂阳;李树伟;;中美主流高中化学教材中实验安全教育之比较[J];化学教育;2013年06期
9 刘强,王磊;构建高中化学实验内容体系的新思路[J];化学教育;2003年09期
10 周玉芝;关于高中化学新教材中反应热问题的探讨[J];化学教育;200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涌;;我们为什么辅导高中化学竞赛?[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宋芳林;汪玉芳;;高中化学网络环境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3 卫智如;;对现行高中化学教材部分内容安排的探讨[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4年
4 朱恩;;高中化学实验绿色化的探索[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4年
5 汪立丰;施辉国;;高中化学竞赛的研究与实践[A];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姚振维;;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初探[A];第六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7 胡志刚;范数花;;三种高中化学新教材栏目设置的比较及建议[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8 张俊昌;;在高中化学复习环节培养学生学习能力[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9 黄秋燕;申妮;索南;郑晓华;周青;;化学师范生和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设计内容特征的比较[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张英锋;刘均照;;高中化学教研论文的选题与写作[A];第二届《化学教育》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苏省东台中学 吴海霞 潘志勇;[N];江苏教育报;2012年
2 江西省广丰中学 陈仙华;[N];学知报;2010年
3 咸阳周陵中学 杨立航;[N];咸阳日报;2011年
4 重庆市石柱中学 李云;[N];学知报;2011年
5 孝义市第五中学校 王艳红;[N];山西科技报;2012年
6 天柱民族中学 龙志良;[N];贵州民族报;2014年
7 苏雷;[N];周口日报;2007年
8 河南省鄢陵县第二高级中学 程红;[N];学知报;2011年
9 宁都中学化学组 刘华生;[N];学知报;2011年
10 黔西第一中学 陈国祥;[N];贵州民族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丽萍;高中化学案例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2 林杰;边远地区高中化学实施新课程准备情况调查与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光晓;温州市苍南县高中化学教师专业素养调查及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殷春婧;农村高中化学教师专业发展需求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秀清;鄂尔多斯市高中化学教育现状及实施“新课标”教材选择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6 马爽;学习迁移理论与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姝婷;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纪露希;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反思策略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贾慧琴;高中化学实验的学习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焦蓉;高中化学实验绿色化的初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大学无机化学与高中化学的衔接教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35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73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