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渣土对C30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29 20:41

  本文关键词:渣土对C30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渣土 混凝土 坍落度 抗压强度 微观结构


【摘要】:针对地铁盾构出来的渣土大量堆砌、利用率低、附加值低现状,本试验将渣土作为矿物掺合料,研究了渣土掺量(0、5.0%、10.0%和15.0%)对C30混凝土工作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C30混凝土初始坍落度和坍落度损失均随着渣土掺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2)掺有不同渣土掺量的C30混凝土抗压强度均低于基准组抗压强度,当渣土掺量为水泥掺量的10.0%时,发现其28 d抗压强度与基准组抗压强度相近;(3)不同渣土掺量的C30混凝土28 d微观结构表明,随着渣土掺量的增加,C30混凝土微观结构逐渐疏松,孔隙逐渐增多。
【作者单位】: 天津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城建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城建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渣土 混凝土 坍落度 抗压强度 微观结构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2163) 天津城建大学科研启动项目(05140403)
【分类号】:TU528
【正文快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卫;;南昌复合地层盾构渣土改良技术[J];隧道建设;2015年05期

2 齐善忠;付春梅;曲肇伟;;建筑渣土作为道路填筑材料的改性试验研究[J];中外公路;2015年01期

3 姚长征;何昌轩;;固结稳定渣土性能试验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4年11期

4 姚如青;;杭州市建筑渣土管理主要问题与改进对策[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年05期

5 赵若;;石灰稳定皂化渣土填筑桥头引道路堤的适用性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4年12期

6 颜利;;HEC固结渣土在城市道路大修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市政工程;2013年04期

7 李琴;孙可伟;蒋卓吟;;固化剂固化建筑渣土试验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2年05期

8 贺斯进;;黄土盾构隧道膨润土泥浆渣土改良技术研究[J];隧道建设;2012年04期

9 姚志雄;;建筑渣土填料路用性能的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10年S1期

10 姚志雄;;建筑渣土工程特性及路用性能研究[J];路基工程;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佟钰;田鑫;张君男;张徐伟;冯艳芳;王晴;;废弃混凝土的水热固化与力学强度[J];环境工程学报;2016年07期

2 魏成娟;荣辉;宋伟俊;齐占国;李向海;王海良;;渣土对C30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J];混凝土;2016年06期

3 刘春;王安辉;余沛;荣辉;;渣土对C50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16年04期

4 郑建民;;建筑渣土作为路基填料的力学性能及应用分析[J];交通世界;2016年Z1期

5 孙智勇;;无隔水层越江隧道土压平衡盾构渣土改良试验研究[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6年01期

6 刘卫;;南昌复合地层盾构渣土改良技术[J];隧道建设;2015年05期

7 曾宪洲;段家贵;马杰;;土压平衡盾构用泡沫剂研究[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4年05期

8 史晓婉;许永和;;用于盾构施工的泡沫材料优化设计[J];建筑施工;2014年04期

9 苏清贵;翟志国;邓亨义;;泥水盾构施工废弃泥浆的环保处理技术[J];隧道建设;2012年S2期

10 郑福山;;超粒径建筑渣土填料最大干密度试验方法探讨[J];福建交通科技;2012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长明;崔耀;王雪艳;贡少瑞;张文萃;;土压平衡盾构施工穿越砂层渣土改良试验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2 贺斯进;;黄土盾构隧道膨润土泥浆渣土改良技术研究[J];隧道建设;2012年04期

3 邓彬;顾小芳;;上软下硬地层盾构施工技术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12年02期

4 孙吉书;陈朝霞;肖田;靳灿章;;石灰粉煤灰稳定铁尾矿碎石的路用性能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5 张剑波;吴勇生;孙可伟;郭远臣;;再生骨料混凝土孔隙结构的试验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1年01期

6 周志坚;;碾压对建筑渣土级配变化的影响研究[J];中外公路;2010年06期

7 彭健;唐敏;;HEC固结剂在上海虹桥交通枢纽工程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0年10期

8 闫鑫;龚秋明;姜厚停;;土压平衡盾构施工中泡沫改良砂土的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9 崔正龙;北徎政文;田中礼治;;固体废弃物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耐久性试验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9年05期

10 孙吉书;窦远明;杨春风;;粉煤灰混合料作加筋土挡墙填料的性能研究[J];路基工程;200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东旭,陈益民,沈锦林,王玉江,苏姣华;碱对粉煤灰的活化和微观结构的影响[J];材料科学与工程;2000年01期

2 王庚,张卫东,高坚,郝欣敏;膜的微观结构对空气过滤的影响[J];环境保护;2003年11期

3 汤慧萍;Si_3N_4/20vol%SiC纳米复合材料的高温强度及微观结构[J];稀有金属快报;2000年02期

4 郭正 ,姜东华;三向碳-碳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J];宇航材料工艺;1983年05期

5 ;从人骨的微观结构谈起[J];新知客;2009年02期

6 彭泽辉,姜文伟,方克明;蓝钨微观结构的研究[J];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2004年01期

7 朱建华;杨晓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技术在食品体系微观结构领域应用研究进展[J];粮油加工;2009年05期

8 柏海见;陈世龙;易建军;陈继明;齐永新;潘广勤;;阴离子法丁羟的合成及其微观结构控制研究[J];化学与黏合;2013年03期

9 佟富强,刘宝璋,滕凤思,刘延苓;聚丙烯薄膜形变对微观结构的影响[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3年05期

10 符韵林;赵广杰;全寿京;;二氧化硅/木材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与物理性能[J];复合材料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红林;金志浩;曾晓梅;郝志彪;;快速低成本C/C复合材料的性能与微观结构分析[A];复合材料——基础、创新、高效:第十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2 魏进家;张成伟;川口靖夫;;表面活性剂溶液在剪切流和拉伸流状态下微观结构的数值模拟[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唐学原;程健男;陆雪川;陈立富;;含铁SiC纤维1800℃烧成后的微观结构[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材料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腊梅;王慧勇;王键吉;;离子液体[C_(12)mim]Br水溶液的微观结构[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5 徐荣九;周洋;陈大明;;添加剂对96%Al_2O_3陶瓷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梁玉蓉;卢咏来;吴友平;张立群;;橡胶/黏土纳米复合材料在高压热处理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变化[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万鹏;童华;朱明彦;祝志宏;沈新宇;刘姗姗;胡继明;;α-TCP/TTCP骨水泥固化过程的微观结构以及有机添加物调控作用的研究[A];中国复合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张玉娟;李凤吉;张晓民;;DLC多层膜的微观结构对其机械性能的影响[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林珂;王瑜熙;张寒辉;周晓国;罗毅;刘世林;;液体水和水溶液的微观结构[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9分会:化学动力学[C];2014年

10 鲁燕萍;张云鹤;;含钛衰减陶瓷制作工艺[A];2002年电子陶瓷及其在真空电子行业中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梁崴;微观结构噪音下的资产价格行为[D];天津大学;2010年

2 焦明立;聚乳酸中贝壳层状微观结构的形成及其增韧增强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和强;WC-Co硬质合金微观结构参数化建模及性能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5年

2 刁飞玉;纳米金属氧化物光电材料的制备、微观结构及其物理化学性能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3 邵鉴彪;基于微观结构的双相材料疲劳损伤进程的模拟[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4 崔行宇;六方氮化硼微观结构与吸附性能的研究[D];沈阳大学;2012年

5 胡林彦;钛酸钡基PTC陶瓷的微观结构及PTC机理研究[D];河北理工大学;2005年

6 曾斌;CVD B_xC涂层的微观结构、沉积特性、晶化及氧化行为[D];厦门大学;2008年

7 李春艳;二元及多元金属氧化物功能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其物理性能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3年

8 金克盛;昆明红土的固化特性及微观结构图像特征参数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9 肖声明;纳米粒子填充改性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10 封帆;长春地铁二号线建设层粘性土微观结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本文编号:7553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7553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3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