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可持续混凝土发展的技术原则与途径

发布时间:2017-09-01 16:04

  本文关键词:可持续混凝土发展的技术原则与途径


  更多相关文章: 混凝土 可持续 高性能 绿色 低碳 全生命周期


【摘要】:结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混凝土的发展历程,提出了可持续混凝土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高性能、绿色、低碳.分析并提出了可持续混凝土发展的技术原则,主要包括减少混凝土原材料对环境的负荷、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加强混凝土的修复维护和高效循环利用废弃混凝土等,并从思想、技术、产业和管理4个方面提出了可持续混凝土发展的技术途径.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先进土木工程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混凝土 可持续 高性能 绿色 低碳 全生命周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8360,51308407,51478348)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L03B02)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30072110047) 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14DZ1202302,15DZ1205003)
【分类号】:TU528
【正文快照】: 混凝土作为世界上最大宗的建筑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各国城市建筑、公路、桥梁、机场、大坝、隧道、地下工程、海工工程等基础建设中.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更是推动了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大发展的新高潮.近年来,中国混凝土产量持续保持在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仅2015年中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开锋;;当代混凝土技术进步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J];混凝土世界;2011年01期

2 丁抗生;;杂议混凝土——(1)开篇:呼应杨文科,一起来探索[J];商品混凝土;2012年09期

3 ;《现代混凝土科学的问题与研究》专著研讨沙龙在京召开[J];商品混凝土;2012年12期

4 王永逵;耿加会;;浅谈对杨文科同志《现代混凝土科学的问题与研究》一书的看法和理解[J];商品混凝土;2013年02期

5 李福平;;驳《现代混凝土科学的问题与研究》[J];商品混凝土;2013年07期

6 李祝龙;混凝土中的几个辩证关系[J];材料科学与工程;1998年04期

7 陈跃;姜玉凤;;改进“混凝土学”课程教学的几点设想[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8 张红;;全面认知 理性传播 正确导向——杨文科《现代混凝土科学的问题与研究》一书研讨沙龙侧记[J];混凝土世界;2013年02期

9 杨文科;;现代混凝土的科学基础[J];商品混凝土;2013年07期

10 吴中伟;混凝土科学技术近期发展方向的探讨[J];硅酸盐学报;197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混凝土科学技术的反思——吴中伟教授在祝贺其七十寿辰时的学术报告[A];中国混凝土科学一代宗师——吴中伟院士纪念文集[C];2004年

2 王元;;混凝土科学的哲学思考[A];“第四届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学术交流会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柯科杰;陆云农;黄志平;;“钻石牌”FDN系列外加剂在混凝土桥梁上的工程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6年

4 张洪滔;李永鑫;董刚;陈益民;;海水对修补混凝土界面层微观结构的影响[A];2006年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廉慧珍;;水泥基复合材料科学研究的辨证思维——吴中伟教授学术思想试析[A];吴中伟院士从事科教工作六十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6 黄智山;王大超;;混凝土的耐久性[A];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和矿物掺合料的研究与工程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7 ;前言[A];吴中伟院士从事科教工作六十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小琴;全国首届混凝土设计大赛正式启动[N];中国建材报;2010年

2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博士 王子明;神奇的功能混凝土[N];中国建材报;2001年

3 屠坚宜;混凝土的自缩及其控制[N];建筑时报;2006年

4 秦风;分解论和整体论[N];中国建材报;2003年

5 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环保院固体废物处理利用研究室 朱桂林 孙树杉;钢铁渣粉可大有作为[N];中国冶金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伍颖;基于红外成像的混凝土结构完整性评估[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2 艾士刚;基于细观结构的液体橡胶基混凝土破坏机理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绍聪;海洋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及其寿命预测[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富春;混凝土(早期)强度动态实时无损检测技术基础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2年

3 张志刚;人造骨料可循环混凝土的循环过程与原理[D];济南大学;2013年

4 刘远;基于损伤理论的混凝土抗冻耐久性随机预测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耿海宁;混凝土显微结构与耐久性的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张玉喜;致密堆积混凝土结构与性能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730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7730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5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