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子束共辐照接枝制备中空纤维纳滤膜
本文关键词:基于电子束共辐照接枝制备中空纤维纳滤膜
【摘要】:以聚砜超滤膜为基体,采用电子束共辐照接枝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单体制备中空纤维纳滤膜。采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接枝前后膜表面化学组成,并探讨接枝条件对纳滤膜接枝率、孔径以及脱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束能够穿透基膜,使膜内外表面均接枝上AMPS。以最佳接枝条件(辐照剂量80 k Gy,单体浓度10%,阻聚剂浓度1.5%,交联剂浓度0.2%,乙醇/水=1/9,溶液体积30 m L)制备的纳滤膜接枝率为4.68 mmol/m2,孔径为5.4 nm,0.4 MPa压力下对1 g/L Na2SO4的截留率为88.9%,渗透通量为28.3 L/(m2·h)。
【作者单位】: 天津工业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天津工业大学省部共建分离膜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水质安全评价与保障技术工程中心;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
【关键词】: 中空纤维膜 纳滤 电子束 接枝 脱盐 孔径
【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13ZCZDGX005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01542) 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14JCQNJC02500;15JCQNJC08900) 省部共建分离膜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Z1-201508;Z2-201567)
【分类号】:TQ051.893
【正文快照】: 商品纳滤膜多为平板膜,与平板膜相比,中空纤维膜具有自支撑、装填密度高、易清洗和维护等优点[1]。因此,制备中空纤维纳滤膜越来越受研究者青睐。界面聚合法是制备纳滤膜最常用的方法。然而,以中空纤维膜为基膜复合工艺难度较大,如在基膜内层复合时,涂层工艺受限制,在外层复合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飞;张林;吴礼光;陈欢林;高从X&;;纳滤膜系统优化设计模式探讨[J];膜科学与技术;2012年03期
2 宋玉军,孙本惠;纳滤膜的制备方法[J];化工新型材料;1996年04期
3 宋玉军,孙本惠;纳滤膜的制备与应用[J];石油化工设计;1996年03期
4 俞三传,高从鉗,张建飞;复合纳滤膜及其应用[J];水处理技术;1997年03期
5 彭辉,李建明,陈志,陈文梅;纳滤膜技术及其应用[J];过滤与分离;2005年01期
6 宋跃飞;徐佳;高从X&;朱娜姗;;纳滤海水软化过程中膜污染的研究进展[J];水处理技术;2010年10期
7 赵孔双;郝卫亮;;纳滤膜难溶盐污染过程的介电监测方法[J];膜科学与技术;2011年03期
8 王晓琳,中尾真一;低分子量中性溶质体系的纳滤膜的透过特性[J];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9 宋玉军,刘福安,赵晨阳,孙本惠;复合型纳滤膜的制备及表征[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10 刘超锋;杨振如;;国内纳滤膜在动植物活性成分提取中应用的技术进展[J];林业实用技术;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景雯;;纳滤膜技术及其应用[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孙凯;邢锴;;纳滤膜对双组分无机盐溶液离子脱除模型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3 张守海;蹇锡高;杨大令;;新型耐高温复合纳滤膜的制备及性能[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4年
4 赵彦彦;袁其朋;杨晓进;;Desal-DK膜在有机溶剂中的纳滤性能研究[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4年
5 赵理;于坤;许振良;胡登;;新型纳滤膜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阮振刚;张国俊;纪树兰;刘忠洲;;多层自组装纳滤膜及其稳定性能[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下)[C];2009年
7 许建东;杜启云;王薇;;辐照法制备纳滤膜的性能研究[A];第三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8 张烽;徐平;;反渗透、纳滤膜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A];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3年
9 苏鹤祥;黄群英;伍登熙;;精细化工产品纳滤分离的一些问题[A];膜分离技术在石油和化工行业中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许陈燕;沈新元;;壳聚糖/聚丙烯腈复合纳滤膜的制备及分离技术研究[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敬勇;鲁抗医药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N];医药经济报;2006年
2 记者 许凌 通讯员 王准;金赛科技攻克高效纳滤膜技术[N];经济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智文;丝胶复合纳滤膜的制备与分离性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2 马碧荣;低压大通量纳滤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宁波大学;2013年
3 张涛;荷电纳滤膜改性及其脱盐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4 邬晓龄;SiO_2/PVDF复合纳滤膜的制备及其去除模型病毒的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5 古丽米拉·艾克拜尔;HTCC-Ag/PES纳滤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6 罗蓓蓓;耐溶剂纳滤膜在天然活性成份分离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7 许辉;膜及水溶液内扩散过程的分子模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901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790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