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磷酰胆碱低聚物修饰的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其载药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4 10:24

  本文关键词:磷酰胆碱低聚物修饰的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其载药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氧化石墨烯 功能化修饰 药物载体 细胞毒性 载药率 体外释放 生物相容性


【摘要】:自从2004年石墨烯首次被报道以来,这种具有优良物理化学性能的二维纳米材料引发了科学家们极大的研究热忱。石墨烯在物理学、化学、材料学以及生物医学等多个领域都展现出极大的应用潜能。其中,在生物医学领域,石墨烯及其衍生物作为药物载体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引起了广泛关注。石墨烯极大的比表面积以及双面均可负载分子的特性使石墨烯在药物载体方向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此同时,石墨烯的水分散性较差,在水溶液中容易聚集,并表现出一定的生物毒性,这些缺点严重制约了石墨烯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因此,石墨烯的修饰成为石墨烯研究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在本文中,我们使用共价修饰的方法制备出具有良好的水分散性和生物相容性的磷酰胆碱低聚物修饰的氧化石墨烯材料GO-PCn,并以伊立替康药物为模型药物研究了GO-PCn修饰复合物的载药性能,结果显示,GO-PCn作为药物载体具有优秀的应用前景。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所示。(1)首先我们用Hummers方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然后将氧化石墨烯进行了羟基化,最后选用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MPC)为改性材料,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的方法制备出磷酰胆碱低聚物修饰的氧化石墨烯GO-PCn。之后,我们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核磁共振(NMR)、热重分析(TGA)、拉曼光谱(Raman)、粒径分析以及Zeta电位测试等表征手段,确认了修饰复合物的结构。最后,将氧化石墨烯和GO-PCn分别与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和人肝癌细胞(HepG2)分别进行共培养24h,用CCK-8法测试其细胞存活率,以研究GO-PCn的体外细胞毒性,结果显示,我们所制备的GO-PCn的体外细胞毒性比氧化石墨烯有所降低。(2)我们选用伊立替康作为模型药物,将其与GO-PCn在水溶液中通过π-π堆积作用复合,制备出载药复合物,然后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A)对其进行了表征。然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GO-PCn负载伊立替康的载药率和载药效率,其载药率约为16%。之后用动态透析法研究了载药复合物的体外药物释放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载药复合物表现出对pH敏感的药物释放性能。我们将GO-PCn,纯药以及载药复合物与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和人肝癌细胞(HepG2)分别共培养,以测试其体外细胞毒性,结果表明,载药复合物依然可以表现出与纯药基本一致的体外细胞毒性。这些结果使GO-PCn复合物在抗肿瘤药物载体领域的应用成为可能。
【关键词】:氧化石墨烯 功能化修饰 药物载体 细胞毒性 载药率 体外释放 生物相容性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127.1;TQ460.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27
  • 1.1 石墨烯概述11-16
  • 1.1.1 石墨烯的发现11-12
  • 1.1.2 石墨烯的性能及其应用12-13
  • 1.1.3 氧化石墨烯及其衍生物13
  • 1.1.4 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的制备13-14
  • 1.1.5 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的生物相容性14-16
  • 1.1.6 石墨烯在生物医药领域应用的限制16
  • 1.2 石墨烯的功能化修饰16-21
  • 1.2.1 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的共价修饰17-19
  • 1.2.2 非共价修饰19-20
  • 1.2.3 石墨烯修饰复合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20-21
  • 1.3 石墨烯材料作为药物载体21-25
  • 1.3.1 石墨烯材料作为药物载体概述22-24
  • 1.3.2 可控的药物释放24-25
  • 1.4 本论文的选题和研究内容25-26
  • 1.5 本论文的创新点26-27
  • 第二章 磷酰胆碱低聚物修饰的氧化石墨烯的制备、表征和生物相容性研究27-38
  • 2.1 引言27-28
  • 2.2 实验部分28-32
  • 2.2.1 实验材料和试剂28
  • 2.2.2 主要表征技术和仪器28-29
  • 2.2.3 氧化石墨烯(GO)的制备29
  • 2.2.4 磷酰胆碱低聚物修饰的氧化石墨烯(GO-PCn)的制备29-31
  • 2.2.5 细胞培养和生物相容性评价31-32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32-37
  • 2.3.1 氧化石墨烯和磷酰胆碱低聚物修饰的氧化石墨烯的表征32-36
  • 2.3.2 氧化石墨烯和GO-PCn修饰复合物的生物相容性研究36-37
  • 2.4 本章小结37-38
  • 第三章 负载伊立替康的磷酰胆碱低聚物修饰的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和性质38-48
  • 3.1 引言38
  • 3.2 实验部分38-43
  • 3.2.1 实验材料和试剂38-39
  • 3.2.2 主要仪器39
  • 3.2.3 负载伊立替康的GO-PCn的制备39
  • 3.2.4 载药的GO-PCn的表征39-40
  • 3.2.5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GO-PCn的载药率和载药效率40-41
  • 3.2.6 负载伊立替康的GO-PCn的体外药物释放41-42
  • 3.2.7 细胞培养与负载伊立替康的GO-PCn的体外细胞毒性评估42-43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43-47
  • 3.3.1 负载伊立替康的GO-PCn的表征43
  • 3.3.2 GO-PCn负载伊立替康的载药率和载药效率43-44
  • 3.3.3 负载伊立替康GO-PCn复合物的体外释放研究44-46
  • 3.3.4 负载伊立替康GO-PCn复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性研究46-47
  • 3.4 本章小结47-48
  • 总结和展望48-49
  • 参考文献49-56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56-57
  • 致谢57-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科学家首次用纳米管制造出石墨烯带[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9年06期

2 ;石墨烯研究取得系列进展[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9年06期

3 ;新材料石墨烯[J];材料工程;2009年08期

4 ;日本开发出在蓝宝石底板上制备石墨烯的技术[J];硅酸盐通报;2009年04期

5 马圣乾;裴立振;康英杰;;石墨烯研究进展[J];现代物理知识;2009年04期

6 傅强;包信和;;石墨烯的化学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2009年18期

7 ;纳米中心石墨烯相变研究取得新进展[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9年10期

8 徐秀娟;秦金贵;李振;;石墨烯研究进展[J];化学进展;2009年12期

9 张伟娜;何伟;张新荔;;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特性[J];化工新型材料;2010年S1期

10 万勇;马廷灿;冯瑞华;黄健;潘懿;;石墨烯国际发展态势分析[J];科学观察;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会明;;石墨烯的制备与应用探索[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钱文;郝瑞;侯仰龙;;液相剥离制备高质量石墨烯及其功能化[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张甲;胡平安;王振龙;李乐;;石墨烯制备技术与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3分册)[C];2010年

4 赵东林;白利忠;谢卫刚;沈曾民;;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微波吸收性能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5 沈志刚;李金芝;易敏;;射流空化方法制备石墨烯研究[A];颗粒学最新进展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冕;钱林茂;;石墨烯的微观摩擦行为研究[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赵福刚;李维实;;树枝状结构功能化石墨烯[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吴孝松;;碳化硅表面的外延石墨烯[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周震;;后石墨烯和无机石墨烯材料:计算与实验的结合[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周琳;周璐珊;李波;吴迪;彭海琳;刘忠范;;石墨烯光化学修饰及尺寸效应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耀;石墨烯研究取得系列进展[N];中国化工报;2009年

2 刘霞;韩用石墨烯制造出柔性透明触摸屏[N];科技日报;2010年

3 记者 王艳红;“解密”石墨烯到底有多奇妙[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4 本报记者 李好宇 张們捷(实习) 特约记者 李季;石墨烯未来应用的十大猜想[N];电脑报;2010年

5 证券时报记者 向南;石墨烯贵过黄金15倍 生产不易炒作先行[N];证券时报;2010年

6 本报特约撰稿 吴康迪;石墨烯 何以结缘诺贝尔奖[N];计算机世界;2010年

7 记者 谢荣 通讯员 夏永祥 陈海泉 张光杰;石墨烯在泰实现产业化[N];泰州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纪爱玲;石墨烯:市场未启 炒作先行[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9 周科竞;再说石墨烯的是与非[N];北京商报;2011年

10 王小龙;新型石墨烯材料薄如纸硬如钢[N];科技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敏;双层石墨烯的电和磁响应[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罗大超;化学修饰石墨烯的分离与评价[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3 唐秀之;氧化石墨烯表面功能化修饰[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4 王崇;石墨烯中缺陷修复机理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盛凯旋;石墨烯组装体的制备及其电化学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6 姜丽丽;石墨烯及其复合薄膜在电极材料中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7 姚成立;多级结构石墨烯/无机非金属复合材料的仿生合成及机理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8 伊丁;石墨烯吸附与自旋极化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9 梁巍;基于石墨烯的氧还原电催化剂的理论计算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10 王义;石墨烯的模板导向制备及在电化学储能和肿瘤靶向诊疗方面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晓伟;碳化硅外延石墨烯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王晨;石墨烯的微观结构及其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3 苗伟;石墨烯制备及其缺陷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蔡宇凯;一种新型结构的石墨烯纳米器件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5 金丽玲;功能化石墨烯的酶学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6 黄凌燕;石墨烯拉伸性能与尺度效应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刘汝盟;石墨烯热振动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8 雷军;碳化硅上石墨烯的制备与表征[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9 于金海;石墨烯的非共价功能化修饰及载药系统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2年

10 李晶;高分散性石墨烯的制备[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909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7909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c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