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铜钨合金废料制备氧化亚铜
本文关键词:用铜钨合金废料制备氧化亚铜
更多相关文章: 废铜钨合金 氧化亚铜 浸取 还原 光催化剂 甲基橙
【摘要】:用硝酸浸取铜钨合金废料中的铜,再用亚硫酸钠还原硝酸铜制备氧化亚铜。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氧化亚铜进行表征,考察了氧化亚铜产品对溶液中甲基橙的光催化效果,并与分析纯五水硫酸铜制备的氧化亚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硝酸浓度为5.6 mol/L,硝酸用量为2.5 m L/g(为理论用量的1.5倍),浸取温度为40℃,浸取时间为6 h的最优浸取条件下,铜浸取率稳定在87%以上;在还原反应温度为80℃、还原反应时间为4h、硝酸铜浓度为0.8 mol/L的条件下,可制备得到较高纯度的氧化亚铜;在甲基橙质量浓度为20 mg/L、氧化亚铜加入量为2 g/L,500 W氙灯照射时间为2.5 h的条件下进行光催化反应,甲基橙降解率可达93%以上。与分析纯五水硫酸铜制备的氧化亚铜相比,两者形貌相似、光催化效果基本相当。
【作者单位】: 江苏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系;
【关键词】: 废铜钨合金 氧化亚铜 浸取 还原 光催化剂 甲基橙
【分类号】:TQ131.21;X76
【正文快照】: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铜钨合金废料的产生量越来越大。钨基合金具有熔点高、难溶于酸碱等特点,如何将合金废料中的金属有效回收利用,成为废钨基合金当前的研究重点。当前,回收利用废铜钨合金的工艺,仅仅做到利用硝酸初步分离回收铜钨合金废料中的有价金属,没有进一步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平;刘婷婷;张鹏程;李强;;钨合金性能对侵彻影响的数值模拟[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年10期
2 张宝生;高比重钨合金的研究与应用[J];稀有金属;1982年05期
3 小泉英雄;郭光新;;从铼钨合金中回收铼的方法[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1984年04期
4 刘晚霞,王素兰;火焰光度-标准加入法测定钨合金中的痕量钾和钠[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86年11期
5 严永茂,长志军;钨合金中锰的光度法测定[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87年06期
6 朱桂森;高比重钨合金(一)[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88年02期
7 曾德贵;文帝武;;在钨及钨合金上电镀黑镍[J];电镀与精饰;1992年06期
8 吕大铭;;国际钨和钨合金会议简介[J];中国钨业;1993年03期
9 宋桂明;钨与钨合金研究[J];航天工艺;1997年06期
10 石宝林;用内饱和方法强化钼和钨合金单晶体[J];稀有金属快报;199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卫东;刘海燕;宁建国;;钨合金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研究[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2 王鼎春;夏耀勤;;国内钨及钨合金的研究新进展[A];纪念方毅同志题词“振兴钨业”二十周年暨中国钨工业科技创新大会文集[C];2001年
3 何伦英;徐丽辉;;硫代硫酸钠滴定法测定铜-钨合金中的铜量[A];全国第八届稀有金属难熔金属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李淑华;王富耻;许保才;张朝晖;;钨合金微观组织及晶粒取向对钨合金性能的影响[A];200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C];2004年
5 杨勇彬;;钨合金形变强化研究[A];中国核学会核材料分会2007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桂荣;王玲;裴燕斌;;细晶钨合金密度均匀性研究[A];2009全国粉末冶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魏志刚;李永池;胡时胜;胡秀章;;两相钨合金复合材料的绝热剪切变形局域化研究[A];复合材料的现状与发展——第十一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8 万小波;张林;周兰;肖江;;非晶态镍钨合金电镀工艺[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3)[C];2003年
9 华劲松;经福谦;张江跃;董玉斌;谭华;;高温高压下钨合金的本构方程[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9)[C];1999年
10 黄西成;陈裕泽;朱建士;;撞击实验中钨合金绝热剪切破坏的数值模拟[A];计算爆炸力学进展[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有研;船用“10吨大型一体化钨合金配重”试制成功[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2 付洁;钨及钨合金的研发和应用现状[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郭拉凤;铝钨合金粉末棒材挤压成形基础研究[D];中北大学;2015年
2 刘筱玲;钨合金材料宏微观性能分析及动态性能测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3 于超;穿甲弹用钨合金的冲击实验与纳观力学机理模拟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陈小安;钨合金的制备及动态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5 王猛;细晶钨合金穿甲弹芯侵彻机理分析及试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泽卫;添加稀土元素的钨基合金冲击韧性缺口敏感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邹红;低钨含量钨合金的制备工艺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见雷雷;钨合金结构侵彻弹体应用分析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吴沙沙;电弧/力作用下CuW合金的组织性能分析[D];西安工程大学;2016年
5 刘筱玲;钨合金材料性能测试及宏细观力学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6 艾璇;W-4.9Ni-2.1Fe/W-2.8Ni-1.2Fe-1Al_2O_3钨合金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7 张颖;钨合金镀层性能及其发黑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8 常志宇;钨合金基体材料动态性能及绝热剪切局部化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9 郑春晓;冲击载荷下细晶钨合金绝热剪切带的有限元模拟[D];中南大学;2013年
10 岳鹏;钨合金挤压棒材高速载荷下的微观结构演变及其力学性能[D];中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381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838166.html